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铁路精神传三代,祖孙共保一条线

2020-09-01新闻18

一个人在一个单位一辈子从事同样的岗位很普通,而一家祖孙三代同在一个车间、一个岗位上工作就很稀奇了。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秦皇岛工务段迁安线路车间,就有这样三代人,60多载他们薪火相传,养护铁路线路的感人故事成为美谈。

陈志远、陈双江、陈彦光祖孙三代养路工合影。马勇摄影

爷爷: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

1953年,年仅16岁的陈志远,经人介绍来到了距离出生地河北省昌黎县朱各庄村8里地外的武山石砟场,做了一名采石工。

陈志远说,那是他人生第一次"涉铁",因为每天几百名工人手工捣出来的石砟,就是铁道线上铺道床上的石砟。对于铁路,陈志远说他并不陌生。因为在他的出生地朱各庄村头北面就是由中国最早的铁路唐胥铁路延展而来的京山铁路线。自小到大,他都为能这么近距离地接触铁路而自豪,如今自己也能为铁路服务,那更是值得自豪、骄傲的一件事。

陈志远回忆,当时因为年龄小,每天靠纯手工捣出来的石砟超不过半立方米,而就是当时的棒小伙子最多也只能捣出1立方米。伴随着哐哐哐地锤击声,满手的血泡也开始长起来,破了打、大了再破,久而久之就成了厚厚的老茧。虽然每天都是强忍着双手的剧痛干活儿,但陈志远觉得很幸福,因为自己的工资能够支撑他七八口之家半个多月的开销。

1958年,随铁路建设大军进入东三省,任铁三局养路工。17年间,他随单位转战了大半个中国,一些新线建设都曾留下他和工友们身影。无论是在东北的爬冰卧雪还是南国里的雨淋虫咬,无论是在崇山峻岭上还是在深谷沟壑中,陈志远和工友们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用双手创造幸福,用双手创造奇迹。

1975年,38岁的陈志远调入迁安养路领工区(现秦皇岛工务段迁安线路车间),结束了四处奔波的20多年工作生涯。当时,他被分配在石郎庄养路工区。陈志远回忆,当时他们负责的是坨通线(滦县坨子头—北京通县,现为津山铁路线的一部分),这条线为新线,是为"压煤改线"做准备的。铁轨为每米50公斤、长度25米的短轨,枕木全部为木枕。由于是刚刚开通不久的新线,特别是到了汛期,路基下沉,线路变化较大。有一次,陈志远趴在钢轨上"看道",一看吓了一大跳,线路成了"枣木弯",妈呀,这还能跑火车吗?于是,工长带领包括陈志远在内的职工们连续对线路进行了好几天的整修,线路才达到正常。

陈志远说,那个时候,养护线路的工具也十分落后。养路工有"三件宝",叉子、管拧子、大头镐,每天他们背着"三件宝"从早忙到晚,看着经过精细整修后的平顺线路,虽然很累,但是大家却觉得很充实也很快乐。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唐山、丰南一带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为迅速打通唐山灾区的救援通道,8月1日,党中央要求铁道部三天开通通坨线。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打通生命救援通道的攻坚战在整个通坨线打响。陈志远回忆,整整三天工区养路工们配合铁道兵部队连续作战,根本没有困意、也不觉得累,大家心中怀着一个"尽快抢通线路为唐山灾区开辟生命通道"的共同信念,顽强苦战。8月4日凌晨,一列由北京开来的救援列车缓缓通过陈志远他们抢修好的通坨线,奔向唐山地震灾区。

从1975年调到石郎庄工区当养路工到1989年退休回原籍,14年间陈志远始终坚定不移地养护着通坨线,同时也见证了我国第一条新建双线电气化铁路京秦线的开通运营。

几年前,相濡以沫的老伴因病去世,剩下陈志远一人,儿孙多次劝说他搬到一起住,都被他拒绝了。他说现在身子骨儿还硬朗,能不给子女添麻烦就不添麻烦,而更多的是他不愿意离开这个世代居住的家园,因为这里承载着他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在这个恬静的乡村小院儿里,陈志远始终执着地坚守着"幸福是靠双手奋斗而来"的道理,并躬先表率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子孙们。

每当84岁的陈志远老人拉起心爱的板胡,悠扬的乐曲在恬静的小院响起,他内心充满自豪和幸福。马勇摄影

父亲:六次大面积提速,施工会战里激情书写芳华

1989年,刚满25岁的陈双江顶替父亲陈志远,来迁安线路车间做了一名养路工。

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如火如荼,流动起来的中国,无论是人员还是物资运输,都对铁路运能能力的保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提速,就成为陈双江这一辈铁路人工作、生活的重点与全部。

