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是以严谨而著称的历史学家,《史记》所记的历史事实,被大量的出土文献所证实。比较典型的是商王世系,在甲骨文未发现时,有人曾怀疑《史记》中的商王世系的可靠性,后来殷墟甲骨被发现,甲骨上商王世系与《史记》所记完全一致。另外,司马迁的祖先多人曾在秦国做过官,如与张仪争伐蜀的司马错、事武安君白起的司马靳、为秦王铁官的司马昌。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为汉王朝宫廷中的太史令。
秦始皇陵地宫的构造当时虽属绝密,但秦王朝宫廷中必有档案记录。因为秦始皇陵地宫是按《汉旧仪》中所谓的“章程”进行修建的,其章程就是施工图纸。修建秦陵必然会绘制类似中山国国王陵发现的那样的“兆域图”。当年刘邦率兵一攻入秦国首都咸阳,就令萧何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因此汉王朝应掌握秦始皇陵地宫构造情况,司马谈有资格接触这些机密档案。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著《史记》,也有可能比较详尽地了解此类机密。因此,《史记》中对秦始皇陵地宫的记载,其可靠性当是最高的。《史记》之后的历史文献对秦始皇陵地宫的描述其主要内容与《史记》相同,因此可以说它们是来源于《史记》的。
根据考古调查资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宫上穴呈近似方形,东西宽485米,南北长515米,总面积达249,775平方米,这样大的墓穴,是古今中外历史上任何人的墓葬都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
秦始皇陵地宫究竟有多深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是“穿三泉”,《汉书?楚元王传》说是“下锢三泉”,《汉书?贾山传》又说是“下彻三泉”,《汉旧仪》为“已深已极”或曰:“深极不可入”。
首先看“三泉”的含义是指什么。
《史记正义》引颜师古云:“三重之泉,言至水也。”
“三泉”就是指第三层地下水。“穿三泉”就是指掘到了第三层地下水。秦始皇陵附近的水文资料表明第一层地下水距地表为16米,第二层和第三层水距地表是多少,目前尚不能肯定。另外两千年前的地下水位和今天的水位也不能完全等同,因为地下水位还在发生变化。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根据有关资料做出比较接近实际的推测。已经发掘的春秋时期的秦景公大墓,墓穴深度为23米,但秦景公比秦始皇早三百余年,秦景公只是诸侯国君,而秦始皇却是一名帝王。因此,秦始皇陵的深度无疑会超过这个数字。
咸阳杨家湾的西汉大基深度为26米,其时代虽晚于秦代,但只是一名大臣(或将军)的墓葬,因而,也不能与秦始皇陵相比。据目前秦始皇陵地宫已钻探到26米深,但仍是人工夯筑的夯土层。这说明秦始皇陵地宫最浅也在26米以上。多位考古学家推测秦始皇陵地宫的深度为500米至1,500米,这个数字是依据汉代末年修建的龙首渠深度推测的。
本人以为这个推测不能成立。一是龙首渠修建时代已比秦陵修建晚近二百年,二是龙首渠深者为40余丈,只相当现代90多米。因此,这样推测与实际相差甚远。其实另有一些更具说服力的材料。如湖北大冶铜绿山发现的战国时期的古铜矿竖井深度已达50米,而且解决了通风、排水等问题,它说明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能掘入地下50米的技术。而《汉旧仪》中所说秦始皇陵地宫“已深已极”,正反映出修凿秦陵地宫是将当时最高技术水平完全发挥出来了。修建始皇陵使用最优秀的工匠,应用最先进的技术这是不难理解的。另外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代“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秦始皇帝对其以很高的礼遇,为其筑女怀清台。因此,她完全有可能向秦始皇提供向纵深处开凿的技术。
所以,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测秦始皇陵地宫的深度,最少在50米以上。确切的数字,只有靠发掘秦始皇陵才能获得。
既然秦始皇陵地宫已经深至50余米,或曰“三泉”,那么,随之就会产生一个工程技术上的问题,这就是采用什么方法去堵塞地下水呢?
