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虹口史上最大的旧改基地“奉献青春” 旧改新青年开辟“调解新天地”

2020-09-01新闻22

图片说明:改基地在开居民圆桌会议。受访者供图

据《青年报》消息:34℃的高温,旧改基地简易房里,昌正文正扒拉着盒饭,门吱啦一声开了。空调吹出的冷气瞬间被热浪卷走。这是一名来前咨询的50多岁的中年男子,满腹疑问。昌正文放下筷子,耐心解释……8月29日到31日,虹口史上最大的旧改基地——拥有6000余户居民的东余杭路一期旧改地块在开居民圆桌会,所有项目经理都要担任主持。作为虹口第一征收事务所唯一的90后项目经理,昨天,昌正文要连轴转主持4场圆桌会议。在进入该基地前,他刚刚撤离116街坊,连续3个月朝九晚九地忙活,没有周末,更没有假期。

做好精细化解释为每一位居民的困难着想

2014年年初,1990年出生的昌正文进入虹口第一征收事务所工作。昌正文成为旧改新人那会儿,恰好遇上2013年和2014年事务所更换新鲜血液,大批量招收年轻人的风口。一改传统旧改基地老爷叔、老阿姨为主的构成,一群大专学历以上的大学生成为了旧改新青年。

入职近6年,他先后从事过虹口区18街坊后勤工作,67街坊、多伦路、222街坊、青云路绿地、121街坊等经办人工作,106街坊负责第一项目部工作,116街坊第一项目部工作,东余杭路成片改造一期 112第一项目部工作。经过几年的历练,他成长为项目经理。

有一次,上门做工作的时候,一进门,昌正文瞬间感触很深:一间40多平米的老房子里挤了兄弟姐妹4个家庭,家里还有一位百岁老人。其中,前客堂住了大儿子一家三口,后客堂住着大女儿,带着回沪的儿子和百岁老人靠捡垃圾为生,7平米的灶间搭了一层阁楼居住着二女儿一家四人;三女儿由于居住困难在同一个弄堂内租房。由于连睡觉的地方都没,百岁老人只能长期睡在纸板箱上,甚至只能在弄堂里撑伞过日子。

“当时我陪同评估公司上门的时候,连走进房间的路都没有,只能走在这家人捡回的可乐瓶上,由于捡垃圾,家里全是跳蚤。”昌正文回忆说,当年征收部门确定了该户有13人属于居住困难后,征收公司与该户人家签订了协议,但同时矛盾也产生了。大儿子觉得自己是独生子,理应享受更多的补偿安置款;大女儿觉得自己和百岁老母亲更加困难,儿子离婚了,三个人的钱还不够买一套两房;二女儿觉得他们有一家四口,两个大龄未婚青年,还有一对老夫妻 ,应该安置两套房。

由于这户人家家庭条件实在太困难,昌正文多次参与调解,陪同征收对象去看房,不断做这户人家的思想工作。最后这户人家的家庭成员选择货币安置。昌正文提议,相较上海其他地方,金山房子相对便宜很多,能满足大家的居住要求。经过协商,除大儿子一家拿安置款在宝山置业外,其余家庭成员在昌正文耐心的陪伴下赴金山买到了心仪的房子。

啃过最难的骨头调解过看似解不开的矛盾

昌正文还在121街坊待过,这个“最迷你基地”的征收对象只有18户人家。但该基地情况特殊,起初是属于开发商的动迁安置对象,现在换作了主体是政府的征收对象。居民们执意要按照老的动迁政策来。昌正文经过循循善诱,耐心解释,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基地里老中青旧改工作人员都有,相比老法师的做法,昌正文表示,老法师的优势是更有经验,年轻人则对政策吃得比较透。

有些居民喜欢咬文嚼字帮你对政策。有的居民会提出为何同样大小的亭子间,自家的面积核定要比隔壁小。昌正文告诉记者,碰到这样的问题时,他会将心比心,在耐心听完居民所有的问题后,交换角色,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给予合理的答复。比如在面对居民面积核定的疑问时,他没有给出笼统的答复。而是亲自去物业公司查找核对相关内容,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比较透彻,给予更为细致的解释。

一般,在征收前期昌正文会对居民最关心的面积问题,到物业公司、相关房产管理单位等进行仔细研究、核实,解开居民们的心结。

旧改征收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家庭矛盾。此时,昌正文通常会化身老娘舅,告诉居民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可以通过调解的方式坐下来解决问题。他会分开了解各自的诉求,单独做两边的思想工作,两手拉拢家庭矛盾的问题。如果实在家庭矛盾太深,一时半会化解不了,昌正文也会如实告知居民,现在的征收政策公开透明,奖励优惠每天都在递减。10英寸蛋糕分不匀的话,递减后变成9英寸蛋糕更分不匀了。不如先把10英寸蛋糕先带回家,调解后再分。实在解决不了,也可以通过诉讼法院的方式解决。

工作6年,昌正文始终待旧改征收为“初恋”。以至于忽略了爱妻和爱子,每天他与2岁半的儿子亲密接触是一早一晚。一早出门将儿子带到父母那,晚上下班后再接回来。“对家庭,多少有点愧疚吧。”昌正文说。

从116街坊离开后,他又进入了虹口史上最大的旧改征收基地——东余杭路一期旧改地块负责112街坊第一项目部工作,这对他又是新一轮的挑战。

#捡破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