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人文旅游大放光彩

2020-09-02新闻18

游客在北京西海湿地公园游玩赏景。

人文旅游需求旺盛,中国旅游呈现出新的面孔。在过去的这几个月里,重新发现景点的新魅力,成为游客旅行中的新收获和新乐趣;赋予老产品新内涵,则成为旅游从业者的新课题。中国底蕴丰厚的人文资源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人文旅游被市场和游客寄予厚望。

适应发展新方向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声明表示,今年1月到5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旅游业损失了3200亿美元的收入,许多国家和地区试图重启旅游业,依然面临重重挑战,亟须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国国内游市场稳步复苏,市场信心得以提振。与此同时,国内游市场也呈现出发展新趋势、新特点,旅游从业者们也在不断摸索中,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8月下旬,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天海美术馆景区被确定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成为贵州省人文景点的新成员。旅游,正成为让更多人感受不同人文魅力的重要桥梁。“七夕”节当天,贵州省博物馆里,《芳华——侗族女人的一生》展览举行了开展仪式,这个原创性展览,精选了138件(套)馆藏侗族文物,展现侗族女性的一生,以此展示悠久而灿烂的侗族文化。这一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展览,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据了解,目前,博物馆已成为许多外地游客游贵州的第一站。

了解一座城市从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开始,这是人们去一地旅游的新理念,也在影响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文化与旅游融合,诗与远方牵手,中国旅游业界在这条发展道路上已探索多年,如今,在深耕国内游市场的背景下,将我国各地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用好、用实,已成为旅游企业能在市场全面复苏后“领跑”的利器。

游客认可度高

8月上旬,北京市房山区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启动2020房山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整合区域内精品民宿、景区、非遗文化等元素,以吸引游客,提振文旅消费。房山区独有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成为其吸睛亮点。据介绍,房山区有传统村落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处、旅游景区30家、乡村旅游特色业态43家,还有养生山吧、休闲农庄、葡萄酒庄等文旅新型业态。

房山区的这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到周口店龙骨山探索“北京人”之谜,去琉璃河西周燕都追寻“北京城”之源,在石花洞看地质奇观,再到十渡玩水。8月底,北京市民邝先生带孩子参加了一个房山两日游的定制团。“我们全家都很开心,尤其是孩子,收获很大。”邝先生说,旅行结束后,孩子还专门去看了有关周口店“北京人”和北京城历史的书籍。

房山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启动以来,很多像邝先生一家的市民游客走进房山,重新认识房山。

“这个暑假,深度体验类的人文旅游产品很受欢迎,以家庭出游居多。”在北京从事旅游产品销售的王佳告诉记者,从业者都已感受到了旅游市场的变化。“如今,市场复苏后,专注品质旅游的旅游企业订单量在增长,而未作出改变,仍以传统产品、线路为主的企业受到较大冲击,还在考虑如何‘活下去’的问题。”王佳表示,他们需要根据游客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人文旅游产品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更高,我们也与景区景点沟通,多途径增加知识性、文化性的内容。”

产品供给丰富

在重庆渝中区文化旅游委发布的2020年度10条经典旅游线路中,涵盖了白象街、洪崖洞、解放碑、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美术馆等在内的“走读人文美城”线路,受到游客欢迎,成为人们感受重庆生活气息、了解这座城市人文的好选择。

如今,“跟着书本旅游”是许多家长为孩子设计旅游路线时的依据。例如,寻找课本中介绍过的名胜古迹、拜访课文作者的故居、实地学习地理知识等。

7月,天津游客黄小梅带孩子到北京旅游,5天时间里,他们去了2次颐和园、2次圆明园、1次南锣鼓巷。“来北京之前,我带着孩子一起看了一套北京风物志的图书,对‘三山五园’、南锣鼓巷的历史文化尤其感兴趣,这才有了这次北京之行。”黄小梅介绍,过去他们曾多次到北京游玩,著名的景点基本都去过,但是留下的印象却不深刻。“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历史、文化体现在哪儿?看书、实地旅游相结合,我们能了解得更充分。”这次北京之行,也让黄小梅的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更大的兴趣。“下一个假期,我们已经安排好长城之旅了。”黄小梅笑着说。

这个暑假,安徽淮南市推出的成语主题旅游线路正是为满足学生群体和家长的这一需求而设计的。

安徽淮南有“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的称号,草木皆兵、一叶知秋等成语典故源发于此,在寿州古城、八公山等地也留存了大量的成语典故。当地充分整理成语典故典籍,促进成语典故文化与研学旅游相互融合,推出了6条独具特色的成语典故旅游线路:草木皆兵——千年古战场烽火寻踪之旅、鸣琴而治——治国理政智慧实践之旅、一叶知秋——哲学经典《淮南鸿烈》品读之旅、志厉青云——缅怀先烈追忆似水年华之旅、百川归海——大道至简传统文化探访之旅、淡泊明志——荷海清风沁心之旅。这些旅游产品不仅能吸引学生群体,也可满足其他年龄层游客的需要,并将当地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自然风光等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使淮南这座城市的文化形象更加突出。(本报记者 尹婕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9月02日 第 12 版)

#国内游#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