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千亩山地变茶园

2020-09-02新闻9

李学麟站在正待开发的荒山上

切茶机正在采茶

“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山,10年来,在李学麟的苦心经营下变成了‘金山银山’。”8月26日,在光泽县司前乡东山村的一片千亩茶园下的一条机耕路上,东山村支部书记官祥文望着茶山满是感慨。

说到这千亩高山茶园,不得不说起茶厂老板李学麟。10年前,他毅然回乡创业,开始“点绿成金”之路。

今年58岁的李学麟,初中未读完就辍学了,先后当过油漆工、保安、娱乐公司领班,还做过木材、珠宝生意。2003年,在妻子的建议下,夫妻俩前往龙岩投身到岳父开办的家族企业“振华汽配连锁店”,成为陈氏家族企业的股东之一。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学麟从家乡买了几盒“干坑红茶”送给福州一家公司的老板,没想到对方品尝之后赞不绝口:“你家的茶这么好,干脆考虑回乡开发茶山,办个茶厂。”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回去后,李学麟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最终,在征得妻子和岳父母同意后,他回到了阔别近三十年的家乡,开始种茶计划。

万事开头难。李学麟找到几个自家村小组(黄坊村瑶坛组)的朋友,向他们谈了想搞茶山开发的计划,大家都表示欢迎,但租用上千亩山地的计划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如愿,李学麟只好放弃在自家村小组开发茶山的念头。

就在李学麟东奔西走为寻找大面积高海拔山地犯愁时,临近的东山村一位老村主任雷林生给了他一线希望。原来东山村有一片山地,海拔七八百米,十几个山头,面积约上千亩,正是开发茶山的理想场地。在雷林生引荐下,李学麟很快与东山村领导谈好了租地意向。2010年底,李学麟和东山村签订了山地租用协议书,投资200余万元购买了这块近千亩山地30年的土地使用权。

有了山地,李学麟立即向乡、县有关部门申报立项,审批后,又组织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场施工。7台大型挖掘机整整干了半年,才将十几个山头,从上到下,形成一条条环山带状茶地。再组织人工整修,前后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第二年春节一过,又用了3个月时间,近千亩整修一新的茶山披上了绿装。

2012年,李学麟联合当地5户村民,成立了“光泽县金斗茶叶专业合作社”,同时,向有关部门申请注册,成立了“南平市麟鼎香茶叶有限公司”,开始对外办理有关茶叶生产、销售等一系列业务。

2013年,春茶开始采摘了。当年即可采摘茶青50000公斤,生产主产品“麟鼎香红茶”5000公斤。次年,李学麟又投入100万元,用于购置全套深加工设备。同时,在做好茶叶品牌的基础上,村干部帮助他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部支持茶叶发展的“茶山道路硬化”工程(宽度2.7米、厚度13厘米)配套资金支持,投资建设标准化茶山道路10公里,并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茶山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和厂房优化建设。

今年,该公司已采摘茶青3万公斤,生产小种红茶干品600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400元计算,总产值可达240万元,实现了高产稳产的预期目标。

随着茶产业越做越大,茶园需要的雇工也越来越多。据了解,今年茶园的常年雇工就达30余人,茶叶生产季节用工90人(其中,技术工20人),为当地解决就业人员150人。

“一个人富,不算富。我要在这个千亩茶园的生产管理中,带动合作社社员和更多的周边群众一起富,这才是我办好茶园的初衷。”李学麟信心满满。☉田裕铄 文/摄

来源:闽北日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