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军刚脱离接触 背后就响起密集爆炸声 印度倒打一耙扬言报复

2020-08-31新闻6

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抗疫形势“压力山大”的大背景下,身处疫情“风暴眼”且频遭蝗灾及水患等灾害的冲击的印度,却在克什米尔、拉达克以及与尼泊尔的边境地区不断制造事端,激化矛盾,造成地区局势骤然紧张升级。人们不禁要问的是,印度多线作战的底气到底来自哪里?

从战略大环境看,鉴于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军事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由于世界各大国尤其是美国积极拉拢印度,因此让印度觉得自己在蚕食邻国土地方面有机可乘。其次,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上升,特别是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本身就是一个印度教主义和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正当。在国内,莫迪政府一改世俗化的政治风格,强推克什米尔地位变化,宪法修改及公民身份法等重大议题,其民族主义特征愈发明显。此外,由于受疫情的影响,使得莫迪政府有对外转移矛盾和注意力的考量。因此,印度与邻国在边界争端上的立场全面强化。

具体到印军在实控线附近持续不断强推,也存在着印度政府和军方之间的协调与博弈。印度虽是文官治军体制,但军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很强。印度政府高层不时造访边境地区,用边境问题上的强硬态度,讨好民意。而印度军方态度强硬,一则是可以向政府争取更多军费,二来各级军官可以通过在冲突中的表现加官进爵,因此军方在边界问题上的态度往往比政府还强硬。在某种程度上,印军对领土争控态度坚决,可以说是绑架了政府的决策。不过,在与邻国的武装冲突中,印军却偷鸡不成蚀把米,竟然在一次冲突中就搭进去二十来条人命。据印度媒体最新报道,近日印度高层下令从克什米尔地区撤出上万名士兵。按照印度官方的说法,撤军是为了缓和当地局势紧张,并与巴基斯坦军队和当地民间武装脱离接触,其主要是出于和平目的。

然而,上万大军刚在前线脱离接触,其背后就响起了密集的爆炸声。印度军方证实,趁着以军撤退兵力空虚的机会,当地民间武装分子和印军安全部队多次爆发激烈冲突,双方均有人员伤亡,巴基斯坦警告称,印军集结重兵对克什米尔的围剿行动已经宣告失败,无论是否从当地撤军,都无法扑灭克什米尔人民的抵抗之火。因为去年莫迪政府不仅取消克什米尔“特殊地位”,而且还计划吞并更多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领土。不仅如此,印军使用重型火炮对克什米尔地区的狂轰滥炸造成了大量无辜平民伤亡。尽管国际社会一直呼吁新德里和平解决领土争议,但是莫迪政府却充耳不闻,执意向该地区派驻重兵。现在,印度在与邻国的边境地区部署的士兵高达50多万,前线部队的补给陷入困境,竟然大言不惭地谎称“撤军”是为了和平。

据悉,在印度从前线撤出10000名士兵的同时,印军并未停止在克什米尔地区的行动。按照巴方的说法,印度士兵在克什米尔地区向当地民间武装开火,并引发双方爆发了激烈交火。而在己方出现人员伤亡后,印度却倒打一把扬言进行报复,宣称将加大对印巴实控线的管控力度,并将为长期活动坚守。事实上,印度从克什米尔地区撤出10000人的部队,并不会弱化印军的战斗力。因为减轻后方补给负担,前线部队才能得到充足的的物资供应,这等于是在强化前线部队的战斗力。所以,表面上看印度撤军是释放缓和信号,但实际上却是正加速进行战争的准备。有分析指出,只要印度不彻底放弃蚕食邻国领土的野心,边境地区就很难迎来持久的安定与和平。

#国际军事#印度#倒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