秦始皇陵地宫怎么堵塞地下水?
《史记?秦始皇本纪》认为是:“下铜而致椁”。《史记?集解》徐广曰:一作“锢”,锢,铸塞。这说明是采用冶铜铸堵渗水之处。
《汉旧仪》又认为:“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这说明除用铜堵之外,还塞以文石,且又涂丹漆。“文石”又叫霰石,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丹和漆都是涂料。丹又称为朱砂。从《淮南子?说山》可知:“工人下漆而上丹则可,下丹而上漆则不可。”这说明涂丹漆的工序应是先涂漆而后涂丹。这是因为漆的粘性也就是附着力特强,而丹则较弱。如先涂丹后涂漆,则漆会粘掉丹使之不能附着在被涂物上。
《汉书?贾山传》也认为秦始皇陵地宫地下水堵塞是:“合采金石,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
综上,我们就可知秦始皇陵地官地下水是先用冶铜锢其内,再塞以文石,其次涂漆,最后涂丹。
秦始皇陵地宫的形状如何呢?
已发掘的秦景公、曾侯乙、马王堆等大型墓葬都是呈阶梯状的斗室墓穴。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是以山为陵当属另一种情况。估计秦始皇陵也可能是呈阶梯状的斗室墓穴。但是,战国晚期的关中秦墓已经出现了洞室墓,秦始皇陵东侧的上焦村秦代墓葬有6座也是洞室墓,更何况《汉旧仪》中又有一段记载秦始皇命令修陵时“旁行三百丈乃止”。因此,我们还不能排除采用洞室的可能性,如果按照《汉旧仪》中“旁行三百丈”,那么,秦始皇陵地宫下部的面积就会大得令人十分震惊。
秦始皇陵地宫的顶部可能是什么形状呢?
这要从我国古代的宇宙观谈起。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就产生了“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诗经?大雅?桑柔》也记载:“靡有旅力,以念穹苍”。这半球形的天盖,与棋盘状的地又怎样连接在一起呢?于是,后来便将天的概念修改成圆拱形,这样天穹就如一个斗笠盖在上面,大地则像一个倒扣的盘子。秦始皇陵地宫的顶部应是模拟天穹。我们从秦代艺术每每竭力模拟真实的特征来分析,秦始皇陵地宫顶部的结构,尤其是主宫室的顶部应为拱顶式。
但从目前考古资料看,拱券技术的应用始于汉代,文献资料也是如此。如汉昭帝平陵:“石拱墓穴十二尺,长二十五尺。”考古上尚未发现秦代采用拱券技术的例子。但是新技术的诞生都往往比文献记载的要早一些。从行为学的观点看,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和力量。新技术的产生是靠技术的积累,二是靠时代的需要。因此,可以说秦始皇陵地宫的主宫室顶部很有可能为拱顶式。
宫观百官奇器珍怪都指什么呢?
宫观,是指模拟秦始皇生前主要活动的宫殿台观,如阿房宫、咸阳宫等。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地宫主侧宫室竞多达19个,由此可知秦陵地宫中必有主侧宫室。百官当是指在地宫中有三公九卿文武官员的形象,至于用什么质材制作的,史无明文。
奇器当是指用珍贵的材料制作的精美的器物。珍怪其中怪一般是指兽类,珍怪可理解为珍贵的动物。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用活的珍贵动物直接埋入地宫之中,另一种可能是用陶土或其它质材塑造的动物。
地宫中的水银有什么作用?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是指将水银置入相互作用的机械中,让其循环往复,以表现百川江河大海中的水流动。《水经注》说:“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水银在常温下是呈液态的物质,用其表示流动的水还可以,而要用来模拟五岳九州就令人费解。其实在陵墓中置入大量水银,并非始于秦始皇陵。据《姑苏志》记载:“虎邱山下有吴王阖闾塚,铜柏三周,水银为池,金银为地。”
古代帝王为什么要在墓穴中置入大量水银呢?
