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成都市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蓝皮书正式出炉

2020-09-02新闻6

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及征求意见,备受关注的成都市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蓝皮书出炉啦。

9月1日,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正式对外发布了《成都市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蓝皮书(简本)》(以下简称《蓝皮书》),以及《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报告(2018-2019年)》。

《蓝皮书》从发展成效、发展战略规划、发展路径、政策汇编和机会清单五个方面,立体展示我市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全景,明确了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路径策略,为本行业相关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研判形势、制定政策、开发业务、拓展市场以及优化管理提供权威参考,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投资信心。

我市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产业全景图

根据《蓝皮书》的发展目标,未来5年内,我市将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国际物流枢纽服务效率,到2025年成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持续下降,同时,持续完善物流网络,优化国际物流服务体系结构,到2025年 “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稳定运行,国际铁路班列直达城市增至35个以上。“底盘”怎样?

三大产业行动计划将持续刺激物流新需求

《蓝皮书》称,成都积极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泛欧泛亚供应链枢纽城市,建设大枢纽、促进大开放、培育大产业,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

在“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部署下,成都市物流基础设施不断优化调整,物流节点设施日趋成熟,枢纽通道条件日益完善,已形成设施先进、布局合理的空、铁、公立体口岸体系,并以“政府+企业”平台模式初步构建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

当前,成都的物流产业发展“底盘”厚重,发展前景广阔。工业生产和商贸活动是物流产业发展需求的源动力。从工业生产来看,成都市“5+5+1”产业体系中的五大主导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2%,工业生产是货物运输的主要来源;从商贸活动来看,成都市内贸物流需求稳定但开始外移,外贸增长迅速,对综合型的商贸物流平台需求日益凸显。

为先进制造业服务向来是物流的重点,而先进制造业规模扩大不断刺激物流新需求。成都市构建“5+5+1”现代产业体系,2020年,成都市将着力实施“10000亿、8000亿、5000亿”产业行动计划,产业潜力巨大,产业规模的扩大对物流的需求也将随之而激增,先进制造业对物流的运力、通道、配送、信息化、园区布局等服务支撑提出更高层次要求。

与此同时,现代商贸业日益丰富不断催生物流新需求。近年来,成都市内贸市场物流主要依托成都市各大专业市场,而随着各大专业商品交易市场逐步由中心城区向外围疏解,中心城区物流需求逐步缩小,外围区域物流需求增大,特别是“北改”“南拓”区域物流需求集中。

另外,成都市作为全国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逐年培育壮大。成都市外贸总体态势稳中逆势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外贸潜力持续释放,带动新一轮国际物流物流需求的扩大。

《蓝皮书》指出,成都已形成设施布局完善的物流服务供给,物流基础设施呈现以机场和铁路为核心的物流枢纽以及满足地区生产和生活需求的产业物流中心的设施布局,符合成都市整体产业格局。有啥目标?

四大发展目标并举剑指打造国家物流枢纽

围绕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蓝皮书》明确了如下战略定位:

围绕产业全球转移趋势和跨国企业全球布局需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瞄准成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加强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资源要素保障能力,提升物流基础设施载体服务能级,加快构建“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大通道体系,以国际铁路和国际航空两大枢纽平台为支撑,以中欧班列成都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加速产业功能区高端要素资源聚集,加快形成稳定高效的全球供应链服务体系,打造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物流枢纽、“一带一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供应链枢纽,为成都市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提供支撑。

在上述战略定位引领下,《蓝皮书》从物流成本、物流网络、运输结构、服务能级四个方面确立了具体发展目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国际物流枢纽服务效率:

到2025年,空铁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8%以上,中欧班列全程运输成本至少降低10%,提升铁路港作业效率30%以上,航空口岸单个企业平均通关时间节省3小时以上,铁路口岸整体进口通关时间将降至95小时以内。

到2025年,我市将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国际物流枢纽服务效率,成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持续下降——完善物流网络,优化国际物流服务体系结构:

至2025年, “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稳定运行,国际铁路班列直达城市增至35个以上,建立10处以上海外分拨点,“蓉欧+”基地布局5处以上,全面形成辐射周边150公里及以上范围的专线分拔集散运输网络。

到2025年,物流网络获进一步完善, “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稳定运行

到2025年,成都的国际铁路班列直达城市增至35个以上,建立10处以上海外分拨点,“蓉欧+”基地布局5处以上——调整运输结构,提升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

至2025年,全市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承担的货物运输量显著提高,成都铁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80万TEU,铁路单元化、集装化运输比重超过70%,城市配送进一步规范升级,运输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集聚要素资源,提升产业生态圈服务能级:

到2025年,力争引入培育10家百亿级供应链平台企业和10家5A级物流综合服务集成商,建成高标准仓储设施达到500万平方米,公共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基本齐全,人才、新基建、科创平台等高端要素交互耦合,“人城产”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如何保障?

