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独特的制瓷技术和艺术风格,让南宋官窑瓷器在五大名窑中排名第一

2020-09-03新闻18

宋代瓷器有五大名窑,分别是“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其中的南宋官窑,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工艺技术、独特的艺术之美和高超的制瓷技艺,以“紫口铁足”、“粉青釉色”、“冰裂纹片”、“薄胎厚釉”之四大特色,成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宋官窑瓷器现传世珍品不足百件,且多散落在世界各地。在1989年苏富比香港秋季拍卖会上,一件直径为11厘米的南宋官窑葵瓣洗以2500万元港币成交,创了当时中国瓷器拍卖之最。

官窑是南宋朝廷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制瓷技匠,专门生产的宫廷用瓷,采用优质的原料,用多次素烧多次施釉的制瓷方法,工艺技术极其精湛,烧造成功率连百分之一都不到,有“片瓷千金”之说。

今天传世的南宋官窑瓷器造型以盘、碗、洗等圆器较多,器身有葵花、菱花诸式,碗足多无釉露胎,盘、洗以满釉支烧者为多见,造型多模仿古铜礼器,其中瓶类就有斛式、投壶式、贯耳式等,每种式样又有大、小之别,以小件器较为多见。

北宋时,朝廷已建有官窑烧造瓷器。南宋建都临安后,召天下最优秀制瓷高手,在杭州凤凰山一带建设官家瓷窑,命修内司负责监制宫廷用瓷,后又在乌龟山又建了一座郊坛下窑,统称南宋官窑。

南宋官窑是南宋朝廷自行建设的官家瓷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官窑瓷器庄重高贵,大气高雅,透露出宫廷御瓷高贵的身份。官窑瓷器紫口厚釉,釉色内蕴光润,釉面冰裂而蕴纹,只供宫廷皇室使用,表达的是宫廷文化。胎色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褐色或黄色胎;另一类是黑灰或铁黑色胎。这两类胎色因烧成时胎体中着色铁离子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所含氧化亚铁和三氧化二铁的比例不同,致使颜色上出现差别。

草木灰、瓷石、石灰石和紫金土是南宋官窑制釉的重要原料。官窑采用不同配比含量的草木灰、瓷石、石灰石和紫金土来制作釉料配方,使南宋官窑釉质玻璃相具有乳浊性能,釉质气泡大小与密度分布均匀,形成极佳的光线散射效果。

南宋官窑石灰碱釉配方中的草木灰釉料,除了本身具有的特殊化学组成外,还具有蓬松结构,在釉料中通过紫金土粘性组合成釉料,施釉过程中并不紧密结合,形成的空隙在素烧过程中被完整保存,具有极强的吸水性。经多次施釉后,可使釉层达到一定的厚度,并保持细空隙状,使烧成后的产品的外观结构看具有雾状形态,釉质产生玉质感的艺术效果。

官窑厚釉采用的釉料配方为石灰碱釉配方,施釉技艺采用层状厚釉技术,层状生釉料与石灰碱釉高温粘性,使南宋官窑厚釉在还原焰烧成中形成硅酸铁雾状玻璃体,具有玉质感艺术。

南宋官窑青瓷的最大特点是其釉色主要呈青色,浓淡不一。其釉层莹澈,釉色粉青,如脂似玉。

釉面出现开片,是瓷器在焙烧过程中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所产生的釉层裂纹。胎釉的完美结合应当是釉面无纹片,但这很难做到。宋代官窑青瓷大部分釉面都有开片,开创了以釉面纹片为美的先河,有意识地将釉面开片作为一种天然美来装饰。

釉面开片产生的因素很复杂,主要与胎、釉配方和烧成温度有关。按开片在釉层中开裂的走向划分,南宋官窑青瓷的开片包括直开片和斜开片两类,蟹爪纹、牛毛纹、网状纹、鱼子纹属于直开片,冰裂纹和鱼鳞纹属于斜开片。

直开片的形成是在出窑后的冷却过程中,釉比胎收缩得快,冷却到一定程度时,釉的张应力超过其抗张强度时,就会产生开裂,出现又长又粗的直开片裂纹。

冰裂纹是南宋官窑青瓷上出现较多的开片,其纹理走向如同薄冰裂缝,纹片两端细如针尖,呈现出斜直、直曲、弧曲等不规则的纹路,以长纹居多。纹片隐入釉面之下,或深或浅,时隐时现,似有似无,交错分布。

南宋官窑制瓷原料采用精细的粉碎和淘洗工艺,采取沉淀陈腐技术,使原料成型工艺和施釉素烧工艺相匹配,减少胎体高温烧造过程中的气孔率,提高胎的致密性和强度,有利厚釉冰裂纹施釉工艺和烧造工艺,这些都是烧造冰裂纹必要的制作工艺和技术。

