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影响了中国人数千年之久。以至于在过去的一些偏远乡村中,祖祖辈辈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可能大多都不识字,更不知道孔子是谁,可他们的行为习惯都表现出了儒家思想的生活观点。而这种思想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一件在过去很常见的家具,竟然也能在数千年中一直传递着儒家的道德追求。这家具就是屏风。
屏风在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一种最常见的家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能与之相伴。直到今天,传统的屏风还常常在一些酒店的大堂包间中出现,并且演化成玄关之类的家居用品,走入我们的生活。而著名的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写了一篇《说“屏”》,翔实有序地介绍了屏风的主要特征、作用、种类及设置,细细品读,就可以发现这些内容与儒家传统的生活观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者文章开头用“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来概括屏风的主要特征。“似隔非隔”概括屏风在功能上的主要作用,而“神秘作用”则不仅强调了屏风的美感,同样也暗示了屏风所体现出的精神内涵。
作者先围绕“似隔非隔”这一特征介绍屏风的作用。他指出,屏风不仅有“分隔”、“挡风”的作用,而且它制造的空间是“流动”的,并没有完全将空间隔绝。孩子躲在屏风后面看客人,男女青年借助屏风看对方,屏风就将房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既可以待客应酬,也可以成为较为隐秘的场所,供孩子们游戏,让过去那些不便抛头露面的青年们满怀期待地在后面偷望自己未来的伴侣。
古画中的屏风还可以把房间分隔成更加丰富的场所,如《韩熙载夜宴图》中以屏风分隔不同的画面,既有主客谈话的场所,也有观赏舞蹈、休憩聊天的地方。这些场所又是相通的,这使不大的空间形成了具有不同特征的小区域,各具特色却又相互联通,富有层次感与多样性,却又和谐地相处在一起。
如此独特的空间恰恰与儒家文化中理想的个性特征是相通的。儒家的生活观推崇丰富的情感,但追求情感的和谐统一。《中庸》首章就指出了理想的人格特征:“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一点在孔子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的言行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朱熹在注解这一句时称“人之德性,本无不备,而气质所赋,鲜有不偏。惟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闲者如此。”屏风所制造出的“流动空间”,恰恰将丰富的个性和谐地统一在一个不大的空间之中。试想一下,孩子们躲在屏风后看客人,青年们借助屏风看自己心仪之人,这一幅幅温馨和谐的画面正是借助屏风诞生的。
同时,儒家传统生活观强调的“中和”,是要求各种情感相互平衡,不能偏重于任何一点。因此推崇内敛厚重的品格,贬斥不加约束的个性。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造成了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之美,就是这一观点的体现。江淹《别赋》中的“巡层楹而不定”,欧阳修词中“帘幕无重数”,张先词中“重重帘幕密遮灯”等名句,主人公身处数重帘幕分隔的不同空间之中,炽热的情感也就变得内敛,中国文化特有的含蓄而凝重之美就此体现了出来。法国凡尔赛宫著名的镜厅,17扇落地长窗正对17面巨大的镜子,不仅使室内陈设一览无余,也将室外美景尽收眼中。这恰恰体现了西方人开放张扬的个性,与东方的文化传统形成明显的对比。小小屏风中,体现出的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同样也是儒家传统生活观的表现。
接下来,作者“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介绍了屏风的不同种类,并指出其“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屏风是常见的家具,可也能体现出使用人的水平高低,这与儒家传统生活观中对生活细节的重视是相应的。
《论语·乡党》一章中记录了孔子对于服饰与饮食的一系列要求。孔子要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都应当有不同的服饰,但服饰要与身份与礼仪相当。例如“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绀”指深青带红的颜色,“緅”指黑中带红的颜色,这两种颜色均是在庄重场合所用的,是不能用来给衣服镶边的。红紫两色颜色不正,士大夫即使是家常的衣服也不能选用。“割不正,不食”,食物切得不正,不吃。“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不撤姜食,不多食”,无论什么食物,吃的时候都不会过多。从上述例子中可见,儒家的传统生活观要求即使是最普通的生活细节,都要时时警惕注意是否遵守礼节与道德标准。正如朱熹引用北宋理学家杨时的话“圣人这所谓道者,不离乎日用之间也。”
文中以《牡丹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为例来说明屏风与使用者的关系。锦缎是一种高贵的织料,而以锦为屏,经济地位当然极高,体现了女郎的身份。而锦屏的图案往往是刺绣而成,与古时女郎所应有的“四德”之一的“妇功”恰好对应,也反应了主人公的志趣所在。《西京杂记》中引羊胜为梁孝王所做《屏风赋》,“重葩累绣,沓璧连璋。饰以文锦,映以流黄。画以古烈,颙颙昂昂”(重叠绣着许多花的图案,镶嵌着一连串的玉璧圭璋。用有花纹的锦锻装饰,衬托的底色是褐黄。画上古贤烈士的图像,敬顺庄重,志气高昂。)屏风华丽的装饰与描绘的图案,与梁孝王高贵的身份与志趣是相应的。白居易为头痛所苦,在枕前放置“貘屏”(貘为传说中神兽,以铜铁为食,可吸取人的恶梦),并写下《貘屏赞》一诗,表达自己对不动刀兵,天下太平的理想的渴望,凭借厚重的文化素养表达了深远的理想。可见,不同的屏风彰显出不同的修养与追求,这与儒家生活观中将理想与追求寄托于“日用之间”的做法是相应的。
最后,作者指出只有设置得当,才能充分发挥屏风的功能与美感,体现出其“在空间上的神秘作用”。作者认为屏风自身应造型轻巧,色彩高雅,绘画多诗意,这是从屏风自身特点这一角度来写的。“活动门板”与“屏风”的比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使用起来非常灵活,可以依据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设置,这是从屏风的使用情况这一角度来写的。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屏风的设置要做到“因地制宜,大小由人”,必须先研究屏风的特点,明白什么样的屏风值得欣赏,再进一步研究什么样的环境下适合用什么样的屏风,这一点恰恰与儒家传统生活观中“格物致知”的核心理念相对应。
所谓“格物致知”,汉代郑玄在《礼记注释》中认为,“知”是对于善、恶、吉、凶产生的因果关系的认识,“格”是招致、引来的意思,“物”是事的意思。“格物致知”指我们的认识趋向于善就会引来善事,趋向于恶就会引来恶事,也就是说“事”是按照人的思想追求发生的。作者在文中强调屏风的设置要“得体”,即恰当,恰如其分。如何能够恰当地设置屏风,与使用者对屏风自身特点及所处环境的认识是密不可分的,自然也就体现出了使用者的素养与水平。《红楼梦》中写了贾母与贾珍这两府的掌权者送屏风与借屏风这两种举动,翔实地阐述了“得体”的含义。贾珍因要见一个要紧的客,借来向王熙凤借当时只能从国外进口的玻璃炕屏,以表现自己的权势富贵。贾母在游大观园时,觉得薛宝钗的房间太过“素净”,与世家小姐的身份不符,因此送她“纱桌屏”,配上石头盆景和墨烟冻石鼎以及水墨画的帐子,包管“又大方又素净”。桌屏就是砚屏,是放在台前挡风,以防墨汁很快干涸的,体量不大,材料又轻巧,石头盆景必然多沧桑痕迹,石鼎与帐子又很素雅,与之相得益彰。两相比较,不同的趣味与文化素养已经不言自明了。
时至今日,屏风虽然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但传统的道德观念与生活观却不应被我们不加分辨地一味抛弃。看看老家具,多想想蕴含在其中的道德,对我们的生活同样会有着巨大的帮助。
附陈从周先生《说“屏”》全文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