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影响中国的登封十大历史名人,你知道都有谁?

2020-09-01新闻65

一、许由

箕山

许由(约前2323年~前2244年),字武仲。阳城槐里(今河南登封)人,许姓始祖。他的故事震古烁今,广为流传。尧帝在选继承人的时候,听说许由是个备受人们敬仰的高人,通过走访,得到证实。便想把首领的位子禅让给许由。但许由的理想是:天地万物一切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可做违背天道、地道和人道,让天下和合,人人平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帝王和部落长的地位是靠高尚的道德而赢得,而不是靠禅让而得到。于是许由拒绝了尧的请求,在箕山隐居不出。尧以为许由谦让,便又派人去请他。并传话说,如果坚决不接受帝位,则希望他能当个“九州长”。不料,许由听了更加感到羞辱,立刻跑到颍水边,掬水洗耳。成语箕山之志、箕山挂瓢、满腹经纶、洗耳恭听、越俎代庖、鹪鹩一枝、偃鼠饮河等均出自许由的故事。箕山上现存有许由寨、许由庙、许由冢、洗耳泉等。二、大禹

禹都阳城

禹,名文命或禹,夏后氏、姒姓。古阳城(今河南登封)人,初为中原部落首领,因禹治理洪水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为都城。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铸九鼎,划九州奠定夏朝基业。后人称他为大禹、帝禹、神禹等。大禹治水,共开通大河300条,小河3000条,沟沟汊汊不计其数,使地上的洪水流入江河,江河之水注入大海,露出大片沃土,万民百姓过上了风平浪静,安居乐业的生活。成语“栉风沐雨”、“三过家门而不入”、“将功折罪”等均出自大禹治水。大禹治理天下,政治异常清明。成语“下车泣罪”、“五音听政”、“闻善则拜”、“以民为本”、“克勤克俭”、“化干戈为玉帛”等源于大禹。三、夷齐

立于嵩阳书院的明代古孤竹国碑

夷齐即伯夷、叔齐,又名墨胎允(伯夷)、墨胎智叔齐(约公元前1106年——约公元前1041年)在世。古孤竹国(今河南登封安庙附近)人。伯夷、叔齐的故事主要包括逊让国位、叩马谏伐、耻食周粟、首阳采薇四个部分。就是这看似简单的四部分内容,奠定了伯夷、叔齐在中国历史上若干方面的独特的始祖地位,特别是这四部分故事所体现出的道德精神,所容纳的道德内涵,几乎包含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涵盖了华夏民族的道义气节和中华传统美德的全部内容。被孔子称为“古之贤人”;孟子称之为“天下之大老”;荀子评价二人:“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被大众称为“和合二仙”,是3000年前创建和谐社会制度的总设计师。四、管仲

登封崇高路小学“管鲍分金”塑像

管仲,(约前719-前645)名夷吾,谥曰“敬仲”,豫州颍上(今河南登封王上)人,史称管子。 管仲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文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管仲是中国道儒法兵等思想奠基人之一。 “管鲍之交”“一箭之仇”“轘辕之险”之成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名言,均出自管子。孔子赞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管仲作了齐桓公的相国,使其称霸于诸侯,天下的人都听命于他,现在的我们都能得到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我们东夷人都还是披头散发,衣襟向左开了。事实说明是管仲和鲍叔牙把中原文化传播到了东夷的齐鲁大地。明代以前,登封曾把管仲作为乡贤供奉在乡贤祠内,年年祭祀,以便观法,启迪后人。五、鬼谷子

