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彝族新兵受重伤,爬120米火海牺牲,枪口方向躺2具越军尸体

2020-09-02新闻21

作者:知行合一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有一位彝族英雄为了掩护战友安全撤离,不顾自己身负重伤,只身闯入火海,牵制敌人火力。

烈火烧燃了他的军衣、军帽和头发,他全然不顾,以惊人的毅力在火海中战斗,爬过两道火墙,向前爬出

120

米,直至壮烈牺牲。这位战斗英雄的名字,名叫做李启,牺牲的时候年仅

18

岁。

【战斗英雄李启肖像画(1961-1979),云南富民县人,彝族,13军38师112团4连战士(代号35234部队61分队),1979年1月入伍,2月23日在369高地英雄牺牲,年仅18岁,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系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著名的钢铁战士】

1978年12月,中越边境日趋紧张。正在云南富民老家干农活的李启,听到边境屡屡遭越南侵略后,满腔怒火,找到大队干部李德说:“让当兵去吧,要让越南人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惹的!”干部考虑到他家人口多,劳动力少,起初不想让他去参军。

李启却态度坚决,最终于

1979

1

月批准入伍,成为

13

38

112

4

1

排的一名战士。

入伍后。李启工作训练十分刻苦和积极。一次上山砍柴,不小心左腿被划了一道口子,他瞒着战友参加训练,班长发现他腿上的伤口发炎化脓了,要求他回宿舍休息。他抓住班长的手说:“班长,你看这都什么时候了,我多学点军事技术,就能多消灭几个敌人!”

进行游泳训练的时候,李启生病了,连续两天的高烧折磨得他如同浑身散了架,但他依然坚持着和战友们一起制作漂浮器材,进行武装泅渡训练。

【拼刺训练】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第二天,李启所在的4连奉命执行穿插任务,在一个山口突然发现敌情,连队迅速占领两侧高地,对山洞、草丛进行搜索。完成搜索任务后,连队准备继续向前开进,但一查人数,发现李启不在。战友们找遍了整个阵地,还是没见到李启的影子。

李启究竟到哪去了?连队干部派3班副班长曾树全到附近山上寻找。曾树全在远远的山头上,隐约发现一个正在往前冲的战士,背影像李启。他大声喊“李启、李启,李启……”这个战士转过头,用白毛巾在空中连挥了几下,然后右手向前方一挥,意思是有敌人在前面,他要去消灭这些敌人。接着,他又继续向前冲去。

前方山头上,激烈的枪声慢慢稀落了,李启提着枪跑回了阵地。他气喘吁吁地对战友们说:“打中了,打了

10

发子弹,击毙

1

个敌人!”

原来,李启早就盼望着与敌人短兵相接了,四连组织搜山的时候,他端起步枪就冲了上去。他利用平时学到的军事技术,一路追击溃逃的越军,前前后后打出了10发子弹,亲眼看到1个越军被击毙。直到听到三班副的喊声,他才发现周围的战友一个也不认识,自己不知不觉跑到兄弟连队的阵地上来了,便端枪跑回来了。听了李启的讲述,连队干部夸他有一股子不怕死的劲头。

2月23日,4连受领了攻打柑塘外围的369、219和一个无名高地的任务。这3个高地紧密连接,像一头蜷伏的骆驼,蹲在保胜至柑塘的公路边。这里山势陡峭,地形复杂,战壕和地堡纵横交错,且被灌木和茅草掩盖,是易守难攻的要地。越军一个营指挥所带一个加强连,在这里凭险固守。

4连发起攻击后,李启端着步枪,跟着班长冲在最前面。他一会儿隐蔽在草丛中匍匐前进,一会儿利用敌人的战壕低姿跃进,

看见敌人就打,看见火力点就用手榴弹炸,十分勇猛顽强,消灭了

2

个敌人。

下午3时许,4连冲到了369高地前沿。越军疯狂挣扎,企图守住最后的阵地和山上的营指挥所。4连干部正指挥突击排,从右侧迂回到敌指挥所背后歼灭敌人。突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狡猾的越军从山上向我军发射燃烧弹,一人多高的茅草、灌木,砰砰地爆响着、燃烧着,熊熊烈火高达丈许,借着风势向突击排袭来。敌人的子弹、炮弹也向这里猛烈射击,情况非常危急。

此时,阵地右侧的李启负伤了,子弹穿过了他的左大腿,骨头被打断,鲜血浸透了军裤,染红了草地。

班长张仕和跑过来给他包扎,他说:“班长,不要管我,赶快带领大家拿下高地!”李启用右手支撑地面,想站起来,但他刚刚欠起半个身子,又倒下去了。

【1979年战后,李启的父母、哥哥嫂嫂合影】

这时,他臀部又中了一发子弹。左腿负伤了,他就用右脚靠在地上,以惊人的毅力继续向敌人射击。他腿上的血往外淌,草地又被染红了一片。敌人的枪弹越来越密集,班长强行背起李启向左侧转移。刚走出一段路,又有几个战友中弹负伤,情况更加危急了。

很明显,要让突击排安全转移,就必须有人掩护,牵制和吸引敌人的火力。这时,李启猛一用力,挣脱了班长,大声说:“班长,先不要管我,你赶快和班里的其他战友离开!”张仕和只好先去抢救其他伤员。

仅仅过了几分钟,班长回来找李启时,他却不在了,草地上只有他受伤留下的血迹。班长焦急地寻找着李启,远远地看见李启爬到第一道火墙处,边爬还边向敌人射击。战斗小组长李文军大喊:“回来,快回来!”李启头也不回,仍继续向前爬去。

第一道火墙爬过去了。这时,李启只要向左边山坡一滚,还可以避开火势。但李启为了吸引敌人的火力,掩护战友们行动,又继续向第二道火墙爬去。李文军清楚地看到:烈火点燃了李启的军衣、军帽和头发,他仍然在火中爬行、射击。浓烟烈火把李启吞没了,但烟火中依然听到枪声。

从越军阵地上射来的炮弹、子弹,集中到李启这个方面。李启用枪声成功地吸引了敌人的火力,战友们趁机冲过开阔地,绕过火墙,向山顶敌后猛插,

击毙了敌军大尉营长,消灭了山上和营指挥所里的敌人,打开了通往柑塘的道路。

【战斗英雄李启,安葬于蒙自烈士陵园】

【《芳华》在蒙自烈士陵园取景拍摄,刘峰、何小萍在这里祭拜牺牲的众多“李启”】

战后,4连的干部战士找到了李启的遗体,已经分辨不出模样,只是从他肋下的红色内衫杂片,认出了这位用生命掩护战友攻克369高地的英雄。

他顽强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手里还握着木柄被烧焦的钢枪,枪口所指的方向,躺着

2

具被烧焦了的越军尸体。

李启从负伤之处爬到这里,足足有120米。这每一寸土地,都见证英雄战士的顽强和勇敢,渗透着李启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战后,李启被追记一等功,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安葬于蒙自烈士陵园。他的青春芳华永远定格在18岁,他的功绩永远被人们铭记。

#军事旧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