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坡区C位杨家坪,藏着太多重庆人的青春记忆

2020-09-02新闻16

杨家坪步行街对于年轻一代人来说或多或少有点陌生,她们更喜欢穿梭在高楼林立的解放碑、时尚潮流的观音桥,而这个上世纪的流行前线如今显得有些黯然。

曾经的杨家坪,是九龙坡的霸主,它有时尚地标之称的九九商场;有最早开通的轨道二号线;有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西区公园;有电影院、步行街…住在这里的人,总能收到其他区羡慕的目光。

如今的杨家坪已是老商圈

拥有很多性价比高的品牌

有开了十几年的特色小吃

还有几代人在这里生活的回忆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关于杨家坪的记忆,你还有哪些?

杨家坪 重庆人心中共同的记忆

说到杨家坪,标志性的东西太多了:金鹰女人街、玻璃屋、地下商场、建设影院等等,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被重庆人叫做“电影院坡坡”的梅堡公园。

梅堡公园上的茶和瀑布,引得无数人的好评,但也随着公园的拆建一并消失了。现在这块地上又圈起来在施工中,不知道未来会修成什么样,但新建筑的产生定会造就一段新记忆。

建成于2004年的那条被轨道线穿过的九龙塔玻璃屋,是属于杨家坪的独家记忆,每次站在步行街上看单轨快速驶过的时候,总有一种未来感。

现如今取而代之的是新九龙门,有人觉得像燃气灶,有人觉得寓意好,还有人说改造后步行街看起来要宽阔许多…不管怎样,时代在进步,有些东西终究要成为历史。

成立于1954年的建设电影院,已有66载的光阴,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的年代感,杨家坪的人几乎都来这里看过电影。

1991年开业的杨家坪地下商场,在那个网购还不太发达的时代,是引领无数少男少女追逐潮流的汇集地。衣服、鞋子、包包等商品琳琅满目,各有分区。在这般复杂的地下城里,初来乍到迷路是很正常的。现在地下商场的过道也在整修,目测效果还是可以。

大多数店铺陈设都很一致,暖黄的灯光,门口总是放有“全场特价、门面到期”的纸牌。印象最深的就是地下商场杀价的快感,对于害羞的人来说,讨价还价是很难为情的事,身边有一个能帮你从200砍到50的姐妹,就是当时最幸福的事了。

地下商场里,除了购物和吃喝外,最特别的应该就是养在池子里的海龟和鱼了吧。多少人年少时在这里购买饲料投喂过它们啊。

1999年,解放碑金鹰广场的第一家女人街营业,比起地下商场有过而无不及,之后十几年间金鹰女人街不断扩张,其中便包括杨家坪。底楼大多买些饰品、鞋帽、内衣、配件什么的,二楼中庭是美甲纹眉店,四周便是各类服饰店,每次路过总要被做美甲的小姐姐热情问候。

立丹百货创建于1997年,集百货商场、超市与餐饮为一体,在90年代一度被认为是杨家坪的商业地标。立丹的打折花车,承担了好多人的购物需求,如今的立丹好像与时尚二字并无关联,中心位的铺位都是租给了数码产品店。

当你在步行街上面逛街散步时,亦或是坐在莱得快门口的石凳上手里端着一碗酸辣粉时,头顶呼啸而过一列印满图案的单轨,也是蛮奇妙的景象。为了市容市貌步行街上的街铺都拆掉了,虽然少些热闹,但不得不说现在的步行街上看起来更加整洁干净。

新世纪百货一晃在杨家坪也开了十几年了,里面的整体布局几乎一直没有变过。新世纪作为一个老品牌,在重庆人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逢年过节,打折促销都会进去逛一逛。

记不清家乐福在这里开了多久,每次逛超市都要为门口的酥肉停留,家乐福楼上以前美食林立,肯德基必胜客经常是高朋满座,如今都搬走了,门口的坝子也少了好多人。

家乐福超市背后有一个小型的儿童乐园,旋转木马、攀岩、蹦蹦床、喂鱼耍沙,一到周末节假日,这里就是小娃儿的天堂了。

往前,是学生时代常去的地方——九龙书城(新华书店),从教辅到各类图书、学习用品这里都有。开了好多年的新华书店,如今换上了摩登的玻璃外壳,和旁边老化的房子比起亮眼很多。

中迪广场上,有被誉为“中国最美书店”的钟书阁,它的设计打破了传统书店的格局,一下子变成网红地,吸引学生少年到这里打卡。

新零售网红大佬“盒马鲜生”也入驻了这里,给周围居民带来了更多新奇和惊喜,不过中迪商场里面的招商效果不太好,到现在都还有好多空荡荡的铺面无人问侯。

铁马厂 建设厂 老重庆一辈的奋斗史

稍微年长一点的杨家坪土著也许还记得,重百后面、富安百货,以及现在的中迪广场,在步行街都还没规划之前,全是空压厂的地盘,整块大坝子就是那一代人成长的天地。

铁马厂,一个老重庆人才知道的空压厂。穿过马路,一块阴凉坝坝上,不少老人在这边乘凉、下棋。沿街的两旁都留着一些老机器、人物雕像等,还有一整面墙的“铁马之歌”歌谱,能感受出那个工业兴盛的时代,刚毅顽强的建造精神。

