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居于背街小巷 享贵阳城市之美

2020-09-02新闻13

记者 王彬 胡宏涛

背街小巷,虽 “背”而“小”,却体现着城市的面貌及形象。

如今,在贵阳的背街小巷,在文明创建的整治美化中,比主次干道更具风格特点,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气质。

9月1日,记者走访了贵阳市内几条巷道,看一看治理成果。

电台街

绿树葱茏的电台街

电台街位于贵阳云岩区文昌北路旁。1939年1月1日,贵州广播电台在这里正式播音,自此,便有了“电台街”的名字。

走进这条不宽的小道,主干道的喧闹被立马隔绝开来,回归到属于居民区的静谧。买菜回来的大爷大妈慢慢地踱步;负责清扫的环卫工正检查清理着“卫生死角”;花坛里植物茂密,有鲜花盛开,不时传来鸟鸣声。

环卫工人清扫卫生死角

两侧民居窗明几净,巷子中的陈设、绿化也颇有心思,吸引了不少店家在这里入住,小食店、咖啡厅......给电台街带来了一些年轻人喜爱的“文艺范”。

巷内小店装修是时下年轻人喜欢的样式

不时的还可以看见一些拿着手机拍照的年轻人,记录下他们在这里发现的每一个美好的细节。如今的电台街已经不单单是一处背街小区,还是一处感受“小巷之美”的绝佳去处。

巷内别样景致

文庙巷

和电台街比起来,隐藏在喷水池国贸广场旁的文庙巷则要更加的朴实。

干净的路面和绿植

这条明代就存在的老巷子没有电台街那么浓重的“匠气”,更多的保留了老贵阳“隐秘小道”的风貌。巷子不长,只有两三百米长,宽也不过约三米,刚好够两辆电动车对行。

规范经营的商户

巷子里面有不少烫菜商户,大多为住居在这里的居民们开设,因此对于他们自己的“家”爱护有加。粉刷成纯白的墙面没有沾上油渍,摊位也仅限于自家门前,保证了巷子交通畅通。

文庙巷虽然老旧,但却不显脏乱、破败,在贵阳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它就一道时空之门,让时光在这里稍作停留。

新华巷

新华巷在贵阳的巷子中算是体格较大的一位。新华巷在新华路一侧的入口十分宽敞,到这里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洁”“视野开阔”。

宽阔整洁的巷口

如果说电台街的“文艺气息”是“青年”,文庙巷的“历史感”像“老年”,那么新华巷就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年”。

街道工作人员随手捡拾垃圾

若干年前的新华巷是一个“菜市场”,残留的菜叶、宰杀生鲜的血污流淌一地,在温度高的夏天,站在巷子口都能闻到一股“异味”,居民们也是有苦难言。

如今的新华巷,建立起了“环境综合整治包保责任制”,专人专管,职责划分详尽。

环境综合整治包保责任制公示牌

现在走在新华巷,能感受到这里的生机依旧,但撇去了脏乱,就连其中的垃圾回收处,也没有出现“污渍到处流”“苍蝇满天飞”的情况。

垃圾回收处也很规整

因为环境卫生的改善,这里的餐饮小店也处处开花,外卖小哥来往穿梭,一派繁忙而有活力的景象。

外卖小哥穿梭在新华巷中

一个城市的文明,往往在最细微处得以体现。我们居住在这一条条背街小巷中,平日里可能会忽略它的变化。猛然回首看,曾经那些破落、脏乱的街道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番令人欣喜的模样。如果有时间,不妨也去找贵阳市几条小街巷走一走,感受城市走上“文明之路”的步伐,也感受这独特的小巷文化。

一审:曹轶

二审:李蓓

三审:王幸韬

#外卖员#外卖小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