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河北省总队数字化单兵小队正在野外条件下搜索前进、侦察“敌”情。王 乐摄
站在“蜂巢”上的哨兵
站在哨位上,武警哨兵王前前有点沮丧,觉得自己“越来越没用了”。
在看守所站了6年岗的他,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感觉到,自己执勤的“看家本领”正岌岌可危——
哨兵的一双眼睛,被24小时不眨眼、实时跟踪锁定运动目标的智能摄像机取代;哨兵的一张嘴巴,被能实时响应、同步感知的报警系统取代;就连士兵端枪的手,也在被能自动锁定目标的激光、声纳取代。
一点触警、多点感知、整体联动……一众新玩意儿,让王前前忍不住犯了嘀咕:“人和机器怎么比?全都自动了,那还要我们哨兵干嘛?”
让王前前丧失“存在感”的,是一套先进的执勤安保系统。
在武警河北省总队“智慧磐石”建设进程中,他们自主研发了中队级执勤安保系统。
这种蜂巢状的复合系统给执勤哨位带来不小的“冲击”。武警冀州中队中队长王斌说,“新系统加持下的哨兵,更像是站在蜂巢网格中的一个连接点上,而不是处在树冠的最末端。”
从树冠末端到蜂巢节点,变化的意义何在?王斌举了个例子——
一次模拟演练,两名狡猾的“逃犯”分头行动、声东击西,在几个哨位间来回折返。
“2号哨报告:一名监管羁押分子企图翻越东监墙,被我发现后现往南监墙逃窜,请指示。”
“收到!”指挥员刚刚回复,3号、4号哨也拉响警报,急促地汇报类似情况。
话音未落,2号哨的声音又切进来……
数秒钟内,对讲机信道里有5种声音接连传来,相互覆盖搅在一起。
此刻,时间以分秒计算,几分钟的恍惚,“逃犯”就可能孤注一掷。
急忙前出的3人应急小组,身上的热汗变成冷汗,冷汗又变成热汗。
从“发现目标”,到通过对讲机“表述目标”,再到“重现目标”,时间浪费了不说,态势始终不明确。这也导致应急小组跟着对讲机奔来跑去,或者按照“既定方案”来办。
最终,虽然“逃犯”抓住了,警报解除了,但信息互不同步、通联互不即时、数据互不对等、联动互不密切等问题,也让官兵看到了问题症结——
“遇有情况发生,几双眼睛盯着看,反而说不清、道不明。人、枪、对讲机这老几样,单向垂直的信息通信老把式,还能不能托底?”
王前前曾在中队值班室的中枢位置上当过网络查勤员,也在高墙塔楼站过岗,他很清楚“视野”对执勤上哨的意义所在。
在“树干”处汇聚的信息,“树梢”未必能及时掌握;一根“树梢”上看到的,另一根上可能就看不到。
总队信息通信处参谋刘博讲得更透:“中队级执勤安保系统,不只是改变了通联方式,更是在体系化设计上加强信息化应用,避免低效的数据循环。”
通过哨位终端,王前前可以随时调阅执勤目标各区域画面,不费口舌就可以共享任务区域内的最新动态。系统能锁定虚拟越界人员,触发报警后即时传送,实时追踪动态轨迹,目标到了哪,屏幕上一目了然。
一个软件信息平台,融合多种前端采集设备,一键式简捷操作,让哨兵心里更有数了。
“说白了,就是机器盯着态势,人盯着机器。”一句话,让王前前认清了自己的新哨位。
如今,“哨位搬到了值班室,值班室搬到了哨位”,各战位通过图像同步洞悉现场态势,清清楚楚。
除了执勤态势感知外,该总队还把勤务值班管理、网络查勤评估、执勤指挥调度、执勤数据分析等功能纳入系统。“滚动更新、活页组装”的设计理念,方便纳入更多模块,实现更多功能。
“纵向打通上下链路,横向串联多方互通,人机交互、结点成网的蜂巢系统,赋予哨兵们的能量更大了。”刘博说。
直抵战场角落的“复眼”
看着屏幕上呈3×3排列的9组画面,负责演习通信保障的参谋宋迎首先想到的,是中学生物课上的一个概念——
复眼,是一种常见于昆虫身上的视觉器官,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紧密排列而成,相对于单眼而言可以看到更广的视野。
“这不是和我操作的应急通信系统很像吗?”