列车提速,首先就是铁路线路的改造和升级,夯实线路基础,改善线路结构,短轨换长轨、木枕换水泥枕……尽管大量机械化工具开始取代老养路工们的"三件宝",但是线路提速施工大会战和维修保养的高标准却没有让养路工们轻松起来。

先是京山线开始的压煤改线大会战,上千人两个多月的日夜鏖战,保证了线路如期开通运营,既为国家开发资源让了路又为日后铁路大面积提速提供了前期保证。从通坨线到京秦线再到津山线,在陈双江看来,变化的不仅仅是线路的名称,更是铁路线设备结构改变和质量的提升。在陈双江的记忆里,那时他们负责的维修保养的津山铁路线,几乎是几个月一小变、一年一大变。津山线列车运行速度更是从最初的每小时50公里左右,经过连续不断的施工改造,十几年时间提升到每小时120公里以上。而与此同时,特快列车、直达列车、货运班列、夕发朝至等等改变中国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铁路新名词也日渐耳熟能详起来,成为了包括陈双江在内全体中国人整整一代人对于车轮铿锵、风驰电掣的共同记忆。

56岁的陈双江传给儿子陈彦光的不仅仅是养护铁路线的技术和方法,更多的是期望儿子接续好养路精神和安全责任。马勇摄影

回首往事,在陈双江眼中,养路工的岗位普通而伟大。在养路工的眼里,陈双江是个"能人"。他是车间的切割手,不仅切割、焊接样样精通,而且维护各类养路机械也是熟谙于心。

再过几年,陈双江就到了退休年龄。回想起1989年顶替父亲来到铁路,30年与这个大院儿朝夕相伴,每个景物都熟悉的如同自己的掌纹。舍不得离开就要为它再做点什么,车间小菜园成了陈双江业余时间汗水撒落最多的地方。

孙子:铁路发展新时代,紧握接力棒青春不负韶华

今年26岁的陈彦光是陈氏家族的第三代养路工。2015年退伍后分配到迁安线路车间当了一名养路工。同一个单位,同样的职业,让这一对原本交流不多的父子话题多了起来,谈论最多的还是如何养护好线路。儿子佩服的是父亲的养护技术和工作经验,父亲期望的是儿子接续好养路精神和安全责任。

相比爷爷和父亲,陈彦光说他赶上了好时代。几十年来,无论是从养路方法、养路工具还是到作业组织方式、工作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之下,陈彦光说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接续、传承好养路精神任重而道远。

2015年陈彦光听闻成立唐海线路车间,第一时间向段部递交了申请书。刚到唐海线路车间时,陈彦光有过一段时间的迷茫。作为一名青年人,面对着新线路、新设备一脸的茫然。怎么办?只有从零开始。于是,陈彦光把业余时间全放在了啃书本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现场维修养护经验,在他不懈的努力下迅速提升。

2017年,因为工作需要,陈彦光又被调回迁安线路车间。因为自己有当兵的历史,所以在工作中他也是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2019年春节前,管内出现风雪恶劣天气,在极端恶劣环境下,道岔各转换部位容易受到积雪卡阻。陈彦光和工区的几名职工一路负责道岔部位除雪保畅通,另一路负责巡查隐患。雪越下越大,职工们棉鞋里灌满了雪,融化了又变成了冰疙瘩,夜风凛冽,吹打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200多分钟的时间里,他们把上行咽喉积雪处理完毕,就转战下行咽喉继续作业,周而复始循环作战。陈彦光说"扛着除雪机,我就觉着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又想起了当年在雪域高原扛枪越野拉练、摸爬滚打的日子"。冰雪融化期是设备故障的多发期,应急处置结束后,职工们选择了坚守,为了确保安全隐患在第一时间被发现,陈彦光主动要求春节假期留下来坚守,几天几夜的坚守,保证了列车的畅行。

高铁时代,无论是从养路方法、养路工具还是到作业组织方式、工作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之下,陈彦光说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接续、传承好养路精神任重而道远。马勇摄影

"在津山铁路线上每到一处我似乎看到爷爷和父亲当年工作的身影,也总感觉到他们在时时刻刻看着我,尽管家里人一直对我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守护好这条铁路线不让它发生任何问题这就是对爷爷和父亲最好的回报"陈彦光说。

这个普通的家庭不仅是几代养路人奋斗的历史,更是一代代铁路人、一个个铁路家庭的缩影。岁月变迁,时代前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变的是养路人对铁路的忠诚。(马勇刘健虞有全)

#退休#春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