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阅读一本叫做《孩子:挑战》的书,说不上哪里好,但是觉得无论是站在家长的角度或者是站在孩子的角度,都有一箩筐的话要跟对方说,想要对方懂。
在第二章《了解孩子》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六岁的博比坐在桌子前面用蜡笔涂色,妈妈在旁边计划一周的食谱。博比开始用一只脚踢地板。“别踢了,博比!”妈妈生气地说。博比耸耸肩,停了下来。没一会儿,博比开始用两只脚踢起来。
“博比,我说了,不要再制造噪音!”妈妈又呵斥了博比。他又安静了一会儿。但没两分钟,他又开始踢地板。
妈妈一下子把笔摔到桌子上,打了博比一巴掌,大声吼道:“我说不要再踢了!你为什么总干让我生气的事呢?你为什么不能安安静静地坐着呢?”
上述情况出现在孩子身上,真的是太常见了,反正就是你越不让娃儿做这件事情,他反而做这件事情越发的起劲儿,即使结果是被恶揍,也乐此不疲。我们不禁要问,这背后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
但是如果我跟你说,孩子通过这种你难以接受甚至是你特别讨厌的方式,其实是为了让你关注他时,你会不会感到特别惊讶呢?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产物,小孩子也不例外,他们最强烈的心理动机就是希望有归属感,所谓归属感就是孩子内心的一种安全区,在外面风大浪高的时候,他知道家里的爸爸妈妈能给他一个最安全的心理需求,他能清晰的知道自己在这个家里面的定位。
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位,就是孩子对于自我归属感最直接的定位。
其实这种感觉,跟咱们发朋友圈多少有些类似,我们总是不自觉的一遍一遍查看点赞量,因为点赞量越多,意味着有不少人在关注我们,尤其是当这些点赞的小伙伴再对我们的内容进行评论时,我们其实还蛮开心的。
孩子也是这样,尤其是不会说话的婴儿,当他自己微笑的时候,周围人给予他的是表扬和鼓励,那他就会学习用微笑回应别人的微笑。因为这是别人对于他行为的一种反馈,那么他便会持续协调内在认知和外在环境。
如果孩子遇到的不是笑脸,那么他便会调整或者放弃,从而来引起关注,因为家长的关注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或许孩子会采用家长讨厌的方式来引起注意,因为他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所以他很可能会采取他认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引起注意。
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当家里有二宝的时候,不少家长反馈大宝会出现“年龄倒退”的问题,比如平时不会尿床,也会好好吃饭,但是自从爸妈把精力放到二宝身上时,大宝就会在自我认知里面错误的以为——爸爸妈妈不爱自己,因为有二宝的到来。
其实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大宝,并不是爸爸妈妈不爱自己,而是二宝需要更多帮助,那这时候妈妈可以让大宝参与照顾二宝的行列中,可能大宝不会一下子让妈妈满意,甚至还会帮倒忙,这时候千万要有耐心。
很多时候,我们成人容易想当然地把自己处在同样情况下的所想所为套用在孩子身上,而不去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孩子自己的行为逻辑。
感受孩子的感受,从来不是仅仅停留在嘴上的,而落到实际行动中,需要大朋友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因为成熟,绝对不是依靠年龄来进行判断的。
一枚90后,除了喜欢运动,还喜欢亲子共读。#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