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脑、学习任务……
孩子有太多的获取资讯的途径
同时也增加了学龄儿童的眼健康风险
看电视、看书本喜欢贴近
看东西喜欢眯眼,歪头
孩子出现“近视的苗头”?
家长们有些不知所措
不知道孩子的视力有没有下降?
什么时候戴眼镜?
有什么措施可以帮助他们保护视力?
家长们更想知道
有什么办法可以延缓近视进展?
给孩子办一张眼睛的“身份证”吧!
所谓眼睛的“身份证”,记录着眼球发育的所有客观信息。我们称其为眼屈光发育档案。
什么是眼屈光发育档案?
眼屈光发育档案: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可以动态监测视力(包括裸眼视力、日常生活视力和最好矫正视力)、眼压、眼球发育包括眼睑、角膜,晶状体,眼底视网膜以及屈光度等客观数值,帮助家长和学校更科学地防控青少年近视。
每隔6个月进行1次睫状肌麻痹验光,记录屈光度数。尽可能地同时测量角膜屈光度和曲率半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眼压、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数。建立儿童眼屈光发育档案的主要对象是3~12岁的儿童,可以从儿童进入托儿所开始。
眼屈光档案的作用
1.能及早发现眼屈光异常,如高度远视、近视、散光和弱视等。
2.能及早发现婴幼儿是否有眼疾。除给孩子验光外,视光医师一定会同时检查孩子的眼位(确定有无斜视存在)、晶状体(确定有无先天性白内障)及眼底(先天性青光眼或其他眼底病变)等情况,相当于给婴幼儿的眼睛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3.家长可以了解到儿童眼球屈光发育的现状和进程。能有效预警近视的发生发展。
4.医生根据屈光发育档案资料提出有意义的近视控制方法和手段。做到早干预,早控制,这是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最主要目的。
远视储备对儿童预防近视重要性
从孩子的远视储备入手,为其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是预防近视的好办法。
裸眼(不戴眼镜)视力不等于屈光状态。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趋于正常。例如,4~5岁小孩的生理屈光度为+2.00~+2.50,6~7岁为+1.75~+2.00,正常情况下孩子一般到13岁左右才实现视力的正常化。
3岁以上、有一定认知水平的孩子都应尽早到医院或视光中心建立档案,记录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等数据。
三步走——
建好孩子的眼屈光发育档案
1专业眼科医疗机构
儿童的眼调节力很强,验光时必须进行睫状肌麻痹才能获得准确的屈光结果。散瞳验光是医疗行为,所以家长最好带孩子去正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阿托品散瞳验光或者快速散瞳验光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全程指导,避免过量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2.全面专业筛查
新生儿眼底筛查
新生儿眼底筛查在出生后2天即可进行,早产儿则在矫正胎龄为31周时即可开始筛查,并定期随访。
屈光档案检查
屈光档案检查时间为出生后7天内、3月、6月、1岁,一岁以上每半年复查一次,直至12岁。主要筛查内容眼外观检查,瞳孔对光反射,红光反射,视动性眼震,屈光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眼压、斜视度。
3.管理眼屈光发育档案
检测眼部健康数据,医生能很清晰地看到孩子的屈光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发育超前或滞后,可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比如异常的散光可给予RGP治疗,发育性近视可用OK镜干预,弱视需要及时进行弱视治疗。
眼屈光发育档案
就像是眼睛的“身份证”
动态监测视力发育
帮助更科学地防控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