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第75集团军某旅紧贴实战从难从严检验官兵战场救护能力

2020-09-01新闻13

第75集团军某旅紧贴实战从难从严检验官兵战场救护能力——

卫生救护,“伤员”怎能当“助手”?

■解放军报记者陈典宏通讯员冯邓亚周宇鹏

“卫生救护,成绩评定:不合格。”听到这个结果时,第75集团军某旅一营卫生员许昌建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前不久,野外驻训场上,一场实战化综合演练紧张展开。该旅一营行军梯队刚刚通过“敌”炮火封锁区,便接到考核组临机下达的导调命令:一名战士腿部被炸伤,失血严重,出现意识模糊状况,需要迅速进行处置。

该营卫生员许昌建携带卫生救护器材立即前出,严格按照卫生救护流程,检查“伤员”受伤情况和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包扎固定,一整套动作十分连贯顺畅。

看着考核时间达到了大纲规定的优秀标准,许昌建满心以为胜券在握。没想到,考核组现场宣布成绩“不合格”。

原来,在许昌建对“伤员”进行包扎过程中,每次需要把三角巾从伤员腿下穿过时,“伤员”都会配合抬腿,这给救治赢得了不少时间,但这一幕同样被考核员尽收眼底,“如果真上了战场,已经意识昏迷的‘伤员’还能和救护人员如此配合默契吗?平时考核不从严,战时必定吃大亏……”

考核员一语中的直击问题要害,一番解释引发在场官兵反思。走下演练场,该旅随即召开复盘检讨会,并就“如何拧干训练水分,锤炼能打胜仗本领”“如何破除和平积弊,摆正当兵打仗思想”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就必须在官兵心中牢固立起打赢先打假、治训先治虚、求胜先求实、为战不为看的思想,自觉把训练当打仗、把岗位当战位,切实紧盯前沿、瞄准实战,在不断加钢淬火中补齐训练短板、强化胜战本领。

该旅立说立行、即刻整改,通过自查自纠、群众讨论、机关指导等方式,将就便式场地设置、流程简化式考核等与备战打仗要求不符的问题列出清单,制订针对性整改措施,逐一挂账销号。

与此同时,他们还定期组织军医和卫生员对止血、包扎、固定等6项战场自救互救技能展开强化训练,融合防护、卫生与救护、战术基础动作等课目,设置战场环境、加入战术背景,进行全程连贯考核,全方位检验提高官兵战场救治能力。

前不久,该旅实战化综合演练在野外驻训场再次上演,三营卫生员虎伟接到“一名战士头部受伤,意识模糊”的导调条件后,迅速对“伤员”进行救治。不同的是,“伤员”非但没有“积极配合”,在包扎过程中还因虎伟对“伤员”撑扶不稳,多次出现身体侧倒的情况,致使虎伟最终考核成绩只达到了及格标准。

情况处置完毕,虎伟感慨:“考核成绩虽然不太理想,但现场真实处置特情,让我深感距离战场越来越近了。这次考核让我认清了自己的差距,下一步,我会强化针对性训练,不断向打赢靠拢。”

记者手记

向“操场习惯”说不

■陈典宏

野外驻训,帐篷搭建整齐划一;战场救护,“伤员”已昏迷依然积极配合救治;组织夜训,刻意提前夜训时间、擅自降低训练标准……凡此种种,无不是“操场习惯”的直接表现或改头换面。

好的习惯,能让人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坏的习惯,却极易捆住手脚、让人滋生惰性。惯性思维常常躲藏在行动背后、意识深处,一不留神就会跑出来,非经认真剔除难以摆脱。军人如果因循“老黄历”、惯守“旧套路”,一旦形成“操场习惯”,战场上势必吃大亏。

向战场靠拢、向打仗聚焦,必须先向“操场习惯”开刀,坚决打破程式化、套路化的惯性思维,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战为标准,不为惯性所拘、不为定势所累、不为经验所缚,像打仗一样练兵备战,“战场制胜”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国内军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