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浙江农林大学三下乡:艺术振兴乡村

2020-09-03新闻15

2020年7月2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健康学院、旅游与健康管理学院“艺术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对“美丽庭院”改造项目的选址杭州市富阳区新桐乡江洲村进行了现场考察。在具有“乡村振兴”基础的江洲村中,团队选取了若干地块进行“美丽庭院”改造。

在村委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兵分两路实地考察了在江洲村中选取的“美丽庭院”改造地块。队员首先将场地中的现有植物进行踩点记录,以便在后续方案设计中做到确切的舍取。场地现有植物中,有的植物极具乡村植物景观的野趣特色,该类植物在后期方案中将作为保留。也有的植物较为杂乱、景观性差,该类植物则对其进行梳理并结合设计将整体植物景观质量提升。在植物景观上既利用了原场地的植物资源,又展现了一定的植物种植设计。

在调研完场地植物现状后,为了让后期设计更加精准,队员们带上工具,对设计地块的尺寸进行了实地测绘。

图为队员在中实地测量所选的改造场地。 李上善 摄。

其间,团队对场地周围的村民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对这些地块的需求。在采访过程中,遇到不同年龄段的村民,队员们逐一将本次活动的理念传达给他们并听取多方的建议,将其作为后期设计的参考。此外,还有个别村民迫切将队员带到他们家门前所在的庭院,将自己对庭院的需求告诉队员们,迫切希望自家庭院能够得到改造,队员们将村民提出的要求一一进行了记录,尽量实现方案符合需求的基本要求。在了解到了地块中现有的资源、植物的现状、场地的尺寸以及场地周围村民的需求之后,队员们对这些信息做了详细的记录和整理,这将作为场地后续“美丽庭院”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

除了对场地周围的考察外,团队还对全村村民进行了理念宣传,主要以传单和问卷的形式进行。在“生态强村旅游富民”不变的基本背景下,给当地村民普及“乡村振兴”和“美丽庭院”的理念,让老百姓对自己家园未来的规划方向能够有所初步的理解,以便之后的各项策略在村中的落地实施。这是乡村振兴规划的关键环节,只有获得村民的支持,乡村振兴的道路才能越走越远。

图为队员在协助村民填写问卷。 李清香 摄。

图为队员在给村民分发宣传单。 李清香 摄。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起初部分村民拒绝沟通,拒接交流,对此次的“美丽庭院”改造项目存在排斥心理。但在经过队员的解释后,村民开始理解并将其对自家庭院最深切的要求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队员们。不过也有村民对团队的活动极为感兴趣,主动询问此次活动的内容。此外,队员们在村中向村民分发有关美丽庭院的宣传单,告诉村民“美丽庭院”能够从最基础的垃圾分类开始做起,“美丽庭院”目标的落实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努力。

本次活动团队所要做的就是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将村民切身的需求转化为设计语言,最终落到实处,达到为村民服务的目标。江洲村在旅游规划方面走在众多乡村的前端,并且已经初具收获。团队此次的“美丽庭院”方案除了可以提升村民庭院景观,改变村民生活方式,为村民生活提供便利,还可以促进江洲村的旅游发展,催化部分“乡村振兴”项目。将“艺术振兴乡村”的宗旨融入此次“美丽庭院”改造项目,推出乡村庭院的精品方案,切实改善居民每天生活的环境。

乡村中存在众多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成为此次“艺术乡村振兴”下“美丽庭院”改造项目的根本目的。这将成为正真实现未来“乡村振兴”中的一小步,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最终才能唤起乡村中隐藏的无限资源与生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