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济南灵岩寺有个“铁袈裟”,最后历史的秘密被揭开了

2020-09-01新闻19

“袈裟”是佛教僧侣普遍穿着的一种特殊衣物,素来有“法衣”之称,其多为布绢丝绸所制。可是您听说过“铁袈裟”吗?在山东省济南市的一座寺庙中,就有一个时逾千年的铁袈裟,而它的出现,却引来历代学者的争议。铁袈裟究竟从何而来?现代考古学家又会给出怎样的解释?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境内,有一座著名的灵岩寺,灵岩寺的建造历史可追溯至东晋时期,在北魏孝明帝时期又进行了重建,于唐代达到了鼎盛。该寺历史悠久且佛教底蕴深厚,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为海内“四大名刹”,现今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在灵岩寺东南侧的“转轮藏”仙人岩东侧庙堂遗址悬崖下,有一块高约2.05米,宽约1.94米锈迹斑斑的巨大铁块,其整体造型相当不规则,并且伴有凸起的纵横纹路,外形酷似僧侣的袈裟,故此也有“铁袈裟”之称。

铁袈裟是灵岩寺著名的“八景”之一,从古至今,都被历代文人墨客所瞻仰,因此也留下了不少关于它的诗篇与记载。不过在观瞻铁袈裟的同时,所有人不禁产生一个疑问,如此形象逼真的巨大袈裟,究竟是从何而来?

如果查阅相关史籍资料,我们会发现,在清康熙年间,由马大相所编的《灵岩志》一书中就有关于灵岩寺铁袈裟的“铁袈裟图”。在“铁袈裟图”一侧,还配有文字曰:“世传定公建寺时,有铁自地涌出,高可五六尺,重可数千斤,天然水田纹,与袈裟无异,故名”。意思就是说,铁袈裟并非人为制作雕凿而出,反而是自己从地里生长出来的。如此解释,不免令人感到有些疑惑,如果说草木可以从地下生长而来还算合理,但是一大块铁疙瘩由下而上自动长出,想必有些解释不通。

大清乾隆皇帝,号称是“历史上最喜欢游山玩水的皇帝”,灵岩寺著名的铁袈裟,自然也逃不过乾隆皇帝的旅游范围。乾隆一生笃信佛教,尤其对铁袈裟,更是加以盛赞,居然以物咏诗,专门为铁袈裟作诗8首,并钦定其为灵岩寺八景之首。

乾隆皇帝对于铁袈裟的由来究竟有何看法呢?我们可以从乾隆55年时其本人所作的诗中寻找答案。乾隆诗曰:“一领净衣那论斤,法身披祗当丝纹。铸钟想以不成废,置此半途徒费勤”。从诗文内容来看,乾隆皇帝认为,灵岩寺铁袈裟并非地下自然生长而来,更不是人工雕琢的产物,应该是铸造大钟时所余下的废料,是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品。

如果从古代生产力来看,乾隆皇帝的推理并非毫无根据,在清初年间,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曾在《山东考古录》中的“考铁”一文内,对铁袈裟进行了考察描述。在他看来,济南地区自古盛产铁质,铁袈裟与孔夫子府学文庙前的铁牛,可能都是汉代铁官在冶铁时所遗留的废铁。

从理性角度来看,古人猜测虽有根有据,但是都难逃臆测之嫌,如果想弄清铁袈裟之真正来源,必须要根据现代科技以及考古理论进行分析确定。现代考古专家对铁袈裟的由来又会有何高见?

考古学家们在实地考察研究了铁袈裟之后,认为其上纹路看似繁复,却遵从一定的规律,称得上是“玄妙异常”,系人工雕凿痕迹,并且袈裟披缝处的连接方法,也是铸铁工艺中较为普遍的“合缝法”,完全可以排除其是天然形成的论断。

除此之外,考古专家们还发现,铁袈裟的造型与龙门石窟唐代力士像十分接近,尤其是姿势与衣服纹路,更是如出一辙。在山东青州、博兴、长清、历城等地的盛唐小石塔龛门外,也有类似于铁袈裟造型的力士像。正是因为如此,考古专家们断定,铁袈裟应该是一尊体型巨大的力士造像下半身部分。原造像左腿直立,右腿侧伸,腰束带,下有战裙,但是因为其早年间因故损毁,导致腰部以上与膝下全部不翼而飞,这才留下了如今人们看到的“铁袈裟”。考古专家们还补充道,如果这尊变成铁袈裟的力士像完整如初,其高度起码要超过6-7米左右。至于铁袈裟力士像的铸造年代,专家们认为可能是唐代初期,属于唐高宗与武曌(武则天)舍资在灵岩寺所铸“六身铁像”中的一块残体。

谈及此处,我们还是要澄清一点,如今考古学家们所得结论,都是基于历史记载之上的科学推测。至于铁袈裟来源真相如何?还需要更多出土文物的佐证,不过小编相信,随着考古专家们的不断努力,揭开铁袈裟之谜的日子应该并不遥远。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考古盗墓#袈裟#历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