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为何成“吸金”国家队? 网友:突破美国封锁就看它了
7月6日,中芯国际进行IPO线上路演,与投资者进行交流。昨日晚间,中芯国际也披露了发行公告,其科创板IPO发行价格确定为27.46元/股。本次发行共有29名战略投资者参与,多家更是大有来头。
在美国芯片封锁的大背景下,举国盼望突破封锁。作为国产替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中芯国际也备受关注,并被国人寄予厚望,由此加快募资速度,以实现技术上的追赶超越。
万众瞩目之下,其IPO速度也是创下了纪录。据悉,中芯国际募集金额创下了近十年来A股市场的最高募资规模。
据悉,招股书中拟定的募投项目仅有12英寸芯片SN1项目、先进及成熟公司研发项目储备资金两项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12英寸芯片SN1项目是中国大陆第一条14纳米及以下的先进工艺生产线,规划月产能为3.5万片,目前已建成月产能为6000片。
这两个项目都是短期项目,这也意味着,此前计划募集的200亿资金,并不足以支持中芯国际进行一些更长期项目的投入。
实际上,晶圆代工行业为资本密集性行业,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国内半导体企业,尤其是其所处的晶元代工业具有长期资本高的投入属性。根据IBS统计,每5万片90nm晶圆产能的设备投资就已经达到20亿美元以上。
随着技术节点的不断缩小,集成电路制造的设备投入更是呈大幅上升的趋势,每5万片14纳米晶圆产能的设备投资额逾60亿美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芯国际上海北京等地的产线扩建工程投资规划已超过1900亿元,目前综合完工进度约6成,后续投资超过700亿元。
为此,国信证券在其研报中曾表示,中芯国际不缺需求,缺的是产能,上市将有助于产能的快速扩张。
另一方面,招股书显示,中芯国际的研发投入占比始终维持在20%的较高水平。若要保持市场地位甚至追赶台积电,再加大研发投入比重是关键。
总得来说,中芯国际未来设备、产线和研发投入的资金需求甚至过千亿元人民币。这也是晶圆代工类半导体制造业的成长模式,对资金投入需求强烈。
因此,此次“超额”募集的资金,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据报道,中芯国际称将会用于公司的主营业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各子公司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及其它。
话说回来,中芯国际此次科创板IPO有望创下诸多纪录。据悉,若本次发行成功,最终中芯国际或募得525亿元,不仅远超此前中国通号的103亿元,刷新科创板募资纪录,成为新任科创板“吸金王”。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中芯国际一家募资逼近此前科创板119家公司募资净额的一半,在整个A股的IPO历史上也有望直接进入前五,超过中国建筑、工商银行等一众巨头。对比之下,规模可想而知。
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发行价,据报道,海通证券投银部总经理姜诚君在路演中表示,参照目前新股发行市场的情况,考虑到公司前期的经营业绩,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公司未来的成长性空间等因素,认为发行价和市盈率是合理的,相信能够为市场所接受。
另一方面,战略配售规模,也是科创板IPO前所未有的。据公开战投名单,中芯国际本次科创板IPO获得了中央和地方两级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支持,还获得了众多“国字头”基金的青睐,可谓力度空前。当中,也包含一家由中芯国际的14家产业链企业联合组成的独特基金。
有业内人士认为,通常情况下,“国字头”投资平台,任何一家都会成为被投企业的“金字招牌”,此番扎堆抢购中芯国际科创板IPO份额,不仅是积极支持国家战略性产业,更是看好中芯国际、国内芯片产业的未来。
而战略配售对象中覆盖核心设备商材料,深入绑定有利于其充分调动产业资源,促进业务发展,上市后募资扩产相应设备商也将加速获得订单。
据悉,战投认购将达到募资额五成,这无疑将会带动一批新增资金入市,大大减弱市场存量资金产生分流作用。中芯国际此次发行募资金额巨大,战投认购较多对于抑制市场波动,减少流动性冲击也有一定的好处。
在“闪电”科创板IPO进展下,中芯国际H股股价不断续涨。据报道,自今年3月份股价底部以来,尤其是6月1日申请科创板获受理后,股价急速拉升,涨幅近200%,而6月1日至今,股价则接近翻倍。
鉴于其港股近期涨势,而A股IPO价格以港股市场价格作为重要参考是惯例,这将导致国际投资者对中芯国际回归A股后有更大的市场预期。
中芯国际将于7月7日开始申购。显然,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开启了中国半导体产业价值重估的大门。尽管如此,中芯国际与行业巨头台积电还存在2-3代的技术差距。即便是经过暴涨后的市值上也有10倍左右的差距。
但是,在充足资本的加持下,中芯国际所代表的中国半导体产业将有望实现产能规模释放、加快发展。与此同时,二级市场充足的资金,将成为不断“喂养”中国半导体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