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闲聊北魏,谁是北魏最伟大的统治者?除了改革的孝文帝你还知道谁

2020-09-03新闻16

在云冈石窟,导游突然发问:“你们知道北魏最伟大的皇帝是谁吗?”喜欢历史的我脑子开始飞转,道武帝拓跋珪?太武帝拓跋焘?此时边上却有一群游客异口同声地回答:“孝文帝。”“对了!”导游眉开眼笑,这画面像极了小学老师和孩子们的问答。

什么?北魏最伟大的皇帝是孝文帝?一个大大的问号,砸在我的脑袋里。但是很快我又平静了下来。可能有很多朋友都喜欢历史,但喜欢的主要是强汉盛唐、三国演义、两宋风云、明月清风,很少有对长期分裂的乱世王朝感兴趣,更何况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我们上学读历史的时候,应该都学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史称“太和改革”),但是除了孝文帝改革,关于这个统治中国北方一百五十年的强大王朝,你还知道什么?可能你知道始建于北魏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但可能只知道孝文帝这一位北魏皇帝,因为教科书上只提到了他。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王朝,国号魏,史称北魏。从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珪建国,到公元534年分裂成东魏西魏,北魏在中国北方统治长达148年,是第一个打破了“胡虏无百年之运”的少数民族政权。今天,就来聊聊北魏几位伟大的统治者,孝文帝在其中算最伟大吗?

孝文帝是北魏第七位皇帝,他四岁登基,当了二十八年皇帝。和我们知道的一样,孝文帝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改革。“孝文帝改革”其实是一个统称,更确切的说法是孝文帝在位时期的改革,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等;迁都洛阳,全面汉化,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等等。

用我们今天历史书上的话来说,孝文帝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为什么我们的历史书要大写孝文帝改革,其实重点就在最后一句话,促进了民族融合。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来说,孝文帝改革确实是历史性的,这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少数民族建立的强大国家,主动全盘汉化,这在后世的政治和民族团结意义上,是史无前例的,但是,对北魏自身呢?

公元524年,也就是孝文帝去世后二十五年,因为反对汉化(重要原因之一)而爆发了直接动摇北魏国本的六镇起义,北魏名存实亡,又过十年,到534年,又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的北魏正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当家作主的都是不是拓跋家的人。

三长制、均田制等改革制度,在当时的北魏都是一种进步,但全面汉化却是豪赌,从结果的角度,孝文帝的改革可能并不算太成功。而另外一个角度,轰轰烈烈的孝文帝改革之所以能顺利开展,一半的军功章还得算在一个女人手里。

这个女人不是孝文帝的贤内助,而是他的奶奶,大名鼎鼎的冯太后,也是本文要讲的北魏另一位伟大的统治者。可能有的朋友已经注意到了,我的标题和前文说的都是北魏伟大的统治者,而不是说伟大的皇帝,原因就在这里,北魏还有一位临朝执政长达二十五年的女强人。

冯太后就是电视剧《锦绣未央》里的冯心儿/李未央。是孝文帝父亲献文帝的嫡母(不是生母),孝文帝的嫡祖母。从公元465年献文帝继位,到471年献文帝传位于孝文帝,自称太上皇,一直到490年冯太后病逝,北魏的中央大权一直都在这个女人手里。

根据《魏书》说孝文帝“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就是大小决策,孝文帝都要请示太后,《魏书》还说:“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高祖者。”就是说太后有大智慧,她活着的时候,朝廷大事基本与高祖(孝文帝)无关。

说的直白一点,献文帝和前期的孝文帝都是傀儡皇帝。严格意义上,所谓的孝文帝改革,其实很大一部分,都发生在冯太后执政时期,也就是冯太后的意志。

太和八年(484年)六月,北魏颁布“班俸禄”,也就是俸禄制。你可能没法想象,北魏建国至此九十八年,官员居然都是没有工资的,经济来源就是抢劫、贪污、受贿,当然还有朝廷随机的奖赏。伴随俸禄制度的就是反腐制度,这是北魏吏治的一大进步。

485年,颁布“均田令”,也就是我们说的均田制;486年,推行“三长制”和“租调制”。这些重要的经济和军事制度,都应该算在冯太后的头上。好像只有备受争议的迁都洛阳,和可能间接导致北魏灭亡的全盘汉化,是孝文帝亲政后的措施。

冯太后辅佐了北魏三代君王,执政二十五年。她掌权期间,平息动荡,政局稳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女政治家。只是可惜在几千年前的中国传统文化里,女人执政就是母鸡打鸣。在编写历史的时候,也只会提孝文帝改革,从来没有冯太后改革。