这是一双开启“全知视角”的眼睛。屏幕上,演习地域的电子地图,光点斑驳。每个光点代表一名参演官兵的实时位置。借助数字化单兵通信设备,指挥、打击、封控力量在哪里、到哪去,清晰显示。
这又是一双“无处不在”的眼睛。官兵穿戴的摄像终端设备,捕获演习现场的画面,将信息传回通信指挥车。数百公里外,总队作战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远程监控演习动态。
一线作战人员与通信参谋,共同组成观察战场、侦测敌情的“复眼”。
“这套系统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可以实现远距离无线传输不衰减,在无信号区域还能自动补盲,操作容易、信号强、范围广。”宋迎说。
革新基于需求,寓于实战。
一次,“劫匪”逃窜至地下车库并劫持人质。当时,4G信号非常微弱,无法传输画面。加上楼宇间密度大,阻拦了信号,他们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架设常用的卫星便携站。无奈,官兵只能靠对讲机传递信息,结果打草惊蛇,未能将人质从“劫匪”手中救出。
“没有迅捷高效的通信保障,何谈取得战场主动权。”总队信息通信处副处长王伟和战友们找准症结、集智攻关,到地方和友邻单位学习技术和经验,不断摸索、试错,这套应急通信指挥系统逐渐成熟。
技术革新升级后,除佩戴微型摄像机外,每名战斗员背负的数字化单兵设备还可以作为中继站,强化放大信号。这样一来,画面传输不再受距离或信号限制,“开机即架设,走到哪就通到哪”。
第一时间感知作战个体和战场环境的信息特征,对指挥效率的提升不言而喻。
又一场演习开始了。
持枪“犯罪分子”藏匿在库房的墙壁夹角处,负隅顽抗。
作战人员悄悄包围库房,操作软管摄像,钻过窗户缝隙,侦察“犯罪分子”一举一动,画面实时传输回指挥车。
参谋宋迎快速浏览各终端传回的画面,准确将最前线、最紧要的画面选出来,投射到屏幕上,还原出最真实的战场状态。
该总队指挥中心内,执勤首长通过大屏观察演习动态,直接向一线指挥员下达攻击指令……
“砰”的一声,爆震弹炸响,特战队员从房门、窗口多处突入,“犯罪分子”束手就擒。
“信息化作战条件下,每个人都能成为战场的眼睛。”宋迎说,“我们的作用,就是将每双眼睛捕捉到的画面,传输到指挥中心这个‘大脑’,打通指挥链路。”
大数据“助攻”排兵布阵
回想起3年前这一幕,作战勤务参谋刘宁至今心情沉重——
7月,低气压控制下的华北大地格外沉闷。
此时,武警河北省总队作战勤务指挥中心异样安静。所有与会人员屏息沉默,紧盯大屏幕上的电子钟。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20分钟前,“滹沱河水量暴涨,附近村落受灾情况不明”,指挥中心下达“组成党员突击队进入受灾地域前期探明情况”的拉动命令,各值班要素快速行动。
党员突击队需要多少人?有什么要求?“救灾从速就近,建议由驻地部队人员组成;队员必须军事素质过硬、通水性,有专业培训和救援经历。”
抽调党员,需要从组织处和人力资源处调取相关信息;救援经历,则必须从训练处拿到队员军事训练成绩和培训数据……
“这么麻烦……还不如让部队各自上报符合条件的名单。”
一阵争论后,指挥中心又安静下来,偶尔掺杂着低声通话、翻阅资料和敲击键盘的细碎声。
在众人的焦急等待中,一份符合任务要求的“党员突击队”名单姗姗来迟。
“一旦有突发事件,人工测算很可能赶不上任务局势变化。”刘宁说。
为此,他们积极对接地方有关单位,研发出方案辅助生成系统等一系列作战指挥软件,将全总队官兵的动态信息数据全部纳入。“如今,再抽调人员,系统可以快速生成名单,高效简洁。”刘宁说。
战场制胜,离不开信息化“加持”。活用大数据,才能抢占信息化作战的先机。
如今,坐在侦察要素值班席位上的侦察股长熊华,底气更足了。依托强大的信息支撑,只需输入要素信息,方案自动生成,按席位分发,按流程提报,网上审批方案,作战文书一键下达……
“把各作战席位从文书拟制工作中解放出来,他们就能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态势感知、指挥决策中去。”熊华说,“回归指挥本位,这才是数据支撑的最根本变化。”
第一视角 独家原创
锐观点
数据就是战斗力
■荣久华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分析一只在对方阵地上频繁出现的波斯猫,打掉了法军指挥所。
2011年美军“海神之矛”行动,有赖于近10年的持续跟踪、近千人的数据处理团队和24小时卫星监视,美军击毙本·拉登。
过去,人们由个别推论整体,由小概率事件推理必然性;如今,人们从大概率中推导个别特征,由相关性中找出具体事物的内在规律。
“计算机中一盎司硅产生的效应,也许比一吨铀还要大。”数据带来的变化和冲击,前所未有。
当用文字传递的属性描述,转为用数字丈量的图像复制,作战指挥也逐渐从“经验依赖”转向“数据依赖”。
信息化引导数据化,数据化支撑信息化。对数据的把控能力,成为衡量部队作战能力的新标尺,也成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新引擎。
然而,技术和硬件上的变化,不能单纯成为作战能力的“肌肉秀”,而是要数据生智、以智赋能,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让数据意识、数据思维深入头脑,真正成为解析战场的望远镜、显微镜、透视镜。
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侦察情报、指挥控制、目标信息、水文气象、导航定位等各类数据,规模不断加大、种类不断增多、关系愈加复杂。
各级投入大量精力收集数据、维护数据、更新数据,建立完善各类数据库。但是,掌握了数据,不等于就掌握了信息。那些“有可能”的判断、“差不多”的结论、“拍脑门”的决策等仍有市场。
有人感叹“数据已经爆炸了,信息却仍稀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数据挖掘的技术、数据处理的能力、数据运用的手段还没有跟上。
只有对数据进行深加工,从数据中发现价值,才能把数据变成信息,实现从“机械纪元”向“比特纪元”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