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曾经保障了拜占庭帝国国土安全的军区制度,为何会走向瓦解?

2020-09-01新闻14

公元7世纪左右时,拜占庭帝国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军事制度,即塞姆制。自从这种制度出现开始,就一直为帝国保驾护航,使其脱离了被外敌时刻威胁的境遇。

然而在公元11世纪时,该制度开始逐渐走向崩溃,并大幅度削弱了帝国的国防力量,导致帝国的边境线再次受到外敌的威胁。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该制度无法发挥建立初期时的预想效果,反倒对帝国造成了反噬影响呢?

起初拜占庭帝国的军区制度只在小亚细亚半岛实行

一、军区制度没有完善的土地制度保驾护航

在拜占庭帝国的军区制度中,曾经有过这样的几项规定。为了保障进入军区制下的百姓的生活来源,帝国政府将会敕封给百姓们足额的土地,且土地可以世袭继承。同时为了保障军官的生活来源,军官们也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封地。

军区制度解决了兵源不足的问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们手中的土地开始逐渐流通了起来。军区制度下的军官们敏锐地洞察到了"商机",通过市场买卖,甚至威胁的方式迫使百姓将土地卖出,自己手中的土地规模和数量则与日俱增。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百姓丧失了生活来源。在生计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又有谁会为帝国皇帝征战四方呢?

其实拜占庭帝国内部出现的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并不是因军区制度的出现才出现的;而是军区制度的出现,加速了帝国土地兼并现象的发展。

由于帝国皇帝此前一直没有对土地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和调整,比如禁止军区制度内存在土地买卖活动;或对军官所持有的土地数量设置一个上限。因此,才会导致百姓的土地不断被军官们以手中的权威所夺走,最终这些军官发展成为新的地主阶级。

二、军区逐渐形成了"诸侯国"

前文已经提到,军区制度下各军区的军事长官大多都在漫长的时间里兼并了大量的土地,自己也成了地主阶级的一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事长官们的固定资产会越来越丰厚,兼并的土地也会逐渐连成一片。这就会带来一个结果,即拜占庭帝国内出现了国中之国的景象。

为了方便理解,在这里以宋帝国为例。在北宋时期,宋帝为了避免驻守地方的部队与地方勾结在一起,进而形成紧密的既得利益链。因此,宋帝要求这些部队在一定的时间内需要换防至其他地区,由此就简单高效地预防了这一问题的出现。

宋帝赵匡胤自开国之日始,就一直提防武将拥兵自重

反观拜占庭帝国的军区制度,因没有采取宋帝国这种手段,就直接导致军区军事长官和地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加上军事长官们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已经和割据一方的小王国国王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了。

可以说,拜占庭帝国的军区制度的这一弊端,直接导致帝国内部出现了分裂的现象。这种局面其实和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非常相似,即各军事长官都名义上对皇帝效忠,是为皇帝的臣子。但实际上在自己的军区内部,所能够行使的权力已经和皇帝达到了同样的高度。

当然,军事长官对皇帝的效忠,也仅仅是假设在对自身有利的情况之下。当军事长官们认为听从皇帝号令会导致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便以各种理由推诿。即便皇帝知道军事长官们的内心想法也无济于事,毕竟此时的中央已经没有制约地方的手段了。

拜占庭人引以为傲的重装骑兵部队

三、帝国皇帝没有扶持新势力来遏制军区的膨胀

军区的军事长官之所以能够拥有几乎和皇帝平行的权力,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一股势力能够对其实行有效的制约。在中国古代史中,历朝历代都在军中设有高于军事长官的监军一职。其意义和职能就是代天子监控军队的动向,并制约统兵将军的行为。

监军的出现,使统兵将军无法随心所欲地调动军队,想要倒戈更是难上加难。

通常情况下,监军的地位和权力要高于统兵将军

但是在拜占庭的军区制度下,并没有一个能够制约军区军事长官权力行使的关键性人物。这也就意味着,军事长官实际上就是地方最具权威之人。再加上当时的帝国皇帝也承认了军事长官可以拥有地方行政权,这更是为后来军区的膨胀埋下了伏笔。对此,辽宁大学历史系的关敏硕士在《论早期拜占庭帝国的官僚制度》一文中曾经提到:

···这个庞大的官僚机构能够控制帝国的所有事务,这为保卫帝国和管理内政提供了强力而有秩序的工具,同时还糅合了不同的地区民族、宗教文化,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帝国···希拉克略根据国情进行了军区制改革,地方总督军政权力合一,执事官权力缩小并最终被取消···

军事长官的权力不受制约,这就为其能够武装割据一方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当这些军事长官在军区驻扎多年后,其势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根深蒂固。这时帝国皇帝想要对其进行整顿,并将其势力连根拔起就已经变得十分困难了。

如此,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帝国皇帝搁置削弱地方军区势力和权力的时间越长,地方的力量就愈发强大,反而使帝国皇帝更加无法撼动其地位。久而久之,散布在帝国各地的各个军区就已经成为威胁皇帝统治的重大威胁。

公元11世纪时,帝国内部的军区数量已经十分惊人

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论述我们可以发现,拜占庭帝国的军区制度之所以会逐渐走向瓦解,其原因就在于该制度的不完善,而并非该制度不适用于拜占庭帝国。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帝国周边的形势来看,军区制度的出现确实解决了许多难题,也保证帝国未遭遇和西罗马帝国相同的下场。

但纵使该制度符合当时帝国的需要,却并不意味着"一招鲜"就可以"吃遍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制度也应当随着帝国的发展而逐步前进,进而更加贴合帝国现状。但帝国皇帝却固执地认为该制度已经几乎完美,所以一直都未能及时做出调整,这才会导致该制度最终走向瓦解。

那让我们现在假设一下,如果帝国皇帝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真的能够扭转乾坤吗?未必。如果在军区制度发展了很长时间之后,帝国皇帝才选择削弱军官们的势力和土地数量,难保不会因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导致兵变的发生,最终还是会对帝国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论早期拜占庭帝国的官僚制度》,关敏著

【2】《拜占庭帝国大战略》,爱德华·N·勒特韦克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