鬼谷子(约前400年——约前270年),王氏,名诩,一作王禅,阳城(今登封)人, 战国时代著名人物,世称王禅老祖。是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在嵩山鬼谷沟,故自称鬼谷先生。常入山静修,深谙自然之规律,天道之奥妙。他被上天赐予通天彻地的智慧,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变幻莫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辞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形神俱妙,超乎万有,体合自然。鬼谷子,被后世尊为“谋圣”。他隐于世外,将天下置于棋局,弟子出将入相,决定列国存亡,推动着历史的走向。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创建鬼谷门派,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鬼谷子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谋略家、兵家、阴阳家、法家、名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鬼谷先生培养出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乐毅、毛遂、张平(张良之父)等众多风云人物。六、陈胜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联合吴广率领戍卒发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起义,成为反抗暴秦起义的先驱;占据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成语:“鸿鹄之志”、“揭竿而起”、“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均出自陈胜。秦二世二年(前 208年)十二月,章邯率军进攻陈,陈胜孤军作战,寡不敌众,在退军的途中被车夫庄贾杀死。陈胜被害,激起其部下、将军吕臣极大悲愤。他在新阳(今安徽界首北)重举义旗,组建“苍头军”,从秦军手中夺回陈县,处死了投降秦军的叛徒庄贾,重新竖起“张楚”大旗。原奉命东下发展的部将召平,也假借陈胜名义,拜原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为上柱国,使之渡过乌江,西上击秦。反秦斗争再次恢复生机。此后,项羽、刘邦继续高举反秦的义旗,项羽在河北与章邯大战,消灭了秦军主力;刘邦则由武关直逼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最终被推翻。七、寇谦之

中岳嵩高灵庙之碑记录了寇谦之改革道教的事迹

寇谦之(365年-448年)字辅真。北朝时期道教代表人物与领袖,新天师道(北天师道)的改革者和代表人物。早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奉正一盟威道,后从成公兴修道于嵩山30载,一副仙风道骨的神韵。称太上老君授予“天师”之位,又称老子玄孙李普文下降传授《录图真经》,改革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五斗米道。倡导道教改新,制订乐章,诵戒新法。吸取儒家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观念,吸融儒释的礼仪规戒,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的道教教理教义和斋戒仪式,并改革道官职位的世袭制度,主张唯贤是授,信守持戒修行。他重视道教斋醮仪范,为道教增订了诸多斋仪和仪式,亦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始光元年(424年),寇谦之走下嵩山,风尘仆仆地北上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献上他的杰作——道书,得到太武帝和宰臣崔浩的鼎力支持。寇谦之亲赴道场受箓,他以天师兼为国师,“辅助太平真君”。此后道教在北魏广为传播。太平真君九年(448年),仙逝,享年八十三岁。八、达摩

菩提达摩,南印度人,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有说具体日期是十一月二十三日,菩提达摩到嵩山少林寺落迹,在五乳峰上的山洞中面壁修炼,号称“壁观婆罗门”,传授大乘禅法。具体把修法参禅的途径分作“理入”和“行入”二种。理入是要求参禅者,必须对教义有真正的理解。行入则是要求参禅者在修炼中完全要按照教义教规行事。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达摩是佛教中国化重要奠基者之一,其禅宗思想影响全世界。九、二程

二程,即程颢和程颐二兄弟。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公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河南洛阳人,北宋儒学大家,世称二程或程夫子。二程在嵩阳书院讲学和研究理学先后长达30余年,在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的同时,与父亲程晌先后任提举或管勾嵩山崇福宫。二程与同时代的周敦颐、邵雍、张载称为“理学”五子,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他们的学说也被称为“理学”和“洛学”。二程理学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四传弟子南宋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学说,后世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是一个完整而精致的思想体系。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定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7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把过去散乱记述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综合完善在一起联用,成为理学的“流行语”,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十、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至元十三年(1276年),忽必烈命张文谦等主持修订新历,郭守敬受命,以天地之中嵩山为中心,在全国二十七个地方进行天文测量,其中在登封告成周公测影台北侧建观星台,为中心测量站。在这里改制和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至元十七年(1280年),《授时历》告成,为世界上一部最先进、最精良的历法。《授时历》推算出的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天,即365天5小时49分12秒,和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格里高利历》(俗称阳历)的周期一样,但《格里高利历》是1582年(明万历十年)开始使用,比郭守敬的《授时历》晚三百多年,可见《授时历》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王剑松)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宗教信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