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刘禅亡国后写下3个字,不料却因此保住了性命

2020-09-03新闻23

如果说哪个时期最广为人知,我想应该是三国时期,许多出名的英雄名人都是三国时期的人,再加上各种电视剧、小说等等,像曹操父子的诗词、诸葛亮的事迹甚至都在教科书中频繁出现,三国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不可谓不高。

三国时期——顾名思义三国鼎立,江山混战,英雄辈出,各种事迹可歌可泣,曹操、刘备、孙权三大掌权者自然不必多说。今天,我们的主要人物便是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刘禅,也就是刘备的儿子。关于三国时期的故事,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国演义》。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奸诈谋算,关二爷关羽的忠心义胆,他们都是三国中的带着耀眼光芒的人物。与他们相反的便是一直有着平庸无能的名号的后主刘禅,他可谓是三国中最不闪亮的人了,哪怕有着诸葛亮的辅佐也无济于事,于是便有了那句“扶不起”,后来诸葛亮去世。

景耀三年(公元263年),曹魏大军攻入蜀地,刘禅投降,文武百官一句“吾等死战,何故先降耶”,他便更是被人骂一句昏君,似乎他的无能早已深入人心,无可救药,《三国演义》属于小说,他基于历史,却也将其中人物脸谱化了。

可事实上,一个人哪有那么黑白分明的善恶呢?刘禅确实平庸,可却远不是昏庸,在《三国演义》中,我们认为诸葛亮死后,刘禅便投了降,可实际上,诸葛亮于公元234年去世,在这之后,刘禅独自治理国家三十年,在历史上的诸多皇帝中,他执政的时间也绝不算短。

从此也可以看出,刘禅并非昏庸之人,投降一事不过是他早已看穿蜀国大势已去,结局已定,不愿再多添无谓的伤亡罢了。刘禅投降后,保住了性命,魏国为显自己的仁善,将其封为安乐公,和蜀国旧部一同前往洛阳,虽说刘禅平庸,已然投降,按理说不足为惧,可是他的存在终究是个隐患。

有一次,在宴会之上,当时手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昭便对刘禅百般试探,他专门让人在宴会上演奏蜀地的音乐,然后问刘禅是否怀念蜀国,这显然是个陷阱,人常说睹物思人,刘禅听见家乡的音乐又怎么会不想家,可若是这样回答,他命不久矣。

或许这次是史料中刘禅最像刘备的时候,他大口吃肉喝酒,将一切情绪都掩藏,大声喊道:“此间乐,不思蜀。”从此,刘禅是个昏君,是个笑话,可这样司马昭就会放过他了吗?远远不够,回到府中,刘禅将门口的匾额取下,换成了“中山寨”,这才打消了司马昭的疑心,因为“中山寨”三个字倒过来便是“在山中”,刘禅借此向司马昭表示自己只想隐居山中,平安一生,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65岁,在当时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