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孙膑为田忌献上最后一计后,从此神秘消失,为何田忌不用?

2020-09-01新闻5

古诗中提到:“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获得成功,要有全局规划,心中要有策略。自古以来,谋士永远都是值得令人敬畏的一个职称。这是指权力中心的人身边军师。就像三国时期刘备身旁的诸葛亮,就像七国争霸时期田忌身旁的孙膑。

公元前343年,孙膑凭借马陵之战获得了名望,然而孙斌作为田忌的军师,在此战之后,史书上再也不曾记载关于孙膑的故事了。所以现在,人们对孙膑的去向也只是一种猜测。七雄争霸时期内,各个国家都在想方设法的通过变法来实现图强的政治谋略。公元前400年前后,魏国的君主魏文侯曾经多次启用吴起的变法策略来试图富强,事实证明魏国通过变法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所以在魏国变法图强的榜样作用之下,很多国家陆续也开始加入了变法的行业。

紧接着公元前356年到350年,秦国开始使用商鞅变法,用釜底抽薪的方式中,将秦国的政治和经济策略焕然一新。公元前355年,韩国的申不害又主张变法图强。楚国虽然在变法排名之后,但是也重用了当时帮助魏国成为第一强国的吴起。可以说当时七国争霸的局势已经十分紧张,只要任何一个国家稍有不慎,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下一个被吞并的政治机构。

公元前334年,齐国也想加入变法图强的队伍之中,所以当时的齐威王掌握政治大权之后,也渴望国家内能够出现一位帮助祖国变法图强的文人志士,这时候邹忌就上场了。语文课本中曾经出现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其实就出现在这个时候。由于国家内部人员积极献策,所以当时齐威王也收到了很多建议,加上齐威王自己就鼓励人们献策,所以当时的齐国处在变法图强的全民化阶段中。

然而邹忌也因为点醒了齐威王献策的决心,所以邹忌在此之后名声大鹊,紧接着又被任命为齐国相国,这样的政治地位其实仅次于齐威王的君主地位。于是矛盾点就来了。邹忌虽然敢为国家献策点醒齐威王。但是不代表邹忌能够容忍其他人的名望能超越自己。邹忌当时的职位已经一人之下,是齐国的相国,但是当时另有一位大将名字叫做田忌。

这位将军的威望,在齐国的发展中也不断的扩大。公元前343年,在这样的齐国社会背景之下,魏国和韩国之间又发生了战争冲突,这时候明显处于劣势的韩国。又主动向齐国发出求救信号,并且表示自己在获得齐国援军之后愿意向齐国俯首称臣,齐威王这时候不可能放弃韩国的友好主张,所以不得不派兵出去援助韩国。

8月,邹忌主动向齐威王献策说:大王大可以派田忌将军前去应战,田忌必将为齐国争光。其实当邹忌向齐威王推荐田忌的策略时,邹忌本人就已经下了一步胜棋。因为如果田忌支援韩国有功打了一场胜仗,那么邹忌就有推荐能者的功劳。如果田忌大败而归,那么田忌将军本人就需要受到处罚,所以无论成功与否,邹忌都有收益。

然而在田忌被派出兵去支援韩国的时候,身边也带了一位自己最信任的谋士,那就是孙膑。孙膑在这场战役中也积极献策,成功辅助田忌将军一举大败魏国主将庞统,并且又将魏国的太子活捉,在这场战役中,魏国损失10万余兵将。大胜而归的田忌将军的威望达到了巅峰状态,大有盖过邹忌相国声望的趋势。

孙膑了解邹忌的为人性格,便预知到了以后田忌将军即便荣誉满身,但也不可能会被相国邹忌所容下。于是孙膑便主动献策,想要帮助田忌预先布置好政治局势,来保全田忌将军的身家性命。但是孙膑的锦囊之计对田忌将军而言,还没拆开就已经被否决掉了,于是田忌在未听从孙膑忠劝的情况之下,就回到了齐国。

邹忌当时安排了一位随从向卜卦人说要为田忌将军卜卦,并又将这位卜卦之人送到齐威王面前。消息还没有落实,田忌将军听闻了这一信息之后,自己先慌了阵脚,连忙逃出齐国。后来也有历史学家证实,如果当时的田忌将军不出国避难,很有可能会有岳飞将军一样的下场。所以从公元前330年之后,史官们再也记载不了孙膑的去向和任何事迹,这就很有可能是和这一段事故有关。

田忌将军在外出出逃时,身边最为相信的谋士孙膑很有可能会结伴而行。当然也有人猜测孙膑有可能是被邹忌派人杀死或者隐居到其他桃花源之地,慢慢过着生老病死的生活。但是不论哪一种状态或哪一种猜测?孙膑在田忌拒绝了自己的忠劝之后,的确就消失在了历史上。1990年,人们在山东菏泽出土了一小块墓碑这块破损的墓碑,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的证实,可以追溯到1558年。当时人们修补了这块墓碑,并且这块墓碑上明确刻有“膑墓址深邃”。

所以经考察判定,山东菏泽这块墓碑就是战国时期谋者孙膑之墓。孙膑在马陵之战后,已经遭到了以邹忌为首的齐国人的怀疑,所以其威王等人为了保全自己的权力中心地位,很有可能不会给田忌为首的名望之人更多的包容。于是孙膑自然而然也就离开了齐国的权力中心,归隐田居也有可能成为事实。

#先秦时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