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环保产业,都是时下的热门关键词。对云南来说,发展绿色能源和环保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必要性。1日,从云南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七场发布——绿色能源产业、环保产业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9年底,云南绿色能源装机占比84%,绿色发电量占比92%,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97%,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46%,四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
云南绿色能源多项指标位列世界一流水平
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国新介绍,目前,全省已形成以电力为优势,煤、油、气品种齐全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至2019年底,全省电力总装机9500万千瓦,居全国第8位;2019年,发电量3462亿千瓦时,居全国第8位;省内用电量占发电量的52%,实现了由发电大省向用电大省转变;今年以来,省内用电量持续增长,增速居全国第1位;西电东送已形成8条直流、2条交流输电通道,通道能力3440万千瓦;国际电力枢纽初具规模,已建成互联互通电力通道13条。中缅油气管道成为我国第四大能源战略通道;已建成油气管道总里程5670公里,基本覆盖全省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与此同时,能源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自2017起,能源产业连续三年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19年,能源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总量的5.6%,跃升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此外,云南省目前水电开发重视梯级联合优化开发,最大限度降低淹没损失、保护生态环境;风电、光伏开发严格避让生态区,多利用石漠化荒地。截至2019年底,云南绿色能源装机占比84%,绿色发电量占比92%,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97%,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46%,四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乔国新介绍,当前,云南省人均用能仅为全国人均用能的70%左右,随着承接产业转移,推进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统筹发展,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等新兴用能产业兴起,以及“以电(气)代柴”工程的实施,用能潜力巨大。“此外,我省的清洁电力,在珠三角、华东、华中地区乃至周边国家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乔国新表示。
目前,省能源局对正在编制的“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及时进行完善,对下一步的工作举措进行了谋划。到2025年,全省绿色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200亿元。到2030年,达到6500亿元。到2035年,全面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强劲支撑我省实现第二个百年梦。
“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将强化以绿色电源为主体的电源保障体系。建成金沙江乌东德、白鹤滩、澜沧江托巴等大水电项目;推动澜沧江上游古水等电站开工建设。建成800万千瓦风电+300万千瓦光伏项目;布局建设水风光多能互补基地;新建小龙潭、新哨等火电项目。到2025年,全省电源装机容量1.3亿千瓦,绿色电源装机比重突破86%。
202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袁国书介绍,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要的绿色产业,符合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不仅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云南省绿色产业的又一个新增长点。
到202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预计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到2030年,达到2200亿元。到2035年,成为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节能环保技术服务基地。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与产业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相比,全省环保产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存在明显不足。如产业规模偏小,缺乏骨干、龙头环保企业,没有形成企业集群效应;环保产品的技术水平低、品类少,市场竞争能力较差,导致国外、省外环保产品占据云南环保产品市场的主导地位等。
下一步,云南省将围绕高效节能通用(专用)装备制造、电气机械器材制造、工业控制装备制造、绿色节能建材制造、节能工程实施、节能研发与技术服务,培育壮大节能装备制造及系统集成、节能服务业。以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为重点,推广高效锅炉、高效电动机、节能变压器等,全面推动电机系统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建筑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绿色照明、流通零售领域节能等节能重点工程,加快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先进环保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