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C-NCAP新放榜,自主“逆袭”合资成趋势

2020-09-01新闻3

“在安全这件事情上,自主品牌不如合资品牌靠谱。”

在过去,这句话应该说是成立的。2006-2007年的C-NCAP碰撞测试中,拿到五星的车型无一例外是来自合资品牌的全球车型,而大多数自主品牌车型,都只能拿到两星、三星的成绩。

虽然日历已经翻到2020年的9月,依然有不少人对“自主安全不如合资”的定论深信不疑。然而,这句话或许在10年、20年前成立,但随着近些年我国在技术、原材料、品控、管理等方面的提升,自主品牌车型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在安全性方面早已非吴下阿蒙。

近日,中汽中心C-NCAP正式发布了2020年第二批碰撞测试成绩,此次参与测试的车型共有6款,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本批次的第一名,由自主高端车型星途TXL摘得,另一款自主新能源车型、比亚迪宋Pro DM混动版,也在主被动和电安全方面表现出色,获得了五星成绩;而反倒是合资品牌捷达,只得到四星,位列榜单末尾。

自主品牌成为安全领头羊,而合资品牌却落到末尾,在安全这件事上,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似乎正在悄然换位……

前后排都丢分,捷达VS5的安全有点“丢人”

参与C-NCAP本次测试的共有6款车型:福特福克斯、马自达3昂克赛拉、丰田RAV4荣放、捷达VS5、比亚迪宋Pro DM和星途TXL。

目前,中汽中心C-NCAP的测试规程是2018版的管理规则——自1999年开始,中汽研就致力于实车碰撞试验,至今已有20余年,C-NCAP也成为当前国内汽车安全领域最主要的评价体系之一。在2006年成立之后,C-NCAP经过4次大改版,目前采用的是2018年版。其中包括AEB试验、行人保护试验、三项实车碰撞试验以及鞭打试验,从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主动安全、综合评价,最终完成评分和星级评定。

与很多人的错误理解完全不同,2018版C-NCAP和欧美以及日本等国家在标准的严格程度上不相上下,同时又结合了中国道路以及乘员特点,部分标准甚至高于E-NCAP。目前,C-NCAP更加严格的2021版规则也已经出炉,今后,其测试将更加科学。

面对现行的2018版规则,除了大众捷达VS5外,所有测试车型均获得了五星成绩,而国产车中的奇瑞星途TXL,更是凭借着93.6%的超高得分率,获得了5星+的成绩,并且成为今年C-NCAP碰撞测试中,得分最高的车型。

而“神车”大众捷达VS5,却意外成为了C-NCAP今年第二批碰撞车型中的唯一一款不是“五星安全”的车型,并且也是今年唯一没有在C-NCAP拿到“五星安全”成绩的车型。

捷达的马失前蹄,主要问题出在乘员保护方面。

从捷达VS5的测试照片和视频来看,在完全正面碰撞环节,驾驶员侧和副驾驶侧假人都与车内构件发生了明显碰撞。最关键的是在事故发生概率相对较高的40%偏置碰撞中,后排假人几乎脱离座位,头颈部直接后仰至后窗位置,最终后排头颈部得分仅有0.245,在所有测试车型中垫底。

从碰撞结果来看,捷达VS5吸能设计可能存在问题,碰撞后对驾驶舱挤占空间偏大,容易造成前排人员受伤;而后排安全带设计也存在一定隐患,没有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接受测试的捷达VS5是其次顶配车型,而捷达VS5走量的中配车型没有前排侧气囊,如果发生类似碰撞测试的事故,前排人员的安全可能更加堪忧。

合资向下,自主向上——碰撞测试成绩背后的中国品牌崛起

捷达在碰撞测试中的败走麦城,与捷达从一汽-大众的独立不无关系。

目前,捷达在中国市场已经从一汽-大众中独立了出来,悬挂捷达专用的LOGO,成为全新的廉价品牌。其车型虽然与大众共享平台和动力总成,但出于整车性价比的考虑,需要压缩成本,在部分零部件的采购上,采取了相对较低的标准。

发动机舱连隔音棉都没有的捷达

中国有句老话:一分钱、一分货。在捷达品牌独立之初,我们就曾说过,品控与成本息息相关。捷达品牌的车型最终会延续大众品质,还是会为利润而折腰,当时还是个未知数。而从今天的C-NCAP碰撞测试来看,捷达显然还是屈服于了利润——主攻5-12万价格区间市场的捷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挂着大众车标、价格在20万元左右的同门师兄弟完全相同,在安全方面出现缩水,自然不奇怪。

而与之相比,无论是吉利、长安、长城,还是奇瑞、比亚迪,当下的自主品牌,已经在智能化和设计领域得到快速进步,在三大件和车辆安全领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奇瑞集团旗下的高端子品牌,星途的目标就是提升品牌,乃至力争能够与合资品牌正面竞争,如此看来,星途TXL在安全上超越捷达VS5,就不让人感到意外了。

事实上,参加测试的星途TXL的价格,也已经比捷达VS5更高。在碰撞测试成绩的背后,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不仅在安全上已经“换位”,在市场定位上,也已经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

结语

捷达不仅在碰撞测试中折戟成沙,其月销量也每况愈下。作为合资品牌的捷达自己选择了“低端、廉价”这条道路,却不曾想被强势崛起的自主品牌踩在了脚下……可悲、可叹!

未来,中国汽车品牌还将不断进步,我们或许还将在C-NCAP中、乃至市场销量中见证更多的逆袭和超越。

#5-10万#紧凑型车#大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