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雨,把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变成了江南水乡。云雾缭绕的苍翠山峰,清澈见底的潺潺溪水,布满青苔的石阶小路,很难相信,这幅兼具“雄、奇、俊、秀”特点的画面出自黄土高原。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是黄河重要支流泾河的发源地,也是一家4A级景区。由于这里空气清新,特别是夏季气候凉爽,近年来吸引越来越多区内外游客“打卡”。
“游客每年都在快速增长,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跨省旅游减少,但区内旅游比以往更火爆,公园接待人数同比增长了50%。”公园总经理袁大勇说。
和大多数到此短暂停留的游客不同,来自四川成都的王慧是专门不远千里来六盘山度假的,而且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夏天这里风景优美,气候比老家凉爽,非常适合休闲度假,我每次来都待一个月。”王慧说,今年暑假她带着父母、孩子和宠物狗住在山下一家民宿,每天在附近的山上“遛娃”和遛狗,从农家菜园摘新鲜蔬菜自己做饭,十分惬意。
王慧选择度假的冶家村是名副其实“靠山吃山”的旅游村。随着泾源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尤其是六盘山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村里的农家乐和民宿数量已从十年前的十几家增加到如今的110家,去年全村旅游综合收入600多万元,经营户年均旅游收入超过5万元。
冶家村村支书兰胜利告诉记者,原本以为今年会受到疫情影响,没想到游客比去年还多,从4月开始,一到周末和节假日,村里农家乐常常“一床难求”。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新华社记者 马思嘉 摄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冶家村今日的情形,在十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山大沟深,干旱缺水,是曾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的西海固的核心区,也是中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之一。山头缺林少绿,百姓靠天吃饭,增收困难。
为从根本上改变恶劣生态环境对百姓生产生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开始在北方大规模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一系列林业工程。受益于此,固原市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70年代的1.4%提高到去年底的28.4%。
随着生态好转,西海固的青山绿水、清新空气、田园风光等转化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上当地还有丰富的丝绸之路遗存、非遗等历史文化元素,旅游业优势愈发凸显。特别是2000年首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的设立,更是从中央层面肯定了西海固的旅游资源值得挖掘,并且能够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站在泾源县冶家村一家民宿二楼眺望六盘山。新华社记者马丽娟 摄
据了解,随着游客增多,乡村旅游正成为固原市旅游业的新增长点,目前全市已有168家三星级以上的农家乐。“我们通过完善交通、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强向周边旅行社的推介宣传,有意识地让旅游消费活动从城市、景区延伸到农村去,让老百姓获得更多收益。”固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杜彦荣说。
特别是2017年以来,固原市开始实施“一棵树、一株苗、一枝花、一棵草”林草工程,这种新的绿色发展路径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生态底色,让原本焦黄的黄土高原变得“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去年10月,固原市还建成了宁夏首条旅游公路。长达52公里的公路蜿蜒在青山之间,沿途分布着多个乡村旅游点和景区。
“六盘山区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杜彦荣说,去年全市接待游客650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收入45亿元,较2018年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目前旅游收入占全市GDP比重超过10%,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视频记者:马丽娟、马思嘉)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