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她是乡下来的小母驴?不再微笑的《蒙娜丽莎》

2020-08-31新闻18

“什么是艺术?”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这是艺术史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而且一直到今天为止都还没有出现让人满意的答案。

艺术无法被定义,这是因为在追根究底之后大家都会恍然大悟,原来让一件“东西”最后成为艺术品的各种理由,常常都与“艺术的理由”无关,而且唯独只有在这件东西成为“艺术品”之后,它才会以艺术的理由被赞赏。

公元1911 年,一件“东西”在法国卢浮宫的大展览厅里被冷落了数百年之后突然爆红,最后成为享誉世界的顶级艺术品。现在这件用油彩画在黄杨木板上的作品,安放在卢浮宫为其单独建造的特别展览室里,编号 779号。高 77公分、宽 53公分,放在特制的钢制展览柜中,而且展览柜还嵌入混凝土的墙壁里,画面前隔着2层相距25公分的三层夹层防弹玻璃,自从公元1974年开始, “她”就未曾离开过这个展览柜。

“即使是看一眼也好!”一位 20世纪初期的作家刻薄地建议所有想到此参观的游客。

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哪任的卢浮宫博物馆馆长胆敢把她移出展览室,自从公元1974年,日本借展的舆论压力几乎酿成法国的内阁危机,导致文化部长为此而辞职后,再也没有任何人敢把她送往卢浮宫以外地方展览。这是全世界唯一一件,一年365天、一天24 小时都在原位展览的油画作品,她的编号779 ,法国人叫她《乔孔达》,至于其他地区的人比较常用《丽莎夫人》来称呼她,而我们中国人通常叫她《蒙娜丽莎》,这是按照画作原始的法文发音来翻译的。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达芬奇 (1452-1519) ,公元1504年接受委托而完成了《蒙娜丽莎》,时至今日已成为全世界最知名的画作,名气几乎与卢浮宫相等,俨然是这间博物馆的代名词了。小学的课本里有她、大学的教科书里也是主角,现代人大概都可以闭起眼睛说出这幅作品的长相!

但是为何这张画这么有名,在整个艺术史里唯独只有她被引进了当代流行文化,不但有流行歌曲、通俗小说以她为主角、甚至请她代言的商品也包罗万象,从卖房子到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最让人无语的是她新代言的产品是“蒙娜丽莎马桶”,制造商信誓旦旦地保证,使用者绝对会如同蒙娜丽莎般“露出满意的微笑”。

她的本名是丽莎.盖拉尔迪尼

其实如果要细细讲究的话,画面中的这位少妇全名叫作丽莎.盖拉尔迪尼 (Lisa Gherardini) ,公元1479 年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家境并不富裕,属于当地的下层贵族。她16岁时嫁给了大自己19 岁的丈夫,随即2度丧夫再嫁,最后嫁入了当地的乔孔达家族,当时她已是3个小孩的妈妈, 24岁的少妇了。

从这个叙述可知,其实画面中的主角并不是什么特别著名的历史人物,而乔孔达家族虽然可以称得上富裕,但是以16世纪初期的标准来衡量,其实也跟现今的中产阶级家庭一样,只是家境稍微宽裕而已。

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一跃而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女人,有人可能会因此而认定这是画家达芬奇赋予给她的神奇力量,但是达芬奇终生绘制的作品其实还有很多幅,而且同样保存在卢浮宫的也不止只有这一件《蒙娜丽莎》,那为何唯独只有她享有如此独特的地位呢?所以,除了画家超凡的绘画技巧而赋予画面主角栩栩如生的生命力之外,还需要其他的东西来成就这件作品的卓越地位。

《蒙娜丽莎》的爆红其实是因为公元1911年8月21日的盗窃案造成的,卢浮宫的外包油漆工趁着清晨偷走了她,随即使得这张画因此而声名大噪!但是,如果这件盗窃案早10年发生的话,或许也就不会造成轰动、这张画也不会这么有名。因为这桩盗窃案刚好发生在一个恰巧的时间点上,公元1911年正好是法国报纸大量印刷的同一年,平面媒体产业在当时达到印刷量的高峰,而且从早期纯文字叙述的报纸,转而成为有大量图片的画报。纯视觉的艺术品本就不易用文字来表达,现在有了画报的诞生,过去记者们难以用文字描述的艺术品,从此一跃成为画报的主题。

