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遂旺 通讯员 郜克明
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抢占人才的制高点,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华制药”)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不断储备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
“我是在网上看到招聘信息后,前来应聘的。”在利华制药人力资源部,有位刚从外地赶来的应聘者对笔者说。
“每年夏季,是高校毕业生应聘入职的高峰期,前来利华制药报名应聘的应届和往届毕业生络绎不绝。我们常年在‘安阳人才网’、企业公众号和招聘网站上发布各部门的招聘信息。”人力资源部经理史秀娟告诉笔者,“今年上半年,利华制药就新招了24名大中专毕业生。”新进的大学生,给利华制药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数据分析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利华制药如今已成为全国三大甾体激素原料药生产厂家之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河南省、安阳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这些都与利华制药的人才引进战略密不可分。
利华制药总经理牛志刚介绍:“多年来,利华制药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与上升通道,把‘培养和造就人才’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这也是利华制药的人才之道、经营之道、取胜之道。”让有学历、有阅历、有能力的人才受到尊崇和厚待,激励员工奋发向上、比学赶超。
利华制药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激励选拔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以他们本人的名字命名,组建“个人工作室”,对某一项生产技术或项目进行研发攻关,以此培养企业自己的科研团队,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入职的大学生在师傅的带领下,正在熟悉仪器操作
“公司领导非常重视科研创新,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学习工作条件,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使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中去。”在利华制药技术中心,笔者见到了该中心经理李合兴。他是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网络招聘来到利华制药。
短短的十几年间,李合兴和他的40多人科研团队,先后取得了3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9项获得了国家授权的发明证书。2012年他本人研制发明的一种醋酸可的松制备方法获得了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2016年在他的主持下,成功开发出一条全新的醋酸可的松合成路线,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这一成果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成本六七百万元。
“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重点。”牛志刚说。利华制药高度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倡导全员学习、全面培训。组织了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使员工在“学中干、干中学”,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对重要岗位实行内部竞聘选拔,建立后备骨干人才库,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锻炼。利华制药为员工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建立了各岗位人员发展通道,让人才在不同岗位均有上升空间。
陈文霞,1995年大学毕业进入利华制药。经过20多年的工作历练和个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她对传统的倍他米松生产工艺进行了重大革新,使该项工艺收率(投入产出比)提高了20%,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公司增加收入300万元至500万元。
如今,利华制药已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百人,公司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9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36%,其中硕士8人。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鲜花,那么人才培养就是滋养鲜花的土壤和肥料。利华制药把培养和造就人才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郑州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专门培养高素质的青年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
新入职的大学生在师傅的带领下,正在做试验
近年来,利华制药一边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一边与高校互联互动,联合培养人才,形成创新合力,逐步构建起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校企协同创新体系。
为了留住人才,利华制药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优惠办法,在薪资待遇、五险一金、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等方面对科技人员和技术骨干加以倾斜,为科技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企业发展的秘诀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牛志刚说:“忠诚、责任、敬业是利华制药的人才准则。利华制药的人才有了良好的心态、创业的精神,持之以恒、不断进取,才有了成功。”
(原文载于《河南日报》2020年09月01日第五版)
编辑:李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