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交遍天下友,知心有几人”:人到中年,朋友越来越少

2020-09-01新闻1

少年时的成功,总是鲜衣怒马,呼群引众,人脉的多少便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志,这种的成功看起来是酣畅淋漓的,但是却也有一些肤浅的虚荣。朋友这个东西,不论是在谁的人生中,都应该是稀缺的资源,若是处处有朋友,那便是处处无真心。两个人能够从陌生人到相知为友,这其中是需要很大的缘分以及内心的贴合,并不是随便两个人都能够有朋友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在少年时,眼看着朋友众多,但是这里面又有多少只是虚无的过客呢?不过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应该有每个阶段的处事方法,对于朋友来说也是如此。年轻的时候,交友讲究的是多多益善,因为我们往往是处在人生打拼的阶段,从事业的角度上来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不论是什么样的人,但凡是愿意跟我们道一声“朋友”的,我们自然是应该欣然接纳。

只不过人生总是在向前行的,脱离了少年的阶段,人到中年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的就是另一种择友的态度,朋友之间的相处,应该是从“多多益善”而成为“择优处之”,并不能够一昧的追求数量,而是要在质量上下一番功夫了。

因此老祖宗有句俗话:“交遍天下友,知心有几人”,中年时期的朋友越来越少,原因便是我们需要留下一些真正的知己,用足够的精力来维护真正的朋友。可是知己朋友并非是显而易见的,想要从朋友之中找寻到知己的存在,就需要注意这样的几点要素。

身边朋友再多,真的当你有了难处的时候,能够呼之即来的,又能够有几人呢?我们没有办法保证自己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而朋友存在的一些作用,大多便是为了在我们遇到困难时,能够伸手援助的。

所以说在我们的人生升平无事的时候 ,朋友之间自然是来往频繁,可是若到了身陷困顿时,能够舍弃自己的时间以及付出自己精力的朋友,那只能够是寥寥无几。但就是这些寥寥无几的朋友,他们便是我们生活中的知己,这些人在平常或许没有显露出什么样的特殊,只有在患难的时候,他们不但是我们的救命稻草,而且有时候还真的能够尽力帮我们脱离困境。

管仲当初为了阻止在外逃亡的齐桓公即位,在暗处放出冷箭刺杀,这样的做法让齐桓公夺位成功后对管仲恨之入骨。因此齐桓公即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要诛杀管仲。当时管仲和公子纠避居在鲁国,而鲁国国君已经是软禁了他们两个,时刻准备杀掉他们来讨好齐国,因此管仲的性命当真是危在旦夕,什么时候身死只是看齐恒公的态度罢了。但是管仲之所以没有身死鲁国,就是因为齐桓公的身边有管仲的一位知己,那就是鲍叔牙。

鲍叔牙从感情上不愿意管仲身死,这是朋友之情,从理智上认为只有管仲才能够匡扶齐国 ,这是知己之交。就是因为鲍叔牙对管仲能够相知相交,他才会不遗余力的来保住管仲的性命,而在他的保全下,公子纠身死,管仲拜相。管仲的一生,知己也就鲍叔牙一个,但是就是这一个朋友,就能够让管仲在绝境中反而得到了一飞冲天的机遇。相比于管鲍之交,一个人的朋友再如何多,又能够有几个人会让你绝处逢生呢?

因此到了中年的时候,必须要进行对朋友的一些精简,毕竟中年的人生,已经是经不起任何大的波澜,我们绝对不能够在这个时候会有手足无措的困境。人生得一知己,便已经是足够了,能够有三五个好友,愿意跟你并肩,那么更是一种人生的幸运。不过这样的幸运,不能够指望着命运的赐予,而是需要我们擦亮双眼,通过我们的观察能够大浪淘金,能够从眼花缭乱的人际交往中,找到几颗赤金的真心。

当我们走向不惑之龄时,朋友便是让我们清醒的所在,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忽视一个真心朋友的作用,毕竟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人生随时随地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困境。所以让我们从一次次的困难中,去确定谁是真正的朋友,谁是我们的知己,谁只是一些过客。当你有了这样的本事,那么你的人生就已经是不足为虑,你也会坦然接受朋友数量的减少,毕竟在我们的身边,几个真朋友便能确保我们人生道路的顺遂。

#人生哲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