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场大决战。为了打赢对手,双方可以说都使出了自己全部的家当。最终的结局我们也很清楚:秦国胜了,赵国败了。
不过,只要是打仗,肯定双方都会有人员的伤亡和国库的消耗。秦国虽然赢了赵国,但自己无论是人员的损失,还是粮草的消耗都很严重。此时此刻,其他五国为何没有行动起来对付秦国呢?他们难道没看出这是一个打倒秦国的好机会吗?
长平之战——军事史上的三“最”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交战的秦国和赵国是当时战国七雄中数一数二的大国。
战争的最后秦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而赵国大败,这使得秦国从此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至此,秦国能不能一统中原已经不再是疑问,统一对秦国来说只是时间问题了。
此战,包含了我国军事史上的三个“最”——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起了进攻。面对秦国的进攻,赵国没有坐以待毙,赵王迅速派出了大将廉颇,秦赵双方的大战就这样激烈起来。
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六月,廉颇失利,被秦国的军队攻破了自己的阵地。秦军不仅攻占了赵国两个重要的据点,还俘虏了四个赵国的尉官。
后来,廉颇想到秦国方面的最大缺陷——后勤供给:秦国来攻打赵国是需要花费很大精力的,秦军的粮草后勤必须要得到充分的保障。一旦作战时间拉长,对秦国的影响是很大的。
鉴于此,廉颇开始依托有利的地形来建造营寨,并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想跟秦国打持久战。
廉颇这样的思路是对的,但赵孝成王却不理解他的做法,几次派人催他要快速解决战争。后来赵孝成王甚至把廉颇给换了下来,换成了赵括当主帅。
赵括是纸上谈兵的本领强,真正领兵能力并不强。面对赵括,秦国方面派出了更强的白起来领导军队。白起看出了赵括急于求成的心理,于是他通过假装败退来诱导赵军深入,进而讲他们分割包围,然后一网打尽。
战争的最后,赵国大败并且伤亡惨重,赵军先后被秦军斩杀了45万人。而秦国虽然赢了,但损失也很惨烈:秦国先后阵亡了近20万人,并且国内的粮草也消耗了很多,可以说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
五国为何不行动起来抗秦?
既然在长平之战中,秦国的损伤很惨烈,那其他五个为什么不趁此机会,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呢?毕竟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那么以后很可能就要被秦国灭掉了。
实际上,其他五国不是没有行动,只是最后行动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之间的利益无法协调。“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在这里可以很好的得到解释。
无论是在长平之战之前,还是在长平之战之后,各个国家其实心里都知道秦国的国力是最强的,他们也曾经想要一起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不一样,对抗秦国的决心也不一样。所以,好几次六国的合纵,最后都死在了秦国的纵横和远交近攻之中。
通过联络距离比较远的国家,与他们暂时的搞好关系,给他们一些利益,使他们停下攻秦的脚步,然后秦国再转过身来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样的方式,看似很简单,但六国却难以看破秦国的计谋,纷纷中计,这也使得六国难以形成一个牢固的联盟来抗秦。
几个国家之间要想形成一个牢固的联盟,利益是肯定要协调好的。利益沟通不好,就难以形成强大的力量,六国就是在这边吃了大亏。虽然经过几次的合纵,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秦国消灭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