从釉层开裂的走向来看,官窑青瓷的釉面开片多以网状分布,开片纹密如织网、纵横交错,称为“网纹”。而“冰裂纹”属于斜直开片,是南宋官窑青瓷中的杰作。

南宋官窑的坯体制作工艺有拉坯法、泥条粘贴法、模合法、拼接法、模制挖掏法、刮坯法、捏塑法、泥条盘筑法等等,既有单独成型,也有根据器型要求结合成型,是我国传统手工制瓷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一些简单的器型,工匠们先做好器型外壳,外壳做好后凉坯,再用挖掏法制做器型内部;对复杂的器型,先用泥条或泥片在陶框模内粘贴和塑型,当贴塑泥条使器型内壁达到一定的厚度和高度要求时,制成粗坯,随后连陶框模和泥外壳合在一起进行凉坯,使坯体达到一定的硬性,去掉陶框模,将坯体进行粘贴合并成型,再次进行凉坯,使粗坯体达到一定的硬度后,就可以掏修内坯和外坯,最后形成完整的半成品。

对于大的器型,工匠们先将泥料揉成泥团,再根据器型大小用手将泥团压成泥条,通过手捏、拍打将各泥条互相粘贴在一起筑成坯体的外型,再用刮坯法进行内外刮坯,直到坯体表面光洁为止。

南宋官窑圆形的器物一般在手动辘轳车拉坯法成形。用来成型的泥团,要保持一定的潮性,使泥团与辘轳盘平面紧密相联。泥团也不能太湿,太湿的泥团变形走样,不利于做二坯。头坯做好后,放在阴凉处凉坯,然后重新放回辘轳车上,慢速转动辘轳车,反复校正。接着在辘轳车上修出器足,再将泥料揉成泥团,根据器型足部大小要求用手将泥团压成粗泥绳,再通过过手捏、拍打做成坯体外型。

南宋官窑以“紫口铁足”、“粉青釉色”、“冰裂纹片”、“薄胎厚釉” 四大特征著称于世,其造型线条或简洁婉转,或柔和流畅,呈现出一种既端庄凝重又轻巧细腻的美感。

宋代文化涌起了一股复古思潮,因此官窑青瓷具有“崇玉尚青”的艺术风格。玉具有温润含蓄、表里一致、坚而不弯等多种美德,历来为人们所崇尚,官窑瓷器也具备类玉的特征。尤其是薄胎厚釉类青瓷,釉层丰厚,光泽柔和,蕴润如碧玉。

南宋官窑青瓷青釉色泽苍翠欲滴,明澈温润,器体表层釉面形成不同规则、大小的裂纹及开片,古人将这种烧制技术上的缺陷称为“璺”。由于其纹理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成为瓷器的一种美化装饰,也是南宋一个时代的审美产物。

宋代是文人社会,艺术上反对藻饰,讲求清雅,追求“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最佳境界。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官窑青瓷一反唐代雍艳富厚之风,追慕一种静穆幽雅、柔和晶莹、似玉胜玉的艺术意境。

南宋官窑青瓷的釉色以浅蓝绿色为主,质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给人以“雨过天晴”的美感。南宋官窑青瓷因胎土含铁元素较高,瓷器烧成后,器足和口沿呈现黑褐色和紫褐色,称“紫口铁足”。器物颜色以粉青为上,浅白次之,灰色为下,擅长以釉的色泽、质感和纹理来凸显艺术美感。

官窑青瓷的这些艺术特征,与当时制瓷工艺的精进是分不开的。制瓷工匠们选用风化程度较高的瓷石作为制胎原料,用精细的淘洗技术提高原料中高岭土粘石矿物的含量,又将含氧化铝更高的紫金土引入瓷胎的配方,大大增加了瓷胎的抗变形能力,改善了青瓷的工艺性能。所以官窑瓷器瓷胎如蛋白般透亮,对着光时,釉层又能呈现出深浅的变化,在幽雅端庄、明快和谐的统一中,流溢出庄重典雅、凝重深沉的艺术风采。

南宋官窑瓷造型代表着中国宋代瓷器造型的艺术颠峰。官窑瓷器造型线条结构多从古风,器物造型基本上参照商、周青铜礼器、汉玉器的形制,庄重典雅古扑,形体结构造型线条古风浓厚,这既是南宋官窑造型的艺术特色,也是南宋宫廷文化的精髓,达到了古代青瓷艺术的顶峰。

#文物收藏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