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归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指的是东汉末年著名经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在被匈奴掳掠后,被曹操花重金赎回的故事。
文姬归汉,不但体现了当时东汉朝廷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威慑能力,也使得许多因为战乱而遗失的经学史籍得以幸存,因为蔡文姬才貌双全,她为恢复这些古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曹操在赎回蔡文姬后,可怜他没了家人,又死了丈夫,还流落塞外十二年,于是安排她嫁给当时的屯田都尉董祀。
史书上对董祀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是曹魏屯田政策的实行者之一。可是曹操为什么要将才女蔡文姬嫁给一个搞屯田的官员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董祀虽不见经传,却不是一般人
史书对于董祀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点。第一,他和蔡家是同乡,都是陈留人;第二、他的职位是屯田都尉;第三、他后来犯了法,差点被杀头,是蔡文姬向曹操求情,才免了一死;第四、他娶了蔡文姬。
可见,这董祀的记载实在是少得可怜,但是这并不代表董祀不值得被记载,毕竟对于他生平的记载,可能是因为战乱、火灾等原因而遗失了。那么我们分析董祀,可以从他的职位和工作入手。
屯田是曹魏军事集团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重要政策,通过屯田,可以有效开发荒地、囤积军粮、增加全国粮食产量、吸引大量人口等等。可以说,通过屯田,曹魏一步一步积累实力,得以在东汉末年的战乱中脱颖而出,到了三国时代,也能压制其余势力。负责屯田这一国策的官员,其中就有屯田都尉。
在魏国历史中,夏侯惇、李通、司马懿、邓艾等等都参与屯田。这些人都是曹魏名将,而且受到朝廷的信任。董祀既然能成为屯田都尉,说明他能力不错,而且受到曹操信任。后来他犯法,曹操一经蔡文姬求情,就原谅了他,说明曹操肯定他的能力,还是希望他能继续为国家效劳。
二、蔡文姬已成中女,而且生过两个孩子
蔡文姬的具体生卒年不详,不过古代的人结婚都很早,所以蔡文姬嫁给第一任丈夫卫仲道时,应该还不到二十岁。可惜卫仲道死得早,所以蔡文姬早早成了寡妇。由于没有孩子,蔡文姬回了娘家。过几年,蔡文姬无奈卷入战乱,被匈奴劫走了。这时候蔡文姬应该二十出头,正是最美好的年华。
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强行纳为妻子,这点还有争议,也许是左贤王的女奴也说不定,不过她给左贤王生了两个孩子。她在北方的匈奴领地生活了十二年,才被曹操赎回。
回归旧国后,蔡文姬已经是三十来岁的中女了。虽然她还很年轻,可是在当时,对于结婚与生儿育女,她都不是最好的年华了,何况她曾是匈奴的“阶下囚”,还生过两个孩子。
对于蔡文姬的再婚,曹操既然自己不纳她入后宫,那么也不好安排。以蔡文姬的家世,确实得找一个世家出身的男子,可是她的经历和岁数,世家子弟能看得上吗?董祀在当时的朝廷混得还不错,又不是什么名门大族出身,所以能够接受蔡文姬,以当时实际的标准,他俩也算是门当户对吧。
三、蔡文姬与董祀是同乡
蔡家是陈留当地的名门大族,而董祀也是陈留人,同乡之情可以让蔡文姬和董祀更加亲近。对于蔡文姬来说,她对于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她流离塞外十二年之久,对家乡故国的思念之情,定然十分强烈。
在她回归汉土后,自然希望能够待在家乡,是为落叶归根。为她找一个同乡的再婚对象是很有必要的,也符合蔡文姬的实际需求。既然董祀是一个不错的再婚对象,又和蔡文姬是同乡,双方有着同一种联系,那么曹操安排这门婚事是十分恰当的。
综上所述,曹操安排蔡文姬和董祀的这一门婚事,是经过充分考虑的。蔡邕曾经是曹操的挚友,两人经常一起讨论学问。满腹经纶的蔡邕,肯定对曹操的文学修养和治世之道起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位已经过世的老友,曹操当年无法将他从牢狱中救出,那么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就得好好照顾他唯一的后裔。文姬归汉的典故,也可以看出曹操重视情义的一面,其枭雄的外表下,也有一颗充满温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