五大战略举措为美好发展前景保驾护航

依托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蓝皮书》勾划出了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那么,紧贴战略定位如何来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呢?

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将会同各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区,以《蓝皮书》的分析研判为基本遵循,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项目、东部新区成立等重大战略机遇,聚焦产业生态圈培育、产业功能区建建设、“四港六中心“布局等载体,持续增强国际空港、国际铁路港资源要素吸附能力,将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高质量培育成为以成都为中心、有能力在全球协同配置资源要素的产业生态圈。

我市物流枢纽总体布局示意图——“四港六中心”

围绕实现上述发展目标,《蓝皮书》明确了通道提能、枢纽提质、货产聚能、要素保障、功能要素支撑五大战略举措。——通道提能:

加快布局“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重点完善覆盖全球重要航空枢纽城市、经济中心城市的客运航线和连接欧、美、亚的“Y”字形全球货运网络和“两场一体”功能分工方案,提升国际中转通程服务水平,构建“腹舱+全货机”协同发展的航空货运网络体系。

到2025年,成都中欧班列全程运输成本至少降低10%,铁路港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

加快构建“7+5”国际铁路货运及铁海联运大通道。加快建设中欧班列成都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成都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修编;科学制定班列开行计划,推动国际班列高质量发展。

增强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主通道建设,稳定开行成都至北部湾港口高频次陆海联运班列,加快推进直达东盟的跨境公路货运班车常态化运行,适时开通成都至万象国际铁路班列,进一步强化与东盟间陆上经济联系。

加快构建国际陆空多式联运物流集疏运体系。深入实施三批次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构建以航空网络、亚蓉欧班列为支撑的多式联运物流集疏运体系,建立以多式联运枢纽为运营组织平台的资源整合模式和一体化解决方案,丰富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和联运产品。

加快完善区域分拨配送网络和配送中心建设。总结推广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工作、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加快城市集中(共同)配送中心建设,推行“统仓统配”“多仓共配”一体化运营模式,提高城市配送效率。——枢纽提质:

提升物流节点建设水平。加快补齐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功能性平台项目建设,提高联运换装转运效率和组织运作水平,培育打造高品质陆港经济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枢纽经济。

提升通关便利化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口岸布局和功能,依据重点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和适空、适铁特殊货物进境需求,采用政府补贴口岸公共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方式促进口岸提效降费,增强口岸竞争优势。

立足自贸区发展赋能物流产业。深化口岸各部门协作机制,持续优化通关流程,构建覆盖通关业务全流程的智慧港口平台,搭建跨境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深入推进区块链+物流金融、国际间海关合作、班列运费税收征管改革等创新事项,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经验。

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力度。支持企业加快多式联运运载单元、快速转运设备、专用载运机具等升级改造,支持企业在多式联运、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等领域开展全程带托运输,提升物流各环节作业效率。——货产聚能:

创新“供应链+”应用场景。全面推进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支持建设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落实支持供应链创新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持续优化供应链营商环境,完善人才聚集、资金扶持、金融支持等要素保障,构建完善物流产业生态。

推动供应链物流发展。构建内陆国际物流分拨配送体系,提供对接国际市场的一站式全球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以“国际物流+高铁快运+卡车航班+城市共同配送”多式联运开展“门到门”一体化定制化全程服务,提升国际中转集配、跨境采购分销能力,支持本土企业向全球供应链物流集成商转型升级。

推动现代物流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强化适铁适欧加工制造业集群、临空产业经济发展聚集区与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双流航空经济区、高新航空经济区等物流产业功能区间在原材料供应、中间产品和产成品储运、分销等一体化现代供应链服务领域的合作,推动形成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与其他产业功能区间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

我市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区空间布局示意图——要素保障:

以科创空间为载体培育物流产业创新生态。高标准制定科创空间规划设计,重点招全球物流引头部企业研究机构、物流科技创新企业、物流行业独角兽企业等,整合入驻企业金融信贷、人力资本、知识产权、智慧信息平台服务等共性需求,制定高品质科创空间专业服务机会清单,提升科创空间创新效率。——功能要素支撑:

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贯彻“人城产”的发展理念,系统集成关键要素资源,优化完善产业功能区的物流功能、产业功能及配套功能(生产配套、生活配套),构建以“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业宜居”为发展导向的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

另外,《蓝皮书》还指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等重点跨区域合作战略为引领,共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围绕补链、强链、扩链,依托重点合作产业功能区与大型物流枢纽设施的深度融合,合力打造跨区域产业供应链与物流网络联动升级模式,加速链条重构和集群重塑,以新产业经济地理格局,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优化完善,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