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退伍兵出车祸只能轮椅代步,曾消沉数年,今带28名残疾人创业

2020-09-01新闻8

河南省嵩县,42岁的李俊早早就在厂房里等着作者,一见面,就让做饭的阿姨给送来一瓶水:“早上出去送了一车拖把,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天热,先喝点水。”诺大的厂房里,只有两名腿部残疾的工人在忙碌,李俊告诉作者:这几天村里的花生熟了,厂子里大部分工人都回家收庄稼了,除了车间的两个,外面还有几个忙着推销的……

聊起来建厂的初衷,李俊眼圈红了。

李俊出生于嵩县大坪乡,退伍后选择了自主创业,经常奔波于嵩县、栾川的山路上。2007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李俊接到一个紧急电话,于是深夜从山里开车回嵩县……

“出事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究竟是咋回事。路下面30多米就是河沟,连人带车下去了,车都散架了,也是咱命不该绝,总共会有2平方那么大一块软沙地,上面还有点水,我就掉在那儿……”

山村的夜晚是很安静的,村里人听到巨响,有两位好心的村民出来把他拖到公路边……

“听说当时栾川的医院不敢接受,直接派车送到洛阳,腰椎摔坏了……”出事后,李俊的战友、朋友、以前合作过的包工头们纷纷来看他,当得知自己后半生都将要在轮椅上度过,李俊崩溃了……

“说实话,做生意被骗,差点倾家荡产,我也没怕过,这,这,以后走不成路了,你想想,谁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呀。”消沉的几年里,之前参与的生意要么退出,要么黄了……

后来接触到更多当地残疾人,李俊才感受到自己的幸运。妻子是理解他的,并没有因为刚结婚不久就残疾而嫌弃他,朋友们也都经常给他打气鼓劲,自己还有一些收入,能够保证生活。而很多农村残疾人,除了承受行动的不便,甚至还要接受别人的白眼。

“听说富士康有一个招残疾人的工作,我想着给一些残友介绍一下,打电话一问,说不能长时间坐着的不要。咱这下肢没知觉的,屁股上都有褥疮,哪个能长时间坐着?打工,弄不成。”

重拾信心的李俊开过服装厂,没多久赔了。一方面是本地留守妇女看不懂图纸,还有的就是每天几十元钱的工资,人家根本看不到眼里。

山区农村的消费水平是很低的,一个月几百块钱,就够一家人花销。到服装厂做工,可能会耽误接送孩子上学,或者其他的原因,几乎从来没有满勤过。

经过慎重思考,李俊在嵩县老城的一处山脚下开了一间拖把厂。

李俊介绍:以前农村是水泥地坪,大都是光扫一扫,现在不少农村家庭屋子里也贴了地板砖,就需要用到拖把。农村大集上卖5块钱一把的拖把,买回家用不够俩月就散了,只能重买或者对拖把失去信任,自己就深受其害,一年买了好几把。

李俊就想能不能生产一种更加耐用的拖把,也让残友们多少有些收入?经过考察、学习,今年5月份,李俊的残疾人拖把厂开业了。

在外地请来的师傅指导下,残友们纷纷学会制作拖把,李俊担任起了第一任推销员,给原来的熟人们打电话,电动轮椅带着样品到街上推销,效果均不理想。大街上的推销,90%都被小店老板们拒绝了……

还是在当地县长的牵头下,附近学校支持残疾人创业,销售了几千把……

“我原来想着,只要生产出来好的拖把,销售不会太难,嵩县学校和单位也挺多的,现在生产出来几万把了,销售似乎有点问题,只好趁着收庄稼,减少产能。你看这房顶上都是,虽然这东西不值啥钱,都压在这儿,也是挺大一笔开支……”李俊一边修整同事做好的拖把,一边诉说着自己的苦衷。

这两位大叔都是腿有残疾,干活的时候,坐累了,站一会了。“他们回家收庄稼了,要是都回来干活,你再来看,可好玩了,缺胳膊的缺胳膊,少腿的少腿,俺俩吧,还算囫囵点,哈哈……”大叔自嘲着,不耽误手中的活。

布条拖把销售困难,请来的师傅推荐了棉线拖把,现在厂子里生产的主要是一斤重的棉线拖把。

“不比不知道,你看看,咱做这拖把,敢上称称,哪一个拖把头也超过一斤,这是老板要求的。”白衣大叔说,“一个,顶集上卖那俩拖把使唤。”

28名工人,再加上其他工作人员,中午吃饭是个问题,李俊专门找来厨师,给大家做饭。“销路打开了会好点,现在卖得不好,俺老板都是光贴钱,他家里没钱了,媳妇出去打工,挣的钱贴补厂子,残疾人干点啥不容易……也没人管。”

听见厨师阿姨的抱怨,李俊在门口大声说:“困难肯定是暂时的,你看这么多人来看咱,来帮咱,会好起来的。”

“理想也没多大,就想着带残友们挣点养家钱。人得干,不能光靠政府救济。销路打开了,就能帮到更多残友们。你是不知道我们残疾人的难受,都是家里一份子,谁不想给家里做点贡献?我相信会好起来,不只是现在的28名残友,将来会有更多的残友加入进来,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获得尊重,就够了!”

临别的时候,李俊告诉作者,他们只是想证明自己虽然身体有了部分缺失,一样向往美好的生活。如果您愿意帮助他们,欢迎通过作者联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