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特医食品,为何量少价高不易寻?

2020-09-02新闻12

一直以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即便它们能为疾病治疗和恢复健康提供良好基础,有些甚至堪称患者的“续命粮食”,但其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产品只零星出现在医院的超市、药店不起眼的角落里,且价格普遍居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市货架上的营养产品

通过记者多方探访发现,特医食品不仅“族系”庞杂、“身份”多变,其购买途径也是分散不定、模糊难寻,那么,特医食品为何量少价高、不易寻?

认知度偏低的特医食品

特医食品主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比如对食物蛋白过敏的婴幼儿、吞咽困难的老人,或者是术后病人,这些产品可以提供疾病治疗所需的营养支持,加快人体机能的恢复。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医生苏同启说:“这种食品对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不完全的人来说,作用确实比较大,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又不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过分的负担。能避免营养不良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和组织修复功能减低,对于术后快速康复有很大帮助。”

从国外现有经验可以看到,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规范应用特医食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1/3并发症风险、减少13%的住院天数,降低1/3死亡率,不少国家已经将这类产品列入医保报销的范围。

虽然特医食品的作用和影响深远,但我国公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亟待提升。“我国使用特医食品的比例较低,从行业角度来说,目前消费者对特医食品的认识还比较欠缺。”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说。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数据表明,在美国,有65%的营养不良患者在使用特医食品,英国有27%,而中国只有1.6%。新华网食品频道近日做的特殊食品公众认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五成网民不知道特医食品,六成网民对使用特医食品存有顾虑。而针对全国各地医生的问卷结果显示,只有儿科、营养科和保健科的医生,相对熟知特医食品的相关知识。

2016年7月1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一年后,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成立了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特医食品的注册管理制正式拉开帷幕。

距离特医食品注册制的推行已有三年时间,问及当前特医食品市场情况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张片红表示:“目前,企业生产的产品与医院的需求严重脱节,一些精准需求的产品满足不了。”

特医食品:食品还是药品?多形态下的“夹缝”生存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批准注册的特医学产品有51个。这51个通过注册审批的特医食品,能满足市场需求吗?

记者从上海、浙江、东三省、北京等多地医院了解到,除了通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批准注册的“正规军”,更多的,是那些尚未经过审批注册,却仍发挥着“特医食品”作用的产品。它们多以“普通食品”的身份出现,无法出现在医生的处方中。产品销售的场景大多是在医院超市或周边药店。

对于这种现象,张片红解释说:“现在‘特医食品’一般是按照药品或普通食品来销售的。对于普通食品,浙江省这边的医院大多是按照伙食费来收费。由于特医食品处在比较特殊的发展时期,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特医食品’中既有药品,也有食品,还有现在很多以‘固体饮料’类别存在的普通食品,这都是历史发展的特殊阶段。”

纵观我国特医食品近20年的发展历史,其多形态的发展状态与不同时期的政策息息相关。据了解,2002年,中华医学会首次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进行分类。2007年开始,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化学药品进行注册管理,经批准后上市。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由于药品注册制度较为严格,国内的特医食品多以“食品类目”形式广泛存在。

去年,以固体饮料类目生产的几款供给患苯丙酮尿症儿童产品因突发事件出现“断供”,曾引发社会热议。对于此类产品是否适用,张片红认为:“能为身体提供营养需求,按照食品生产要求来生产,符合国家标准,有明确的成分表,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固体饮料应用于病人也是有益的,可以食用的。”

特医食品销售途径受限 何时写得进处方,进得了医院?

由于历史原因,身份多变的特医食品销售渠道时时“受限”,这让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时颇为困扰。多位医生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希望更多特医食品和发挥营养支持作用的产品能够“写得进处方,进得了医院”。

专注儿科营养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梁芙蓉感叹:“有时候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给患者提出建议,建议食用某种特定类型的奶粉。特别是针对一些发病率较低的疾病使用的特医食品,因为用量少,生产商和经销商无法大规模生产,消费者在购买时就会更加困难。”

“这在很多医院都是正常现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科大夫沈秀华表示:“当前,进入医院的特医食品很少。比如我们医院门诊入医保的特医食品,只有一款雅培的全营养产品。如果医院没有相关产品,我们只能告诉消费者去外面的药店购买或者自己去网上找。”

对此,厉梁秋坦言:“由于肠内营养制剂作为药品仍然存在市场,特医食品尚未列入医院诊疗目录,但根据法规要求,产品需有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特医食品销售途径受限,销售市场尚未明朗。”

据了解,在国外,特医食品销售渠道很广,以新加坡为例,除了医院门诊、住院药房以外,还常见于各医院的网上药房和线下实体药店中。梁芙蓉建议相关部门能够建立专门的特医食品销售渠道,将渠道透明化、畅通化、合规化,方便消费者购买。

特医食品在减轻消费者医疗负担、减少国家医药卫生支出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关于特医食品是否能纳入医保的猜想,一位深耕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表示:“整体特医食品纳入医保报销范畴不太可能,但是预计政府方面会分类推进。短时间内来看,只有重大且有特殊性的疾病才更有可能纳入,比如苯丙酮尿症的特医食品就已经纳入医保。”

特医食品价格为何居高?新蓝海还需“过渡期”

“特医食品的出现是一件好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制的实施,也为整个产业未来的发展确定了方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当下通过审批注册的特医食品不算多,但一个新的政策推行下来,无论对政府、企业、相关机构还是大众来说,都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作为营养师的沈秀华感受明显:“特医食品相关政策的出现,对于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营养配方食品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为这些产品发展很缓慢,很多年了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特医食品概念出来之后,我们能看到很多产品涌现出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市货架上的营养产品

在北京一家大型医院的超市里,一罐556克的进口乳清蛋白粉,价格698元,国产专门肿瘤病人供给营养的产品仅有360克而价格高达650元。在淘宝、京东等平台搜索类似产品,产品价格几乎没有太多浮动,也没有更多折扣。

沈秀华感慨道:“很多新的特医食品定价太高。有时候,考虑患者经济承受能力,我们只能建议消费者通过自行制作匀浆膳食的方法补充营养。”

特医食品价格为何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消费总额达到600-700亿美元,而我国2019年正式批准上市的特医食品销售额仅约为3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市场规模不到全球的1%。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说:“公司研发一款新的产品,一般需要3年持续大额投资,预计5年上市见到效益,8年才能为公司带来可量化的利润。建工厂,搞研发,疾病型的特医产品,还需要临床试验,一个产品从研发、生产到真正上市可能要花上千万。”

与此同时,产品审批注册的时间成本也不低。已经获得4个特医配方获批的贝因美方面表示,特医产品从提交注册申请到投产至少需要2年时间,注册前研究阶段一般至少1.5年时间,换言之,在基础良好且顺利的情况下一家企业从0开始研发特医产品到获批至少需要3.5年。

在科研、技术、资金等方面,外资企业明显占据更多优势。目前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注册的51个产品中,进口产品占30个。以雀巢健康科学为例,目前,其已经获得8个特医产品注册证,还有几个正在审批的产品。雀巢健康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顾欣鑫表示:“特医在中国目前还是起步阶段,很多企业都可能有很好的研发概念,但从概念落实到产品上,还需要大量的经验累积,以及研发与生产的良好衔接。”

当下,特医食品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阻碍:特医食品临床营养相关法规制度亟待完善,公众对特医食品认知不足,国内产业链不完整,企业研发生产承压,销售渠道不畅,整体产业发展缓慢,特医食品人才严重匮乏……

但愿意投入这个行业的企业都认为,特医食品是一片新蓝海。随着影响行业发展的问题逐步浮出水面,接下来会有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