这是因为古代大兴厚葬之风,帝王墓中陪葬奇珍异宝不尽其数,为了防止后人盗掘,故置大量水银。因水银易于挥发,其蒸气有剧毒,要进入墓穴盗墓,水银蒸气就会毒死盗墓者。秦始皇陵中置水银除模拟百川、江河、大海之外,防止人盗掘,应是其重要原因。
上具天文是指什么呢?
这当然是指在宫室的顶部模拟“天文星宿之象”。但当年究竟都模拟了什么星宿呢?要大致弄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了解秦代对天文星宿认识到何等水平。从文献上看,成书于公元前二三九年的《吕氏春秋》中已有“二十八宿”的具体名称和方位。但是完整的二十八宿的记录并非始于《吕氏春秋》。
一九七九年在湖北随县发现的战国初年的曾侯乙墓中,在其陪葬品漆箱拱形盖上就有二十八宿的图象。其名称与后代的基本一致,在箱盖正中有较大的“斗”字,围绕斗字一周写了二十八宿的具体名称,并且画了青龙和白虎的图象。在另一件形制相同的漆箱盖上又画着扶桑、桂树、伏羲和女娟,在扶桑树上绘有十个总图形表示太阳,还有两只金乌栖于树枝上。在桂树上绘有九个点图形表示月亮,也有两只栖于树枝上的玉兔,用这些内容来表现天体。
过去人们认为二十八宿与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相配是从汉代开始的。曾侯乙墓的发现,说明早在战国初年就已有两象与二十八宿相配,那么,秦代二十八宿与四象相配大概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秦代的天文知识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秦都咸阳的扩建也是按照天文星宿位置对应分布的。因此,秦陵地宫主宫室顶部当有比较精确的天文星宿图象。《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皇墓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当是在墓室顶部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可能仍保存在今日始皇陵中。”
根据上述理由,我们可以推测秦始皇陵地宫主宫室顶部正中应有斗星,围绕斗星一周应有《吕氏春秋?有始览》中的二十八宿:
“中央曰钧天,其星角、亢、氐。东方曰苍天,其星房、心、尾。东北曰变天,其星箕、斗、牵牛。北方日玄天,其星婺女、虚危、营室。西北曰幽天其星东壁、奎、娄。西方曰颢天,其星胃、昴毕。西南曰朱天,其星觜隽、参、东井。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东南曰阳天,其星张、翼、轸。”
另外,二十八宿还应有与之相配的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也应该有扶桑、桂树、太阳、月亮、金乌和玉兔的形象。
下具地理是指什么呢?
下具地理,应是指模拟地理概貌及秦统一中国之后的行政区划,也就是三十六郡的位置。
《三秦记》中又说:“始皇冢中以夜光珠为日月……昼夜光明。”这一点是否可信,还值得探讨。历史上记载与传说的“夜光珠”很多,据研究:在夜间会自行发光(磷光)的只有罕见的特种钻石、萤石、粉红色的水晶及更罕见的冰晶石,当这些宝石和玉石中含有某些特殊杂质时,阳光曝晒使其电子跃进。到夜间电子回到原来的位置释能而放光。这说明了夜光珠的确是存在的。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否定秦始皇陵地宫中有夜光珠的记载。
最后再谈秦始皇陵地宫的墓道情况。
在商代,天子的陵一般都呈“亞”字形,即在墓室的四面都有长斜坡墓道。在古代,墓道的多少和长短都是身份尊卑和等级高低的反映。如秦景公墓就只有东西向的两出墓道(其中西墓道长84米,东墓道长156米),秦景公的墓穴虽然很大,但不能用四出墓道,因为他的身份只是诸侯国君而不是天子。秦始皇陵的墓道本应是四出墓道,但目前只在东、西、北三面发现墓道,南面是否有尚不能肯定,还有待于考古钻探工作的继续进行来证明。
我们相信,秦始皇陵地宫的奥秘,总有一天会被考古学家们彻底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