ZKX's LAB

两百年前,中国就开始推行“普通话”了,结果这一政策却成了笑话

2020-09-03新闻9

雍正六年,朝廷命令各省督抚搜求人材,不拘一格,荐举朝廷。山西巡抚觉罗石麟就保举了许松佶,福州地区历史第一位状元,宋宰相许将之后。

许松佶跪在太和殿外,等待着雍正的问话。此时,他心里是无比忐忑的,“伴君如伴虎”的俗语不断在他的耳边回响。说起来,许松佶并不是靠科举这一“正规渠道”入仕的。在此之前,他始终陪伴在父亲左右,在多个省份担任幕僚。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京城,也是第一次见到皇帝。

“铨选”是一种特殊的人才选拔制度,清朝时期的“铨选”独立于科举,靠这一途径跻身仕途的大臣是由皇帝钦点的。按照铨选的规则来看,像许松佶这种既没有家世背景又没有功名在身的家伙是细枝末流,不会受到同僚的重视。偏偏选中了许松佶的,是满清王朝最特殊的皇帝——雍正。

在这位不走寻常路的皇帝眼里,许松佶的许多缺点都成了优点。所以,雍正对许松佶做出评价时,给出了中上的好评。雍正的评语,在现今看来是非常耐人寻味的,雍正称这个小伙子“人甚明白”,是个明事理有眼界的人才,属于“有出息人”。最令人摸不着头脑的一句评价,莫过于说:许松佶“不似福建人”。

以常理推测,雍正评价许松佶不像福建人的原因大体有二。

首先,当时南海地区的海盗十分猖獗,就在雍正召见许松佶之前,还在为一桩发生在海上的大案焦心。

其次,福建地区的口音比较特殊,久居宫中的皇帝不喜欢大臣言谈时使用方言,还嫌方言鼓噪,许松佶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雍正大感欣慰。毕竟,许松佶这么多年跟随父亲走南闯北,所使用的大多是“官话”,久而久之连家乡的方言都说不惯了。

许松佶虽然不是个愣头青,但他见到的世面着实有限,还没有成为懂得察言观色的人精。所以,他没有料到雍正对自己的嘉奖将会引发一段怎样的风波。

几天过后,雍正突然颁布谕令,那就是在广东推广一种能“使人通晓”的语言——官话。显然,雍正受到了许松佶的影响,认为让福建人说好官话是完全行得通的。于是,短时间内福建地区的正规官学纷纷被划入“正音书院”。

值得玩味的是,雍正虽大张旗鼓地推行了普通话,但他下达的政策都是不切实际的。

首先,最现实的问题,推广普通话的钱从何来?一所“正音书院”想要开办下去,每年起码要花费一万二千两银子。整个福建地区,若有两千所书院,每年就得花掉两万四千两银子。这笔钱,雍正根本没有考虑到,只是让广东官员自行解决。

清朝的财政制度,可以说是所有集权统治中最完善的了。从政策上说,所有地方征收上来的税款,都属于中央的财政收入,该怎么花这笔钱完全是朝廷说了算。所以,地方官要想用钱,必先向朝廷提出申请,再由朝廷拨款分配。康熙上台时,曾下达了这样的规定:官员动用一切款项,必须报备户部批准。“一切”自然包括了紧急开销和日常开支。

如果,按照这种规定,那么,雍正的“正音书院”落实起来的难度就非常大了。试想,连一张桌子、一张椅子的钱,都得报备到京城户部,再等户部拨款,这得等到猴年马月?

不得不说,广东的地方官是非常聪明的。

每年申请拨款的申请单上虽然没有“正音书院”这一项,但却可通过申请官学的款项,来填补书院的空档。除此之外,一些地区还将义学的学田收入,作为正音书院的经费。在正音书院的营建中,地方官各显其能,有些甚至调用了灰色收入,用来完成政绩。

总而言之,大大小小的正音书院,总算在缺钱的情况下兴建完毕了。然而,推广普通话所需要的岂止几座书院?“粤人狃于积习,历今四年,仍未能渐移”,当地人说了千百年的方言,哪里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呢?

显然,雍正太过急功近利,以至于,他所考虑的太过浅显。1732年,是雍正人生中最失败的一年。在他登基以后,曾励精图治地下达了许多自以为有效的政令,然而经时间的验证,这几年雷厉风行的改革均暴露了弊端。

“火耗归公”、“欠赋清查”等政策实行至今,已到了无以为继的程度。相比于这些大政策大方针,推广普通话的失败实属微不足道。至此,雍正朝的普通话推广就不了了之了,成了雍正一时兴起之下的一个笑话。

参考资料:

【《颍州府志》、《史上第一次“普通话”推广运动为何失败》】

#雍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