我们接着来说北魏伟大的统治者。这里我们当然不得不提开创北魏基业的建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76年,前秦灭代国,五岁的代国皇孙拓跋珪被前秦安置在拓跋氏旧部。公元386年,年仅十五岁的拓跋珪趁乱复国,开始国号为代,后改为魏,也就是史称的北魏。

建国初的北魏可谓内忧外患,在外强敌环伺,在内皇族联合大臣谋反,正是拓跋珪通过一系列外交手段、政治手段、军事手段,巩固北魏政权。另外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对外击败贺兰、铁弗、高车、柔然等草原诸部,并与后燕、后秦争霸于中原。

后期的拓跋珪,因为长期服用寒食散,以至于无法保持长期清醒状态,在一场宫廷政变中被儿子所杀,时年三十九岁。虽然英年早逝,但就北魏政权而言,拓跋珪是当之无愧的奠基人。

最后要说的一位,是我认为的北魏最伟大的统治者,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和爷爷拓跋珪一样,拓跋焘登基的时候也是十五岁,可能是游牧民族的孩子都比较早熟,少年天子表现出了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太武帝掌权时期,北魏攻灭胡夏、北燕(天龙八部里慕容复要光复的就是北燕)、北凉,征伐山胡,降伏鄯善、龟兹、粟特等西域诸国 ,驱逐吐谷浑,攻取刘宋河南重镇,统一中国北方。向北,屡破柔然大军,将其远逐荒漠 。向南,屠戮刘宋江北六州,使北魏“饮马长江”。

在休战期间,这位马背天子还常常抚恤孤儿和老人,体察民间疾苦,劝课农桑,减轻赋税,休养生息,偃武修文;他重用汉臣,改革官制,整肃吏治,抑退奸吏,提拔忠良,又宣传礼义,崇尚儒学,推动了鲜卑民族汉化发展;自己恪守节俭,对下奖赏慷慨;重视法制,还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这些都是千古明君的作风。

北魏作战的时候,太武帝经常亲征。他料敌于先,知人善任,还身先士卒,作战极其勇猛。《魏书·卷四下·帝纪第四》说:“临敌常与士卒同在矢石之间,左右死伤者相继,而帝神色自若。是以人思效命,所向无前。”就是在箭雨飞石中,和士兵一起冲锋陷阵,左右纷纷倒下,太武帝镇定自若,手下人看到皇帝如此勇敢,也都所向无前。

太武帝的对手,南朝刘宋,也对其称颂有加。《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这样说太武帝:“英图武略,事驾前古,虽冒顿之鸷勇,檀石之骁强,亦不能及也。”太武帝的英雄霸气,即使是冒顿单于和檀石槐这样的草原传奇,都比不上。

北魏在太武帝时期,实现了北方统一,这绝对是英雄壮举。但是在北魏旧都大同(当时称平城),好像大家都不大喜欢太武帝,那是因为他还做了一件充满争议的事。

云冈石窟的大同的骄傲,云冈传播的是佛教文化,但是太武帝恰恰是“灭佛”的始祖。中国古代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太武帝就是第一个。

所有的历史事件都不是独立事件,太武帝当然不会无缘无故灭佛的。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佛教发展过于迅猛,大量青壮年成为僧尼,而佛教徒不事生产,不服兵役劳役,这就造成了社会劳动力和兵源的不足;全国范围大规模建造寺院,是资源的浪费;一些新生的佛教理论,干涉了皇权;部分关中地区的寺庙被发现藏匿武器,疑似与叛乱勾结……

所以在太武帝时期,从政治经济军事的需求来说,发动一场灭佛,其实并非不可取。通过这事,北魏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善了财政,扩充了兵源和劳动力,为北魏一系列的征伐,直到统一北方,提供了便利条件。

太武帝灭佛,捣佛像毁佛经,给佛教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很多僧人因此丧命,连推崇佛教的太子拓跋晃也受这场风波牵连,忧虑而死。从后世角度,这场轰轰烈烈的灭佛,是文化的浩劫,也是不人道的。但是在读历史的时候,我们必须知道,历史没有“上帝模式”,历史人物只能根据当时当下的情况,来思考问题。

千百年后,因为促进民族大融合,却可能间接导致国家灭亡的孝文帝,被赞为北魏最伟大的皇帝;因为灭佛,却大大增强国力,实现北方统一的太武帝,却“臭名昭著”……

历史从来都是不公平的。写史的人,读史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立场或者偏见,是非功过,谁又说的清楚?

最后,用一首自己的写的打油诗来作为结尾。

少年壮志逐功名,

干戈不息血不凝。

青史且作寻常事,

功过留与后人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作者删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