20世纪初期的阅读大众的品味其实比现代更为辛辣,而记者们在报道艺术品时非常需要各种轶闻情报、小道消息来增添阅报率。公元1911年8月21日的盗窃案刚好提供了媒体最需要的炒作素材。

一个看起来不怎么妩媚又一板正经的女人:蒙娜丽莎,以及一个对当时社会大众没有吸引力的文艺复兴画家:达芬奇,从8月21日开始一跃成为各报纸的头版头条消息。

被盗后的空展位

事实上当时媒体大肆炒作《蒙娜丽莎》失窃案时,就连记者本身都搞不清楚这张画的真实长相!大街小巷齐声讨论的《蒙娜丽莎》就像是一个影子,既虚幻又真实,缥缈得无法碰触却又很熟悉,当时的各报纸每天都信誓旦旦地跟读者保证:“一定会在近期内提供这张画的照片给读者参考!”但是经过多日努力,各报还是得跟读者抱歉:“因为这张画过去根本从未被照过相。”

后来的报纸

现今有学者猜想,如果在公元1911年8月21日《蒙娜丽莎》失窃的当天,媒体就立刻刊登出这张画原始样貌的话?那么这张画还是会这么有名吗?其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当年的媒体在毫无头绪、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的情况下大肆报导这个消息,记者与阅读大众用猜测地集体想象有关于这件作品所有的一切,在大众的幻想中,《蒙娜丽莎》被塑造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形象,这样反而引起更多的关注与好奇。

这使得卢浮宫《蒙娜丽莎》的原展位,竟然成了法国人的一处打卡地,每天来这里打卡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她是乡下来的小母驴?

事实上,如果以20世纪初期社会大众(尤其是巴黎)的审美品味来看,《蒙娜丽莎》根本就毫无吸引人的地方。在那个灯红酒绿的升平时期,巴黎是全世界最前卫最先进的大都市,蒙马特的康康舞正火辣辣地每日上演,巴黎歌剧院里每星期二举办的化妆舞会,这才是社会大众有兴趣的话题,绅士与淑女们在意的是最新的裁缝式样与绑头发的蝴蝶结丝质发带。

如果,当时的阅报大众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件作品的长相,或许他们会以巴尔扎克式的讽刺语法,鄙夷地评论说道:“啊!~真像是一只从乡下来的小母驴!”

而以上有关于20世纪初期大众审美品味的猜测,其实是有一个直接证据可以证明的!那就是当年动手盗窃画作的小偷。

公元1913年12月12日,涉嫌偷窃《蒙娜丽莎》的小偷在意大利被捕,尽管意大利籍的窃贼信誓旦旦地宣称:“我是基于爱国心,才把‘她’偷回意大利!”但当法官询问到为何选定这张画时,他表示是因为这张画比较小,所以容易藏在大衣里带走。小偷对达芬奇乃至于文艺复兴的历史根本就一无所知,之所以选择偷窃《蒙娜丽莎》完全是因为尺寸的问题。

所以,《蒙娜丽莎》在公元1911年以后的盛名,根本就是媒体炒作之后的结果,失而复得的《蒙娜丽莎》其实从公元1504年以来一直都未曾改变过,改变的是观众的心态而已。

像小孩般吵嚷着参观卢浮宫的游客,一直到今天为止都未曾停止过。“即使……,即使是轻轻地瞄到一眼也好!”还记得那个低调的建议吗?“记得离开前请务必以1.5秒的时间到这儿来”这是用5分19秒的时间参观罗浮宫最好的方法。

写在最后

《蒙娜丽莎》虽然在20世纪初期以后才声名大噪,但是这件作品的确有其非凡的影响力,对于肖像画的发展史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地位。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 (1483-1520) 就曾研究过这件作品,而且以画作模特儿微微转身的3/4姿势作为范本,创作了许多知名的肖像画。到了十七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梵·莱茵 (1606-1669) 透过拉菲尔的作品认知达芬奇的风格,并依此完成许多脍炙人口的自画像。

达芬奇之前的肖像画家,在绘制肖像画时都会加上许多足以辨认画中人物的线索,例如家徽、图腾,身穿足以辨认身份的服装,或是手持特定的书本、工具……等等。但是达芬奇与他在同时期完成的《最后的晚餐》等画作完全相同,他摒弃了这些外在事物的描绘,更关注于被描绘者的心理因素、个人特质。这种作法推翻了肖像画的惯例,对后来这类型绘画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