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工,我们在谢家庄祠堂前的地埋管作业点被村民围住了,你快过来看看吧。”电话那头传来技术员曾彬焦急的声音。工区长张坚根听到后,连忙放下手中的工作,赶往施工现场。
中交集团所属中交四航局白云水务项目是广州城中村治污工作和自来水供水设施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白云区26个城中村的水环境治理,谢家庄便是其中之一。当张坚根赶到现场时,施工已经暂停,村民们将作业点围得水泄不通,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在广州人眼里,祠堂是家族血缘纽带最亲切的寄托,不仅用于维系海外同胞与本地乡亲血缘关系,也是给后代子孙了解家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宗祠文化十分浓厚。“你们这样施工会经过祠堂门前,绝对不行。”现场嘈杂的吵闹声此起彼伏,处理不慎,场面很有可能失控。“大家别着急,在整治污水和改造供水条件的施工中如有不妥的地方,我们一定好好整改。”张坚根见状,立即联系村委及项目部协调人员,帮忙安抚村民,并将现场情况和村民诉求及时向项目经理张俊峰汇报。
“这个项目本来就是惠民工程,理应得到大家的支持,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好。”方案讨论会上,张俊峰为项目施工定了基调。如果把每间房屋比作细胞,那么连接房屋的污水管道就像是“毛细血管”,排污主管道就是所有“毛细血管”汇入的“主动脉”。原有计划是在祠堂右侧巷道埋下污水管道,并延伸至祠堂与水塘中间路面下的主管道,这是省时省力的最优方案。为了最大限度满足村民们的需求,项目部对新增的工程量、成本和工期进行了重新计算,最终决定绕过水塘埋管施工。方案敲定的第二天,张俊峰便组织技术部及设计院同事一起前往现场进行地形勘测。
既要在巷道完成埋管,也要保护好祠堂。由于巷道两侧均为建筑物,巷道便成了唯一可供埋管的地方,但巷道本身较为狭窄且临近祠堂墙体,在开挖沟槽过程中必须做好全方位的保护措施,否则极易造成结构破坏,后果不堪设想。埋管前,设计院对周边建筑进行了房屋鉴定,并根据当地建筑墙体强度以及地基土质,设计出了保护建筑不受损的施工方案。
在管道开挖施工中,采用机械开挖效率高、体量大,但也存在误差,并不适用于巷道这样狭窄的地形。为更好保护建筑物,项目部决定采用人工开挖沟槽,降低沟槽深度,全部使用钢管旋喷桩做支撑,并使用沙石垫层,最大限度降低施工过程中对墙体的影响。
从水塘对面绕行铺设管道,不仅要增加主管道一倍的长度,施工成本、工期压力也同步增大。为了按时完成施工任务,项目部一方面重新倒排工期,加大施工力度,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张坚根带领协调小组与附近村民挨家挨户沟通确认,取得当地老百姓的同意。“虽然增加了成本和时间,但利民的初衷是不变的。”张俊峰说。
除了谢家庄,施工范围内的其它村落也都有不少类似祠堂的古建筑,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推进,项目部在拟定施工方案时都会提前和村民们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真正做到走进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类似谢家庄暂停施工的事件再也没有发生。“我们注重宗祠文化,他们能做到保护祠堂和改造施工两不误,让我们老百姓心里暖暖的。”当地村民这样说。
如今,城中村的河水越来越清澈,常常能看到来此散步健身的村民,项目逐渐发挥出它的价值,张俊峰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