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趣史坛,今天要讲的是唐盛的根基是什么。
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
相比较而言,唐王朝的税赋算轻薄,因而百姓耕田的积极性很高。其实,古时对于经历无数战乱的百姓而言,只要无性命之忧,可以迎着朝阳去耕种,披着晚霞归家,拥着月光安眠,踏踏实实地生活,便是值得欢庆的。
比如府兵制。
民富了,还需强兵。唐王朝设立了六百余个折冲府(唐代府兵制基层军府的名称)。一府之中,有府兵千人左右。
这些府兵都自百姓中遴选,他们平时耕地,待到冬季农闲之时练习战阵。说起来,唐之前是全民皆兵的,战事一起,便要百姓服兵役。
这样的兵卒训练不足,战斗力自然不强。唐王朝的府兵,至少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战事兴起,朝廷可以直接自折冲府中调用。
再比如科举制。
民富兵强,还需有贤明的官吏。而官吏从何而来呢.之前,我们提到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取官吏的方式,催生了门阀士族,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因而,君王选任官吏的权力被严重削弱。自隋唐开始,另一种选拔方式出现了,那便是科举制,即通过考试选拔各地贤才能士。
科举制有何值得称道之处呢
首先是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了。根据《唐摭言》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偃武修文,非常重视网罗人才,因而特设御史府,以选取有才之士。
有一次,他暗中巡视御史府,见许多新选进士鱼贯而行,便颇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的罗网之中。”
由“天下英雄”这四字,似乎可以窥出唐太宗的心意。自此,君王们以科举为罗网,不断笼络有才之士,以治理阙下那片国度。
其次便是能够压抑士族,重振皇权。
科举制,不但使得选任官吏的权力收归君王,而且使得官吏不再局限于士族。大批寒门士子得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就这样,魏晋南北朝时足以抗衡皇权的强横士族一点点地被打压、削弱。最终,中国由门阀社会进入平民社会。
君臣贤明、轻徭薄赋、府兵制、科举制,这些确保了大唐的强盛。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份繁盛即将终结在唐玄宗晚年。
此后的唐王朝,虽然风波不断,有武则天称帝,有韦后之乱,但这些权力斗争仅限于朝堂,并未波及黎民百姓。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虚心纳谏,锐意求进,任用姚崇、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名相,使得唐王朝政局稳定、国力强盛。
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开元盛世。这是唐朝唯一可以和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相媲美的一段时日。
自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被称为盛唐。
盛唐,便是我们常说的大唐盛世。那么,大唐盛世是怎样的气象。
通过前面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帝王的冷酷。然而,不得不说,这仅仅是大唐盛世的一角。
在这一角之外,涂抹着更为灿亮的色泽。这灿亮的色泽中有赫赫战功,有丰盛富足,有宏大辽阔,有海纳百川,有自信开放……
这赫赫战功,是名将李靖率铁骑三千,突袭东突厥,即便颉利可汗遁入阴山,仍被唐军擒捉;是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平定九姓铁勒;是唐王朝在开疆拓土,镇抚异族中一一设立的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这丰盛富足,是杜佑在《通典》中描述的一斗米不过四五钱,马牛遍布田野,门户可以数月不闭;是杜甫在《忆昔》中追忆的即便小邑犹有万户人家,稻米若流脂,粟米雪白;是公仓和私仓俱丰实。
这宏大辽阔,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的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的辽阔疆域;是李好文在《长安志图》中摹绘的宫城、皇城、禁苑、大明宫;是长安城中的一百零八坊。
这海纳百川,是唐太宗李世民豪迈的言辞:以天下为家;是自西域、大食、波斯、天竺而来的络绎不绝的客商;是自日本渡海而来的遣唐使;是王维在诗中赞叹的万国使臣俯身拜君王的画面;是李白在《少年行》中踏着落花,笑着迈入胡姬酒肆,谋求一醉的场景。
这自信开放,是文成公主带去吐蕃的谷物、蚕种、茶叶、锦缎、书籍;是玄奘跋山涉水,远渡大漠,自印度带回的经书;是鉴真不辞辛苦,六次东渡,传播至日本的佛学。
