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赠别有感:军校生活落下帷幕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20-08-31新闻7

“到西藏了吗?”

“到了!”

“加油!不忘东江纵队精神!” ……

这是我和他的一段微信聊天记录。他叫叶发明,是我的学长,曾一起在武警工程大学戎马与共。他是部队生,福建人,原服役于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我和他来自同一个总队。

叶发明在武警珠海支队服役期间参与执行某警卫安保任务

毕业前夕,当我准备一大桌饭菜庆祝他即将回到老部队的时候,他却告诉我:“他已经申请赴边。”

先是一阵诧异和不解,而后趋于平静。

翻开叶发明的朋友圈,一句看似朴实无华的动态却久久震撼人心——

“军校生活落下帷幕,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也许就是这样一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追求支持着他作出申请赴边的人生抉择。都知道无论分配结果如何,都应该为学长送上祝福。可我还是忍不住问他,值得吗?

叶发明在实习结束归校前与中队官兵合影

“人各有志。”无需多言,一句简短的回答道尽这份追求。此时此刻,恨不得在他身上堆砌一个又一个高大上的词汇,伟大、优秀、责任、信念……此时此刻,也似乎明白他为什么对《什么也不说》情有独钟——

“你下你的海呦

我淌我的河

你坐你的车

我爬我的坡

既然是来从军呦……”

他的同窗战友李林激动地说,“联考过后,就一直听他说想去西藏。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在开玩笑,放着在离家近的地方不去跑去西藏。”

可谁也不曾想到,毕业前夕他真的向组织提交了《志愿选择艰苦边远地区岗位申请表》。他真的去了!

这位从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走出来的“准军官”,毅然放弃繁华的“珠三角”、放弃离家近的单位,选择申请赴边。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是为了追求工资高、福利好而选择赴边的吗?是为了粉饰履历而更快地晋升?

叶发明在军校期间训练400米障碍掠影

裴多菲说:“生命的长度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质疑?他们只不过是看到赴边的所谓“好处”,却不知道每一名戍边军人背后的艰辛。且不说本有机会选择繁华城市、离家近的单位,当你质疑赴边的高尚,只因你不懂——

你不懂,“在那里,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纵然铁骨铮铮、一腔热血,依旧逃不了对家乡的山的依恋、水的缠绵,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当你在除夕夜一家团聚、其乐融融时,他却在党员干部先锋岗望着远方灯火璀璨,在哨位上思念故土亲人;当你在七夕佳节陪伴着你的爱人花前月下、甚是浪漫之时,他却坚守岗位,守望岁月静好……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而在背井离乡的戍边军人眼中,却可以挖出一口深深的井。

你不懂,离战场最近的地方就要直面生死与恐惧。在日常的烟火、琐屑的笼罩下,尽管可能因为走留进退而心绪波澜,但信仰之路依然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如果祖国和人民需要,即便是生与死的考验摆在他面前,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他也许只是觉得就应该往上冲!

你不懂……

奈何文字只能记录瞬间,却不能穷尽他即将面对的“辛酸苦辣”。

福建到西藏,这之间的距离不过4400多公里。

广东到西藏,这之间的海拔落差不过3000多米。

如今,这个数字要维持多久?他也不知道。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新时代的革命军人应该怎么做?当这些问题摆在叶发明面前时,他并没有把自己选择赴边一事拔高煽情,而是平淡地说:“与扎根边疆几十年的军人相比,赴边并没有多么伟大。”他没有答复问题,却用行动回答!

在叶发明毕业离校前,笔者与叶发明合影留念

如果心中有信仰,哪有走不完的路、哪有爬不完的山呢?

漫漫征途、跋涉远征!

(黄泽聪)

#国内军事#武警#地方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