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水浒传抹黑的抗金英雄,守太原八个月,壮烈殉国,后人是国学大师

2020-09-01新闻5

文 / 布衣如是说 原创文字 谢绝转载

演义小说虽然传播甚广,但也抹黑了众多英雄豪杰,比如《说唐》故事中的反派苏定方,《杨家将演义》中的潘美(潘仁美),《三侠五义》中跟包拯结仇的太师庞籍。

所以各位看官想了解历史,单从演义小说或者影视剧作品汲取所谓的历史知识,还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今天这位主人公,登场于《水浒传》之中,本来是抗击金兵,保家卫国的大英雄,结果被小说抹黑,成为效忠奸臣的小人,此人便是宋将王禀。

1.艺术形象

《水浒传》被招安的梁山好汉,征讨江南方腊,伤亡惨重。而枢密使童贯奉诏前来劳军,听闻宋江军受阻乌龙岭,便假意称自己领大将王禀、赵谭前来助阵,为宋先锋分忧。实际上是这位梁山的手下败将,是来抢摘胜利果实。

在之后的乌龙岭之战,宋江率主力鏖战东岭,吸引石宝等方腊军主力,童贯趁机率领本部兵马从岭西攻山,王禀出马大战方腊的亲兵副指挥使景德,十几合便将景德斩于马下。

穿龙袍的阮小七

最后的帮源洞之战,杀入内苑深宫的阮小七搜出方腊的平天冠、衮龙袍,便将这些穿戴身上,骑马在阵前戏耍。却被王禀、赵谭看到,他们喝骂阮小七将来要学方腊造反,阮小七指出他们就是来摘桃子抢功的。王禀、赵谭被说破心事,要跟阮小七动武,结果被宋江劝解,但王禀、赵谭被众人羞辱,这两个小人怀恨在心。

待到宋江班师回朝,阮小七关领诰命,担任盖天军都统制,但被王禀、赵谭揭发旧日恩怨。蔡京上奏道君天子,将阮小七追夺官诰,削职为民。历史上并无赵谭,而且现实中的王禀,其实是一位忠君爱国的抗金名将,他在抵御金军入侵时,坚守太原二百五十余日,最后壮烈殉国。

2.征讨方腊

王禀,字正臣,汴京开封人,累代将门武艺高强。其祖父王珪,人称“王铁鞭”,官拜泾州行营都监。好水川之战,王珪为救援主帅任福,重伤而亡。其父王光祖,因为王珪壮烈殉国,而恩补供奉官、阁门祗候。之后他出镇雄州,曾抵御西夏、吐蕃入侵,历任泾原、河东、定州路副总管,并卒于任上。而王禀是王光祖的次子,自幼随父南征北战,武艺高强,屡立战功。

征方腊

公元1120年,北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起事反宋,声势浩大,很快占领六州五十二县。第二年正月,朝廷下诏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谭稹改任两浙制置使,王禀为统兵大将,率兵十五万南下征剿方腊。

方腊

宋军兵分两路,步步为营,方腊义军屡战屡败,只能退守帮源洞。王禀、辛兴宗、康炯众人搜捕方腊,并俘获方腊妻儿和丞相方肥等人,之后献俘东京汴梁。而王禀因为剿灭方腊有功,受封升任武泰军承宣使。

3.海上之盟,宋金战争

为了夺回燕云故地,宋徽宗密令马政和呼延庆(小说《呼家将》男主原型),以购马为幌子,乘船渡海,暗中跟金国使者频繁往来,史称海上之盟。在1120年,双方达成协定,由金国攻取辽中京大定府(现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北宋直取辽南京析津府(现北京西南)。如果辽国灭亡,金国同意将燕云十六州归还北宋,而北宋将原给辽国的岁币转纳给金国。

待到1122年,辽国西京被金兵攻克,辽天祚帝逃往夹山避难。北宋君臣听闻辽国新败,认为燕京必定是唾手可得,于是童贯率领十五万大军北伐,王禀以宣抚司都统制的身份,一同北伐。童贯本以为辽兵在金兵的打击下,已成惊弓之鸟,宋军对付这些残兵败将,必如摧枯拉朽一般。