那么,支撑这片繁盛的基础是什么呢
君臣贤明
的确,唐太宗李世民是明君,朝堂之上又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样的贤臣。他们君臣颇为相得。有一则关于魏征直谏的故事,流传甚广。
据说,魏征辅佐唐太宗治理天下,曾进谏二百余次。有一次,在朝堂之上,魏征极力劝谏,惹得唐太宗很不开心。待退朝,唐太宗怒气冲冲地说:“应当杀死这个乡下佬。”侍奉他的长孙皇后立即问是谁。唐太宗说:“自然是那个魏征,他总在朝堂之上侮辱我。”
长孙皇后听后,立即离开,不一会儿又盛装返回。唐太宗有些不解,惊讶地看着她。长孙皇后跪下说:“我听闻君主英明,臣便正直,如今魏征正直,难道不是因为陛下英明吗。因此,我换上盛装以示庆贺。”
唐太宗听毕,怒气全消,露出笑容。
魏征病逝之后,唐太宗伤心极了,非常思念这位敢于直谏的臣子,他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通俗来讲就是,以铜为镜,可以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晓国家盛衰之理;而以人为镜,则可以知道自己的长短。魏征去世,他便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君王虚怀若谷,臣子勇于直谏,一直是历史上的美谈。的确,君臣贤明是大唐繁盛的一层原因,但大唐盛世还有其他更深层的原因。
之前,我们提到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将荒地分给百姓,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另外分授桑田。百姓去世之后,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
唐王朝沿袭了这一制度。男子年满十八岁,便被授予田地一百亩,其中八十亩待六十岁后是要归还官府的,剩余二十亩可以世代相传。
黎民百姓总得有地可种,有桑可采,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粮、织布,有衣食得以糊口养家,进而支撑起一片繁华国度。
唐王朝的税赋,计有租、庸、调三种。
在解释租、庸、调之前,我们想一想,君王能自庶民身上剥取什么?一种无非是物质,比如粮、丝布、地方特产;一种无非是人力。
由此,租是指庶民一年要纳粟或者稻若干;庸是指庶民一年要纳绢、绸、棉若干,甚至麻也可以;调则是指庶民一年要为官府服役二十日,比如建宫殿、筑城墙、浚河渠等。
相比较而言,唐王朝的税赋算轻薄,因而百姓耕田的积极性很高。
其实,古时对于经历无数战乱的百姓而言,只要无性命之忧,可以迎着朝阳去耕种,披着晚霞归家,拥着月光安眠,踏踏实实地生活,便是值得欢庆的。
比如府兵制。
民富了,还需强兵。唐王朝设立了六百余个折冲府(唐代府兵制基层军府的名称)。一府之中,有府兵千人左右。这些府兵都自百姓中遴选,他们平时耕地,待到冬季农闲之时练习战阵。
说起来,唐之前是全民皆兵的,战事一起,便要百姓服兵役。这样的兵卒训练不足,战斗力自然不强。唐王朝的府兵,至少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战事兴起,朝廷可以直接自折冲府中调用。
再比如科举制。
民富兵强,还需有贤明的官吏。而官吏从何而来呢。之前,我们提到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取官吏的方式,催生了门阀士族,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因而,君王选任官吏的权力被严重削弱。自隋唐开始,另一种选拔方式出现了,那便是科举制,即通过考试选拔各地贤才能士。
科举制有何值得称道之处呢。
首先是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了。根据《唐摭言》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偃武修文,非常重视网罗人才,因而特设御史府,以选取有才之士。有一次,他暗中巡视御史府,见许多新选进士鱼贯而行,便颇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的罗网之中。”
由“天下英雄”这四字,似乎可以窥出唐太宗的心意。自此,君王们以科举为罗网,不断笼络有才之士,以治理阙下那片国度。
其次便是能够压抑士族,重振皇权。
科举制,不但使得选任官吏的权力收归君王,而且使得官吏不再局限于士族。大批寒门士子得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就这样,魏晋南北朝时足以抗衡皇权的强横士族一点点地被打压、削弱。最终,中国由门阀社会进入平民社会。
君臣贤明、轻徭薄赋、府兵制、科举制,这些确保了大唐的强盛。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份繁盛即将终结在唐玄宗晚年。
好了,今天的古史就讲到这里了,承蒙关注,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