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被赐予三眼花翎七个人,和珅没姓名,清朝官员顶戴花翎有什么讲究

2020-07-19新闻18

清宫剧中,常见这一幕:大臣犯法,皇帝震怒,下旨摘去顶戴花翎。底下瑟瑟发抖的大臣面如土色,心如死灰,如丧考妣。因为如此一来,这位大臣不仅仅官帽没了,下一步可能就是全家发放宁古塔了,那么,这顶戴花翎有什么讲究呢?

清朝的花翎制度,是皇帝赏赐大臣的一种方式

大臣头顶上的花翎,代表着大臣官位的等级地位。花翎中的领羽,有三种,分别是一眼花翎,二眼花翎以及三眼花翎。翎羽上的眼越多,大臣的地位就越高。

那显然,三眼花翎就是最高阶的“饰品”了。纵观清朝从乾隆皇帝到宣统皇帝,被赐予三眼花翎的只有七个人,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这里面没有大权臣和珅,也是正常,毕竟论文论武,他都不够格。

皇帝赏赐花翎到底有什么讲究,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皇上御赐的花翎?

清朝早期,花翎赏赐有严格的等级限制,而且皇帝赏赐花翎的时候也是非常谨慎的。

五品以上大臣,军营中的统领,参领,有资格获赐单眼花翎,而且获赐的人必须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这三旗出身,不然就算是权倾天下,官拜一品的大臣,也没有享戴花翎的资格。

皇帝的宗室,藩部的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有资格获赐二眼花翎。而想要获赐三眼花翎,必须是亲王,郡王,贝勒还有贝勒的儿女。

清朝获赐过三眼花翎的七个人,只有李鸿章和徐桐是汉人,其他五人都是战功赫赫的满人。

即使后世对李鸿章有很多争议,但无可否定的是,清朝的上下官员以及所有皇室成员,对他是十分信任和依赖的。

虽然他无法改变国家落后羸弱的事实,但他曾经积极尝试,试图通过洋务运动富民强国;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后,孤身只影去跟一群摩拳擦掌的豺狼谈判。在甲午战争中积极争取减少“赔款”;甚至主动揽下必然会遗臭万年的“签约”任务。用舍我其谁的勇气,在丧权辱国的事实面前扛起所有担当,李鸿章无愧于皇帝的最高肯定。

而另一位徐桐则是在维新变法面前,想尽一切办法维护慈禧,打击维新派;随后又全力支持慈禧废光绪帝,深得慈禧信任,这才获得了三眼花翎的最高赏赐。

和珅朝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花翎对他来说真的重要吗?

《所见录》里记载和珅:清乾隆时,和珅当国,权倾一世。《亚洲华尔街日报》把和珅列为十八世纪,世界第一首富。

和珅的攀升之路,从他进入军机处开始。军机处相当于国家系统的运行中枢,国家大大小小的事务都必须经过军机处的处理才能再进一步落实到实处,所以,掌控了军机处,就相当于掌控了国家实权。

所以,和珅进入军机处之后,不断地提拔亲信,组织私党,目的就是排除异己,进一步掌控实权。和珅在进一步发展壮大之后,不少官员便主动投靠,这更加增进了和珅在官场中的实力。

到后来,和珅甚至得到了皇帝的支持。为什么呢?作为一位资深贪官,官场中的财道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了如指掌。敛财之余他还把整个大清国的财政打理得有条不紊,甚至为乾隆帝建立了议罪银制度,帮乾隆从贪官污吏钱囊中直接搜刮钱财,充实了乾隆自己的小金库。

从此,乾隆帝的奢靡生活在国家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得到了有力的保证。自此乾隆也为和珅贪腐的行为一路开了绿灯,拉下了和珅在朝中只手遮天的序幕。

和珅独揽大权,自然会有不少正直的大臣看不过眼。不少大臣冒着风险,向乾隆揭露和珅胡作非为,贪赃枉法的行为。但是对衣食父母,又是自己的得力干将,乾隆始终对这种进谏和弹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后来乾隆甚至直接把那些弹劾的上书直接交给和珅,由和珅自己处理。这些弹劾的大臣面对有皇帝撑腰,做事又心狠手辣的和珅,下场自然是惨烈的。

那么真真一人之下的和珅为何没有得到三眼花翎?说起来还是硬性条件不满足,爵位不高,而且没有军功,战场都没上过,给他实在说不过去,所以他当时最高的就是红宝石二眼花翎。另外据晚清的《庸庵笔记》记载,和珅被抄家之日,被搜刮出2亿3000万两白银,相当于大清国5年的财政收入。这样的和珅,会在乎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实际利益的花翎吗?相信你我心中都已经有了答案。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清朝#和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