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一扇窗口。公厕的服务与管理,是检验城市文明程度、评定公厕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静安坚持以“对标国际、领先全国、高于全市”为目标。为此,区绿化市容管理局统一规划布局,负责区域内公厕设施设备改造、信息化应用、智慧公厕建设等;静安城发集团在区局的业务指导下,负责公厕日常运营管理工作,积极探索中心城区“公厕精细化管理”新举措,注重细节、跨前服务,不断提升公厕服务能级,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口碑。
在最新出炉的上海市2020年上半年公厕行业文明指数测评中,静安位列全市16个区之首,再次体现了静安的“精度”。
排名前20静安占7席
实现南中北区域全覆盖
本次公厕行业文明指数测评,由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测评全程通过暗访形式进行,所以测评结果含金量比较高。”静安城发集团负责全区119座公厕的管理工作,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本次测评范围共覆盖全市16个区,400座公厕,完成满意度调查问卷4000份,实地监测表400份。测评是为准确了解上海公厕行业的服务现状,巩固公厕管理与服务文明行业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公厕行业服务水平,更深入地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测评结果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市公厕管理服务行业四大类别文明指数排名中,静安区在“环境文明”和“服务文明”上列第二,在“秩序文明”上列第四,在“素质文明”上列第九,以总分88.12分位居全市第一。
同时,排名前20位的公厕有7座在静安区,占全市三分之一。从地理位置上看,这7座公厕有的位于万航渡路、有的位于虬江路、有的位于沪太路,实现了静安南中北区域全覆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静安在公厕的管理与服务中,坚持统一标准,坚持南北齐头并进。”静安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勤冲勤刷勤擦勤换
打造“比家更干净”的公厕
位于共和新路3650弄22号的公厕,虽然“躲”在幸福新苑小区内,但依然每天“迎来送往”诸多居民。让管理人员都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样一座占地面积不大、造型外观普通的公厕,在全市400座公厕测评中位列第二。
干净,是这座公厕带给人最直接的感受。空气清新、瓷砖发亮、镜子清晰……敞亮整洁的舒适感扑面而来,几乎每一位使用过的居民都表示“这个公厕比家里的卫生间还要干净”。
任忠芹在这里做了18年保洁员,早已把这块方寸之地视作自己的家。公厕5:00—22:00开放,任忠芹每天4:30就会到岗,先把整个公厕从里到外擦拭一遍,“迎接”早锻炼的居民。
公厕服务的对象,除了小区内的居民,还有不少快递、外卖小哥等流动人员,要做到时刻保持清洁干净绝非易事。任忠芹说,每次有人来上完厕所走了以后,她都会用消毒水喷洒一遍,纸篓、门把手、水龙头、坐便器等凡是有过接触的地方,都会进行消毒、擦拭,做到“一客一洁”。
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以来,静安城发集团更是提高作业标准,要求保洁员在原有“一客一洁”跟踪保洁服务上,加入消毒步骤,市民每使用一次便消毒一次,做到勤冲、勤刷、勤擦、勤换。
同时升级了日常保洁、突击保洁、消毒保洁的频次,每日对公厕进行巡回消毒,每月不少于2次的包括墙面、门窗、顶棚等整体全面精细化保洁,所有保洁、消毒、垃圾分类保洁日常均登记入册,给市民提供干净整洁的如厕环境,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智能化改造
让“方便之处”更方便
用“绣花功夫”打造城区的细节,共和新路3650弄22号公厕于去年进行了智能化改造,着力让居民的“方便之处”更为方便。
厕所门厅正中间的智能显示屏上,每一个男女蹲位都以绿色方块显示,当有市民如厕时,方块会变为红色。“市民进入公厕,一看大屏幕就知道蹲位使用情况。”城发集团作业三部公厕管理总监理李影表示,同样得到方便的还有保洁人员,“保洁员在作业时也能指向性地打扫,更加精准地做到‘一客一洁’,用科技赋能我们的保洁作业。”
记者发现,该公厕内还设有除臭装置、烘手器、便民药箱、万能手机充电器等设施。“第三卫生间”配置了婴儿安全座椅、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坐便器等人性化设施,解决了女士、婴幼儿、老人等特殊人群的如厕问题。
西康路326号公厕也是静安区的“明星公厕”,市民只要在“人脸识别厕纸机”前站上3秒,就有一段厕纸自动旋转出,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接触。铁路上海站南广场东公厕的大屏上,提供了附近公交、公厕查询、景点介绍、服务热线等功能,为市民提供了便利。
近年来,静安区进一步加大辖区公共厕所新改建力度,推进智慧公厕落实和“第三卫生间”设置,不断提升公厕服务能级,让“公厕也成为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