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赐履按:这一回,讲讲李傕(读如爵)和郭汜(读如四)。这两个货是那种知名度很高、但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干了些什么的那种。
我们都知道,李傕、郭汜是大土匪董卓手下的中土匪。董卓于公元189年9月立了汉献帝,公元192年4月被吕布刺杀,主持朝政两年八个月。后来司徒王允主持朝政四舍五入为两个月。大家猜猜李傕、郭汜这两个货控制皇帝、主持朝政多长时间?
将近四年诶!
估计大家都想问,他俩凭什么啊?
我们扒一扒。先看一下——
李傕、郭汜的作战指数
董卓手下将领众多,且多能独当一面,有名有姓的就有牛辅、李傕、郭汜、张济、段煨、樊稠、徐荣、胡轸、李蒙、王方等人(主要是凉州系,其中徐荣是幽州人),这帮家伙基本上都是在战争中摸爬滚打过来的,弹琴、作诗估计没戏,喝大酒、打硬仗颇为勇猛。特别是徐荣、李傕、郭汜、樊稠,似乎都没怎么打过败仗。
关于李傕、郭汜作战情况的史料,少得可怜,我们举两条。
第一条,公元191年,董卓回长安之后,留河南尹朱儁(同俊)镇守洛阳,董卓一走,朱儁就反了。朱儁是当时的名将,与皇甫嵩是一个级别的,驻军中牟县(河南省中牟县),向各州、郡发出公文,号召各地派军讨伐董卓。徐州刺史陶谦上表推荐朱儁代理车骑将军,并派三千精兵援助朱儁,其他州、郡各有表示。
公元192年,年初,董卓派女婿牛辅驻军陕县(河南省三门峡市),牛辅分别派遣李傕、郭汜、张济,率领步、骑兵数万人进攻中牟,朱儁迎击,大败。朱儁自知不敌,不再向西进发。
第二条,李、郭率军攻打长安,第八天城破,虽然直接原因是吕布手下的“叟兵”叛变,打开城门引李、郭军队进入,但策反也是战争的一种重要手段,应该可以为他俩的作战能力加分。
董卓对李、郭二人的评价。
《后汉纪》载,董卓从洛阳回到长安之后(孙坚在洛阳先后打败董卓和吕布),有一次与长史刘艾聊天。
董卓说:
关东诸将被我们打败好几次,他们打仗就那么回事儿,只有孙坚那小子有点能耐,必须告诫各位将军,碰到孙坚,不可大意。当年我们都在西北平乱,孙坚颇有谋略,只是无缘无故跟了袁家小子(袁术、袁绍),我看,迟早不免一死。
刘艾说,孙坚用兵,不如李傕、郭汜,以前在美阳(陕西省武功县西北)与羌人作战,孙坚差点儿被人打死,您高估他了。
董卓说,那次,孙坚的兵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况且,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
从两人的对话可以看出,刘艾认为李傕、郭汜打仗比孙坚厉害,尽管刘艾有拍董卓马屁的嫌疑,但我们依然可以作出两个判断:
第一,董卓纵横西北数十年,手下能打的人不少,李傕、郭汜是其中最能打的,要不,刘艾不会以他俩为例子。并且,刘艾专门指出孙坚曾经险些被羌人给灭了,说明刘艾对西北战事是熟悉的,不是空口白牙瞎忽悠的。
第二,董卓指出,孙坚败于羌人,不是他打仗不行,而是他手下的兵不行,同时强调,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不能以一次胜败论英雄。应该说董卓评价他人的作战能力,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董卓并没有否定刘艾对李、郭的评价,说明,在董卓心目中,李、郭二人的作战能力,即使不如孙坚,也应该是在一个层级上的。
孙坚是当时最能打的将领,李傕、郭汜的作战能力可见一斑。
入长安之后,凉州系将领都以李傕马首是瞻,说明这些武夫对李傕是服气的——文化人比文章诗词,公务员比职务、级别,武将当然比谁能打嘛。
插一个挺有意思的例子。《三国演义》里经常出现两军对阵,先由主将单挑儿,然后再群殴的情况,这当然是小说家言。然而,《三国志·吕布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载,郭汜驻军长安城北,吕布打开城门,派人与郭汜联络,意思是,有本事单挑!(且卻兵,但身决胜负)。郭汜应战,两个人就在阵前斗起来,吕布用矛刺中郭汜,郭汜手下冲过来把郭汜救走,双方收兵。
如果这个记录是真的,郭汜敢和吕布单挑儿,他的武功肯定不弱,一个人暴打十个八个太极大师马保国那样的,绝对没问题。
为董卓报仇
公元192年,六月一日,李傕、郭汜攻陷长安。
李傕、郭汜进攻长安,打的是为董卓报仇的旗号,照理说,这两个家伙应该大开杀戒,但查遍史料发现,除了六月一日进城发生的巷战杀人较多之外,之后就没再杀多少人。我们摆一摆。
六月一日,攻破长安,抓了司徒王允,打跑了吕布,在双方厮杀过程中,太常种拂、太仆鲁馗(读如逵)、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读如棋)均战死。
六月二日,逮捕司隶校尉黄琬,诛杀。
然后,以皇帝名义征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这两位既是王允的老乡,也是王允亲自任命的。李傕、郭汜抓了王允之后,早就想一刀砍了,但宋翼、王宏手上有兵,李、郭担心杀了王允,这俩人造反,于是征召。
王宏派人对宋翼说,李傕、郭汜因为咱俩在外,所以至今没有杀害王司徒,如果我们今日应征,明天就会全被诛族,你看该怎么办?