岳飞年轻时,也参加过征辽战争

没想到,哀兵必胜的辽军,竟然在白沟之战击败宋军,宋军四散奔逃,自相践踏,尸横百里。最后,还是童贯请金兵代取燕京,再用百万贯赎回这些空城。在金国面前,北宋军队暴露出腐败畏战的致命缺点,为“靖康之变”埋下伏笔。

金国重骑兵铁浮屠

1125年,金太宗认为北宋软弱可欺,便组织大军南下攻宋,而担任左副元帅的正是完颜宗翰,完颜宗翰在《说岳全传》中被称为粘罕,在小说中被韩世忠的次子韩彦直挑于马下,首级被号令阵前的那位大王子。完颜宗翰率领金兵南下,很快攻破朔、武、代、忻四州。

4.固守太原

媪相童贯,官拜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掌控这三个地区的北宋军事力量,但此人向来畏敌如虎。虽然有人多次提醒,金国必有异动,但童贯对此充耳不闻。待到金兵南下,在太原驻防的童贯,不想着怎么布置防务,反而贻误战机,并以向朝廷请命为由,连夜逃回东京汴梁,只留下河东宣抚使兼知太原府张孝纯和副都总管王禀留守太原。

王禀虽是张孝纯副手,但他因熟稔军事,所以负责军事指挥。当年宋太宗攻灭北汉,深感晋阳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又是龙兴之地,担心此处会出现豪杰,割据一方,便火烧晋阳。而王禀守备的太原城,则是当年潘美(戏曲中的反派潘仁美)新建的并州城,城内只修丁字街没有十字街,取谐音以钉死龙脉(丁字街影响深远)。所以当地城防设施并不完备,周长仅十里,不适合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打防御战。

长胡子的宦官童贯

王禀麾下不过三千捷胜军,城内百姓不过两万余人,王禀尽起民夫,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丁,都发给兵器,协助守城。金兵势大,王禀坚守孤城,屡退金兵,完颜宗翰动用了云梯、攻城车、抛石机等攻城兵器,但收效甚微。

气急败坏的完颜宗翰,在箭矢飞石射不到的地方,开始修筑壁垒,并用鹿角连营(防备宋军骑兵冲击),将太原团团包围,中间只留下小路,然后派专人守御要路,还放狗防备宋军夜袭,完颜宗翰称之为“锁城法”。

攻城战

王禀之前就下令,将粮食实行军事管制,每日按人数供应。但时间一长,城中弹尽粮绝,军民面有菜色,只能先吃牛马,再吃复合弓和铠甲上能够果腹的牛筋皮革,最后跟当年的守睢阳的张巡相似,不得已吃老弱病残。

攻城守城

即便如此,王禀坚守不降,待到靖康元年正月,东路军在完颜宗望的带领下,兵临东京汴梁城下,贪生怕死的宋钦宗,下诏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向金兵求和。并于同年二月,派出大臣路允迪,前往太原宣谕王禀,协助金兵完成交割。但王禀见到路允迪后,拒不奉诏,并斥责朝廷投降行径,路允迪吓得抱头鼠窜。

5.赢得生前身后名

完颜宗翰前后围城八个月,王禀打退金兵九次攻城,除各地援军外,朝廷不发一兵一卒,也没有粮食接济,此时太原已是危如累卵。

靖康元年九月十三日,太原北城被金兵攻破,王禀麾下仅有百余人亲兵,跟入城的金兵展开巷战。王禀部下在主将的感召下,视死如归,舍身报国。王禀在混战中,负伤几十处,看到敌众我寡,自知难以幸免,便带着儿子閤门祗候王荀,还背负着太原祠庙中供奉的宋太宗画像,一同跳入汾河中,壮烈殉国。

壮烈殉国

完颜宗翰下令报复,幸存的太原百姓被金兵屠杀,而王禀的遗体也被捞出,在投降的太原知府张孝纯指认下,完颜宗翰让部下骑马,将王禀遗体践踏为泥泄愤。

王禀之孙、王荀之子王沆,年纪尚幼,在忠仆的保护下,从山东青州铜川迁至临安盐官县长平乡,结草为庐,耕读自勉。

宋高宗赵构在1130年,追封王禀为安化郡王,谥忠壮;其子王荀为右武大夫、恩州刺史。其孙王沆袭封安化郡王,赐第盐官县治北,为安化王氏南迁之始祖。国学大师王国维便是王沆的二十九世孙。

#武侠#太监#方腊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