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山日报
栏目:新闻
只用了几分钟,中山三角人吴松科就做出了说走就走的决定,到云南大山里做一名推广心理健康知识的志愿者,一去就是3个月。在昭通市大关县,他完全停不下来。他每天连轴转,穿梭在昭通市大关县学校、医院、机关单位的礼堂、会议室、教室,看着台下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只希望一天的时间能够再多一点。面对微信私聊里对方伴随着怯弱、不安打出的求助文字,他的心总是揪得很紧。他知道自己来对了。
约两个月前,在东区一家心理咨询和教育机构担任合伙人的吴松科来到了云南昭通市大关县,成为分文不取的心理教育志愿者,尽己所能为大山的人们点起一盏盏“心灯”, 帮助他们走出心灵困境,成为了当地人感激的“吴老师”。
说走就走 到大山里做志愿者
吴松科今年47岁,曾经在银行工作,之后他选择下海,开过厂、投资过房地产,也做过教育机构的教官和导师。几年前,他意识到自己“内在的探险还未开始”,于是系统地学习心理学,考了心理咨询师。目前是一家心理咨询和教育机构的合伙人,担任心理导师和咨询师。
他与正在大关扶贫的三角镇妇联主席伍洁儿从小就认识,是同村人,平时关注她的微信朋友圈。七月初,在聊天中他了解到大关当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现状,也被伍洁儿以弱小身躯用心推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努力所感染,当即做了一个“说走就走”的决定:到大关做一名推广心理教育的志愿者。当他在微信向伍洁儿“晒”出前往昭通的机票时,伍洁儿很惊讶,“他之前说要过来,我以为随口开的一个玩笑,因为到这里做志愿者不仅意味着完全停下在中山的工作,而且到这里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条件非常艰苦而且没有经济收入。”
7月7日,吴松科乘坐的飞机抵达昭通市。伍洁儿到机场接他,在前往大关县的路上,两人便开始讨论如何开展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当晚,吴松科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工作。
停不下来 志愿服务连轴转
在大关县,了解到的当地心理教育状况令吴松科忧心。比如因为家庭矛盾、经济问题、情感问题等导致有的成年人压力大,消极情绪积累;留守儿童多,他们对未来迷茫,没有目标没有价值感,甚至有厌世情绪。没有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导致他们无法走出心灵困境。
大关县条件艰苦、山路崎岖,吴松科的吃住条件非常简陋,但山里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渴求给了吴松科动力。上课——接个案——上课——接个案,成天连轴转,时间排得满满的。有时候为了抓紧时间,他早晨、中午、下午连着上课。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已经上了近40堂心理课,内容包括婚姻家庭、亲子关系、青春期心理等。每次讲课,吴松科会留下联系方式,方便有需求时可以私下联系。上课之外的时间,他接受求助者咨询和跟进特殊案例。私下咨询的人很多,他们信任吴松科,愿意将藏在内心深处的困扰向他倾诉。
“吴老师,请问心理咨询多少钱一次?”一天,吴松科接到了一条微信,经了解,对方是一位初一学生,因为复杂而压抑的家庭关系想自杀。吴老师详细了解情况后,联系上这位女生的妈妈,在综合了解情况后,从改善家庭关系入手,让妈妈引导女儿多和生父互动,女儿得到妈妈的理解后母女关系缓和,也慢慢接纳了继父。在回访中了解到,家里的争吵少了,女生也感觉舒服多了。吴松科说,已经和这位妈妈约好,将做更深入地跟踪服务。
大关需要更多的心理教育志愿者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长期在大山里穿梭,很多人都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山的温和有礼的“吴老师”。吴松科说,一两次的咨询并不一定能帮助他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让他们能够意识到情绪出了问题,会去主动寻找解决办法。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吴松科都深知这一点,他表示,医院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大,希望得到更多优质资源。做满三个月的志愿者回到中山后,他将通过自己所在的机构与当地对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给予支持。吴松科也希望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参与进来,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黄启艳 程明盛
◆图/记者 王云 部分由被访者提供
◆编辑:曾嘉慧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