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澶渊之盟,这是1005年北宋和辽国签订的友好和平条约,这澶渊之盟签订之前,宋辽双方已经有20多年的交战,双方互有胜败,其实当时宋朝的国力可以吊打辽国,只不过皇帝懦弱不敢打,而辽国之所以气势汹汹来挑衅,主要是因为萧挞凛。
萧挞凛,他是辽国名将,是承天太后萧绰的族内兄弟,尽管他是皇亲国戚,但他的职位都是靠自己在战场上拼来的,他进入仕途一开始是侍卫官,后来慢慢称为辽国大将,到辽景宗年间,宋辽战事不断,萧挞凛发挥了自己的才能。
萧挞凛在辽国人心中的地位,如同岳飞在宋人心中一样,986年的燕云之战,是萧挞凛一生最辉煌的时刻,当时他跟潘美、杨业交战,并在俘虏了杨业,尽管杨业是因为兵力不足,寡不敌众被俘,但按照结果来说话,萧挞凛的确是为辽国立下了大功。
杨业是谁?看过杨家将相关的影视作品都听过他的名字,作为北宋中原名将,杨业在军中有"无敌"的称号,任何对手听到杨业的名字都要退避三舍,辽国士兵也不例外,而萧挞凛能够一战把杨业生擒,足见他军事才能,因此威震天下。
燕云之战后,萧挞凛声名鹊起,被封为南院都监,后来有成为彰德军节度使,后来辽国派他攻打高丽,高丽投降称臣,西征结束后他又被封为兰陵郡王,1001年他开始大规模对北宋作战,作为辽国最厉害的名将,宋朝将士听到他的名字都感到头疼。
随着萧挞凛攻宋势如破竹,1004年太后萧绰和辽圣宗御驾亲征,而萧挞凛正是主将,一直打到澶州城下,直逼北宋都城汴梁,当时宋朝内部大乱,有人主张逃跑迁都,也有人主张奋起抗敌,宰相寇准硬生生把宋真宗拉到澶州城下,大宋士兵被极大鼓舞。
宋辽双方都觉得,在澶渊城下会有一场硬仗要打,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战事还开始就结束了,主要是因为辽国大将萧挞凛死了,根据史料记载:"进至澶渊,宋主军于城隍间,未接战,挞凛按视地形,取宋之羊观、盐堆、凫雁,中伏弩,卒。"
也就是说,在战事正式开打之前,萧挞凛出来视察地形,结果被澶州城头士兵用弩箭射中,死了,就会这样战争没法打了,辽国主帅都被射死了,三军士气大落,萧太后只能退兵,作为辽国一代名将,竟这样不明不白的挂了,当真是有些戏剧性啊。
当萧太后表示要退兵休战时,宋真宗高兴得跳起来,他本来就不想打仗,于是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送给辽国银绢三十万,此后宋辽之间和平了一百多年,史称:"国家承平,百有余年,戴白之老,不识兵革。"
假如萧挞凛不死的话,宋辽真的交战起来,胜负还很难说,按照宋真宗这种软弱的性格,很可能北宋直接在他手上就亡国了,只能说天佑大宋,也是宋真宗运气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