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河南辉县:党建扶贫深度融合促双赢

2020-08-31新闻7

河南省辉县市吴村镇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理念,强化措施,创新载体,统筹推进,把基层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工作优势,把组织战斗力转化为脱贫攻坚澎湃动力,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双进”工程,实现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进。

凝心聚力 绘就党建助推精准扶贫新蓝图

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吴村镇党委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紧紧围绕贫困户面广量大、贫困群众种植结构单一、缺乏高效持续增收产业的实际,确定了“依托产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的工作思路。按照“党建示范引领产业建设、产业建设突出扶贫基地、示范园区带动点片发展”的规划理念,规划建设党建扶贫基地4个。其中:柳湾村党建扶贫基地,实施175KW农光互补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园项目。药材基地种植皂角100亩、黄芪50亩、金银花20亩;王里村党建扶贫基地,种植樱桃50余亩。投资160万元的农光互补项目和投资410万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5万元;北土高村党建扶贫基地,流转土地350余亩全部种植瓜蒌,已实现定单销售;竹林古韵印象鲁庄村党建扶贫基地,实现辉吴路两侧各100米流转土地1000亩,全部种植芍药、紫碗等中药材,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链,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统筹资源 构建党建助推扶贫攻坚新格局

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围绕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帮、优势资源共享、科学发展共赢四项重点任务,市县单位与14个面上重点村和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14个(现为11个),各单位先后选派22 名“第一书记”到帮扶村任职,整顿软弱涣散村党支部4个,251名帮扶干部对接帮扶669个贫困户,一村一策制定规划,一户一法细化措施,建立了“不脱贫、不脱钩,一帮到底”的帮扶机制,构筑了党委组织主导、干部齐心协力、群众积极行动、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帮扶工作格局。

支部引领 激发党建助推扶贫新活力

创新产业链党组织设置,积极探索“支部+致富带头人+扶贫”、“支部+企业+扶贫”党建扶贫模式。通过“支部+致富带头人+扶贫”模式,新增产业发展项目29个、产业扶贫项目38个,其中负责人是党员的10名,村干部5名。通过“支部+企业+扶贫”模式,以金融光伏助力困难群体增收致富,金融扶贫政策实现100%覆盖。推行“党建+旅游+扶贫”模式,驻村所在单位河师大协调落实柳湾村资金700万元,规划建成从柳湾直通宝泉景区的2.5公里旅游专用道路;建设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带动全镇立项试点“辉县市精品民宿试验区”;新建竹林旅游步道3公里,公共游园2000多平方,硬化道路4公里,新打机井13眼,改造斗渠6000多米,新建文体生活广场2000多平方,彻底改变了交通闭塞、生活不便、观念落后的旧面貌,并为贫困户提供产业培训、市场拓展、素质提升、产品销售等服务。

多措并举 实现党建助推扶贫新突破

大力实施“百企帮百村”工程,中州棉纺、中誉纺织、鑫汇纺织、华豫纺织等多家企业结对帮扶该镇的北土高村、王里村、柳湾村、南土高村4个贫困村,累计捐助30余万元,帮助村里修建党建文化广场、村内道路两侧的下水道、文化大舞台等。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五项工程”,以柳湾村为试点,以党旗“领航”、从“富裕”着眼、用“文明”润心、拿“筑基”立足、靠“美丽”提气,开展领航、美丽、富裕、文明、筑基“五项工程”,目前柳湾等4个贫困村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齐全,爱心超市正常运行。“爱购柳湾”电商平台每年可为该村带来近20万元的收入,农民创业孵化园、中药材种植等一批项目的实施,让柳湾人阔步迈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五项工程”得到新乡市委书记张国伟的充分肯定,目前正在吴村镇范围内推广。

#扶贫#贫困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