宋翼说,虽然祸福难测,但总不能违反皇上的命令吧?
王宏说,关东义兵鼎沸,欲诛董卓。现在董卓已死,他的党羽好对付。如果我们与关东诸将联系,共同举兵讨伐,一定能够转祸为福。
宋翼不肯,王宏孤掌难鸣,只好前往应征。
六月七日,李傕逮捕宋翼、王宏,与王允一家同时处死。王宏临死前骂道,宋翼你个腐儒,我怎么能跟你商量大事!
王允的尸体被拖到市中,没人敢替他收尸,旧部属平陵(陕西省咸阳市西平陵乡)县令、京兆人赵戬,放弃官位,收葬王允。衣赐履说:以上就是李傕、郭汜诛杀的士大夫,王允、黄琬是刺杀董卓的主谋,必须杀;宋翼、王宏手上有兵,又是王允的嫡系,应该杀。此外,就没再诛杀其他官员。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纠缠于为董卓报仇,没有大规模清查参与刺杀董卓的士大夫(密谋刺杀董卓的有好几拨儿,李傕、郭汜只要想查,随随便便就能搞出一场大狱来)。
我们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
王允死后,赵戬为他收尸,并没有受到李傕、郭汜的迫害。并且,赵戬的叔父赵岐更是被委以重任。
【王司徒下起狠手来可不含糊】
而董卓死后,蔡邕(读如拥)因为叹了口气,被王允杀了。还有另一个名士丁彦思,也因为与董卓关系不错,被王允杀了。我很难想像,如果有人为董卓收尸,王允将举起多大的砍刀?
大肆任用凉州帮
本年(公元192年),六月二日,献帝刘协下令大赦天下,李傕任扬武将军,郭汜任扬烈将军,樊稠等都被升任中郎将。
李傕等任命贾诩为左冯翊,又想封他为侯爵。贾诩死也不干。李傕又任命贾诩为尚书仆射,贾诩还是死也不干。于是,任命贾诩为尚书。衣赐履说:贾诩真是狡猾狡猾滴,呵呵。
六月十九日,任命前将军赵谦为司徒。
七月十三日,任命太尉马日磾为太傅,主持尚书事务。八月,任命车骑将军皇甫嵩为太尉。
九月,任命李傕为车骑将军,兼任司隶校尉,假节;任命郭汜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张济为镇东将军,都封侯爵。李傕、郭汜、樊稠主持朝政,张济出京,率军驻在弘农郡。衣赐履说:从这个人事安排来看,李傕是老大,其他次之。张济外放,估计在凉州帮里,张济不属于第一梯队。
公元194年,五月,后将军郭汜、右将军樊稠,都和三公一样开府,设置僚属。加上先前已享受这种待遇的车骑将军李傕,与三公府合称为六府,都参与官员的推荐选举。李傕等人都要任用自己的人,要是一有违背,就大发脾气。有关部门无法应付,只好依照次序任用,先从李傕推荐的开始,其次是郭汜,再次是樊稠,三公所推举的人才,根本没有被任用的机会。
这一时期,三公有如走马灯一般,除了上面提到的赵谦、皇甫嵩、马日磾以外,还有朱儁、杨彪、周忠、赵温等人。
从四月到七月,一直没有降雨,谷价一斛值五十万钱。因为饥荒,长安城中的百姓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八月,冯翊地区的羌族人进攻属下各县,郭汜、樊稠率军将其击败。衣赐履说:在用干部上,三公没有发言权,任用的都是李傕、郭汜、樊稠等人的亲信,可谓武夫当国,民不聊生。另外,凉州兵长期与羌人、胡人打仗,史称他们往往染有胡人风气,这可能也是他们喜欢抢掠,对百姓生死漠不关心的一个原因。
外交斡旋可圈可点
公元192年,八月,派太傅马日磾及太仆赵岐,持节慰抚天下。
老马和老赵走到洛阳,就分头行事,老赵负责北边,老马负责南边。
先说老马。十月,荆州刺史刘表派使者到长安进献贡品。朝廷任命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衣赐履说:《三国志·刘表传》载,李傕、郭汜入长安,想拉刘表为外援,于是任命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我的感觉,这个时间,与老马的行程相吻合,我推测应该是老马与刘表沟通之后,刘表才向长安进贡。此时,刘表才正式升任为荆州牧。
李傕想拉拢袁术作外援,便任命袁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假节。公元194年,老马到达袁术的地盘寿春,宣布袁术的任职命令。袁术向老马借看代表皇帝权力的符节,然后就不还了,老马气个半死。老马请求离去,袁术扣留不放,还要逼老马当他的军师,老马气得吐血而死。
