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究竟要避免哪三种误区呢?
误区一:认为婴儿时期的教育不重要
误区二:总是帮助孩子做决定
误区三:溺爱孩子,是让他们少走弯路
那么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误区:认为婴儿时期的教育不重要。
在中国,很多家长都普遍习惯于将孩子交给老一辈的人来照顾,尤其是在孩子出生到6岁阶段。家长总是认为,在这个时期,工作更重要,应该在孩子上学读书之前,尽可能的多得赚到钱,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时光,因为物质无忧。并且,在这个时期,孩子都还处于不懂事阶段,因此,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陪伴孩子上,因为等到她们长大了,她们也不会记得这个阶段的事情。
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形成,都是在0~6岁期间发生的。因此,在这个阶段,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人,以及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会极大程度上地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发展和自我意识。详细的内容,我会在明天分离的主题上解说。今天就具体来说说,妈妈,在婴儿生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母亲是婴儿人格发展、自我意识的镜子。
在书中,武志红老师使用了“魔镜”一次来形容母亲对于婴儿来说的这面镜子,如果母亲能拥有的一个健全的人格特征,能经常陪伴在婴儿身边,那么这个镜子就能发挥出正面、积极向上的作用。但如果婴儿时常缺离了母亲的陪伴,并且映射在婴儿眼中母亲的人格是存在巨大问题的时候,那么就会给婴儿造成感受的缺失,并且还会引发将来一系列的心理不健康的状态。
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如果一个人过于的脆弱,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经不起任何风浪,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都选择退缩或者回避的状态,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婴儿以及孩童阶段,被母亲过多的忽视而造成的。
在中国,我们最常见的情形就是,妈妈这面镜子是否对孩子打开,并不取决于母亲自己,而是取决于孩子的做法是否能让母亲感到高兴、开心。只有当母亲心情好的时候,这面魔镜才会发挥它正面的价值。但中国的母亲一般都缺乏尊重孩子感受的意识,即便有这种意识,但因为没法将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很好的链接起来,因此,并不能很好的确认并感受孩子当下的感受。
而如果母亲这面镜子很少对孩子打开,而切打开的时候都是孩子在极力讨好的情况之下才适度地向孩子敞开,那么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孩子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会极为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情绪也会因为他人对于自己的看法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当他人给我们的评价是负面的,或者是带有指责或者批评性的,那么对于被母亲忽视的孩子来说,就非常有容易陷入情绪内耗中,并且还有可能会有更强烈的反应或者行为。
因此,若一位母亲想让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那么就应该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互动,重视这阶段孩子的心理健康,看到他,并带着喜悦。在和孩子对视的时候,母亲应该锻炼自己和孩子产生共鸣,并且是需要带着接纳和喜悦的共鸣,这样,婴幼儿就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并且,还有一个科学研究表明,婴幼儿并不知道微笑的含义和作用,但在看到母亲对自己笑的时候,婴幼儿也会不由自主地向母亲微笑,来回应母亲的微笑。
因为你看见了我,所以我也看见了你,而这种做法,也能带给孩子一个清晰的自我分界意识。只有母亲先懂得孩子,孩子才会随机还她一个懂得。
说完了误区一,下面我们来说说误区二:父母总是喜欢帮助孩子做决定。
在家庭和学校中,儿童都可以从父母的指导中受益。父母对教育的态度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表现,但是找到适当的学校参与平衡也很重要。研究表明:“当学校,家庭和社区团体共同努力以支持学习时,孩子们往往在学校做得更好,在校时间更长,并且更喜欢学校。 ”
诚然,父母帮助孩子做决定拥有很多益处,这一点,武志红老师也不否认。
有父母参与的学生获得更高的分数,参加更高层次的课程并且出勤率高,社交技巧和行为举止更高。不论收入或背景如何,都是如此。研究还发现,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整体表现更好,辍学率更低,课程质量更高。
并且,家长在学校的参与可以帮助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以及父母与老师之间的积极互动。父母会对孩子的日子过得更好,这可以改善家庭沟通。年龄较小的孩子通常很高兴看到他们的父母担任志愿者,这可能有助于他们对学校有积极的看法。它还可以建立和改善父母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人家庭动态,文化背景,家庭面临的挑战及其优势。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师的期望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可能面临的挑战性动态。彼此了解可以消除诸如教师处理纪律的方式或父母为什么对分配给孩子的家庭作业数量不满之类的挫败感。
但武志红老师也指出,家长必须将一定的选择权归还于孩子,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权利,应该让孩子成为一个“成为自己的人”。
我们还必须考虑到父母的态度可能对孩子不利,有时孩子应该自己做决定。 首先,如果父母过多地干预孩子的选择,可能会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家庭冲突。 举个例子,它可能是理发,打扮或纹身的方式。
此外,父母的喜好通常与孩子的喜好不同,因为他们的年龄不相同,也不属于同一代人 因此,他们认为好的东西与孩子们不符。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如果父母选择太多而不是孩子,那么年轻人将总是希望有外部见解,并且在成年后就无法做出选择,例如对于自己事业的选择或者人生伴侣的选择。因此,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各自的使命,如果父母想决定孩子的命运,那么我们就是在破坏孩子的命运。
而很多时候,父母帮助孩子做决定,也是因为过于溺爱孩子的原因。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第三个误区:溺爱孩子,就是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父母总是认为,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阅历比孩子的多,因此,在很多事情上,孩子就应该听从父母的安排,而不应该顺从孩子内心的想法。并且,也只有听从了父母的安排,孩子才能少走很多弯路,直达成功。但,这种想法和做法真的正确吗?
武志红老师就指出,真心爱孩子,是尊重孩子的任何想法和行为,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满足孩子不同的成长需要,并且,真正还孩子的父母也懂得,在孩子的哪些人生阶段,要选择退出孩子的生活以及人生,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以及自我成长。
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只有通过自主的探索人生中的种种,才能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位置,同时,也能在自己犯错的时候,清楚地意识到,这件事情是自己的错,错在哪儿,需要如何改进。
在我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就会经常遇到父母来询问这类问题: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按照我的建议来做事,这样,真的能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也能让他们避免遭受很多的风浪。我这也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他们就是不愿意听我们的话呢?
但这种以“为了孩子好”为理由的所有行为和想法,其实都是在对孩子的真实感受到额忽略。父母习惯于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去异味那就是孩子的真实感受。但父母的这种做法,却会导致孩子眼中的不信任自己,不自信,并且还会让孩子子啊遇到困难、挫折、或者犯错的时候,不从自己的身上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到案,或者就是寻找各种借口来搪塞,来回避承担这份责任。而这种做法,最终会导致孩子渐渐在人生道路上迷失自己。
因此,武志红老师也提出,父母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建议,但一定不能是要求。孩子应该自己去经历人生中的各种磨难和挫折,只有经历了这些,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才能在今后遇到任何风雨的时候,都敢于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