诞生过重庆第一批有钱人的建设厂,有着曾经的骄傲,也收藏着建设厂一代老重庆的青春,那时候的建设厂很大,要是问起它的地盘在哪里,建设厂子弟都无比骄傲地跟你说,从杨家坪直港大道口口开始,一直到袁家岗田家炳都属于建设厂。

说起建设厂的美食,原来第三食堂的大白馒头,游泳池旁边的冰粉凉虾,还有让无数吃货蜂拥而至的棒棒老火锅,耙牛游,黄记粽子...让无数建设厂子弟至今都心心念念,庆幸如今遗留下来的建设厂美食,还一直是记忆里的味道。

杨家坪的吃喝玩乐 衣食住行

直港大道,是由一条由滨江干道,和大坡度直干道组合而成的,一坡坡上下全是吃喝娱乐的,很多商务场所,所以这条大道总给人一种大哥大的感觉,在坡坡底部就是长江风光,滨江路的夜晚总能拂去人一天的躁动。

好吃街在杨家坪有好几个,美侬购物天堂B2F有一个最新建成的,目前还不太成熟,商家屈指可数:跷脚牛肉、小涮哥、钵钵鸡,几家门店冷冷清清的聚集在此,来吃的人也不多,毕竟这条步行街上最不差的就是美食。美侬地下依旧还有大批做婚纱服饰类的商家,他们抱团在这里,形成了一张较为成熟的商业名片。

自2008年西城天街开业,杨家坪商圈结束纯百货格局,由此进入购物中心时代,可惜作为重庆最早的“天街”,如今人流量却是重庆最差的一个。赢在了起跑线上,却被周围万象城、时代天街等,远远甩在了后面。

西城天街负一楼的美食超级多,各类快餐,每味每客,莱得快,豪客来,各种奶茶店等等,也算是年轻人的一个好去处了。以前扶梯口有个雷根斯冰淇淋,那个时候人还没下楼,就能先闻到一股浓浓的淡奶香。

西城天街背后出来还有一条美食街,这条街上偶尔还会有各种文创活动、展览会之类的。

当年一个三福开在这吸引了好多年轻人过来,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搬走了,二楼的乡村基也不在了。

这家杨氏牛肉面店,中午的时候聚满了很多上班族和工人。旁边的花甲米线,一到晚上就热闹起来,这里点来吃夜宵,这两家店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来这里打工的人。

乱吼一条街原来很吵,从晚上8点吼到早上8点根本不是问题。虽然环境看起来比较压抑,酒水也没有特别便宜,但一直都还是有生意,现在这里也变成了一条长长的文化步道,一直通到直港大道路口。

从步行街往轨道站方向走是大洋百货,于2008年年底开业,轨道2号线出来就是商场的二楼,这无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二楼的过道上小吃云集,路过人的人没少被馋到。一楼是卖鞋子化妆品,五楼是大地影院,其他楼层主打服饰。

而轨道交通出站口的另一端就是富安百货,它是重庆第一家大型外资公司。富安的入驻,让杨家坪商圈蓬勃了一段时间,现在商场门口的过道开起了各种美食店铺,倒是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

有着杨家坪名片之称的动物园,其前身为重庆西区公园,距今已经有65年的历史,对很多重庆人来说,它就是人生中的第一座公园。这里除了动物之外,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儿童乐园。虽然近些年以来多样化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但是它依然是重庆人最常去的悠闲娱乐场地之一。

商圈背后的前进路上,又书写着杨家坪的另一番场景。创业就业市场、窗帘市场、衣服包包、鞋子贴膜,处处充斥着土著居民浓浓的生活气。

逛菜市场,成了叔叔孃孃一天中的头等大事。几年前的菜市场环境还不太好,地上总是湿哒哒的,空气也不太流通,总能闻到不适的味道。如今这里大变样,站在菜市场路口放眼望去,环境整洁,路面干净,商家的店面也打理得井然有序。

再往下走,就是以前的花鸟市场。现在的花鸟市场,里面基本全是植物,少了些灵气。以前这附近的路边都有很多私人卖小奶狗的,大多数都是几十块钱就可以买到。

在杨家坪转了一下午,走过繁华的街道,穿过拥挤的人群,重温了喜欢的小吃。虽然好久没来的这里变了大样,但踏进这步行街上各个角落时,还能看到以前的影子。热闹又嘈杂的环境,总能让烦恼和压力不自觉被放下。

杨家坪比起其他商圈是旧了些,在时代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它好像是最不愿意长大的那一个,百货大楼、前进市场老街、动物园等还是原来的模样没有改变。但正是这些地标和街巷,让我们留住了无数回忆...

如今杨家坪除了2号线外,5号线、18号线、红岩村桥隧等都在筹备之中,环境的整理也让这里变得更开阔和舒适,期待未来的杨家坪,绽放更多的魅力。

#杨家坪#重庆人#步行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