再说老赵。老赵向北,此时袁绍、曹操与公孙瓒在冀州打得不可开交,袁绍和曹操听说朝廷使节赵岐马上要到了,都率兵行数百里迎接(这个数百里,估计水分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赵岐对他们大谈天子恩德,劝大家不要打了,又给公孙瓒写了书信,讲述利害。公孙瓒于是与袁绍结为儿女亲家,各自率兵退回。袁绍等人与赵岐约定日期,在洛阳相见,奉迎车驾。赵岐回到陈留(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陈留镇),病了,就跟那儿等,一直等到第二年,袁、曹等人没一个过来相见。
【赵岐老爷子,后来活到九十多岁】
衣赐履说:读到此处,我们已经可以断言,汉朝亡了。实力最强的袁绍,潜力最大的曹操,都把赵岐给涮了。没有任何理由把朝廷使者晾在那里,你忙,你可以派人来,但你不派,只能说你们都有想法。袁术更狠,直接把朝廷使者给扣留了。我们既可以理解为这是二袁和曹操对李傕的态度,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朝廷的态度。
一纸任命粉碎第二次关东联盟
公元192年,年底,徐州刺史陶谦与各郡、国的太守、国相联合签署文书推举朱儁为太师。并用公文通知各州长官,号召共同讨伐李傕等人,奉迎天子返回洛阳。
衣赐履说:这份联署名单包括:徐州刺史陶谦、前扬州刺史周干、琅邪(属徐州)相阴德、东海(属青州)相刘馗、彭城(属徐州)相汲廉、北海(属青州)相孔融、沛(属豫州)相袁忠、泰山(属兖州)太守应劭、汝南(属豫州)太守徐璆、前九江(属扬州)太守服虔、博士郑玄。这份儿名单里,以袁绍为盟主的反董联盟成员,一个都没有。
正在此时,李傕采用太尉周忠、尚书贾诩的计谋,用皇帝名义征召朱儁入朝。于是朱儁辞谢陶谦的提议,应召入朝,又被任命为太仆。老朱对大家解释入京的原因,说:
主人召见臣下,都不能拖延,何况天子征召?而且,李傕、郭汜不过两个小混混(小竖),樊稠是个呆子(庸儿),毫无远见,他们之间势力相当,很可能为争权而出现争斗,我身处期间,找到机会,灭了他们,则大事可济。
衣赐履说:李傕能够采纳周忠和贾诩的意见,相当英明。昨天还打得你死我活,今天就征召为朝廷重臣,一举粉碎了第二次关东联盟。
朱儁应征,至少有两点理由:一是与陶谦这帮人合作没搞头,他与陶谦等人的所谓关东联盟,与袁绍他们的反董联盟一样,都是扯淡;二是回长安不存在人身危险,李傕等人并不想与士大夫集团为敌。但老朱小看这几个家伙了,竟致后来被活活气死。
这个太尉周忠,也大有来头,他是扬州庐江人,是周瑜的族叔。
陶谦这人很有点意思,他见联盟力捧的老朱回长安了,心说自己再折腾也没什么劲了。正好手下干部王朗、赵昱建议说:
要想求得诸侯的信任与拥护,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尊奉君王。如今天子流亡在长安,应该派遣使者前去进贡。
【陶谦应了那句话:识实务者为俊杰】
于是,陶谦派赵昱为使节,携带呈给皇帝的奏章到长安。献帝下诏任命陶谦为徐州牧,加授安东将军,封溧阳侯;任命赵昱为广陵太守,王朗为会稽太守。
平定马腾、韩遂之乱
东边,一方面是通过外交斡旋,另一方面是各位老大自己抢地盘顾不过来长安,因此基本没有发生战争。但是,西边的韩遂、马腾集团出了情况。早在公元191年,董卓入长安后,派人联络韩遂、马腾,一起对抗关东联军,韩、马同意。公元192年,韩遂、马腾率军前往长安。结果不巧,他们到达长安时,正赶上董卓被杀。李傕占领长安之后,就任命韩遂为镇西将军,派他返回金城;马腾为征西将军,率军前去驻守郿县。
公元194年,马腾为私事有求于李傕,李傕没有答应,马腾大怒,打算进攻李傕。献帝刘协派使者调解,马腾不肯听从。韩遂率军从金城郡来调解马腾与李傕的纠纷,结果反而又与马腾联合。
谏议大夫种邵(种读如虫)、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益州牧刘焉的儿子)策划让马腾进袭长安,自己做内应,以诛灭李傕等人。二月,马腾、韩遂率军进驻长平观(陕西省泾阳县东南)。种邵等人的计划泄露,逃奔槐里(右扶风郡郡政府所在县,陕西省兴平市)。李傕派樊稠、郭汜及自己的侄子李利发动进攻,马腾、韩遂兵败退回凉州。樊稠、郭汜进攻槐里,种邵等人全都被杀。
【樊稠,倍儿能打】
三月,下诏赦免马腾等人。
四月,任命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
衣赐履说:李、郭与马、韩之间的互殴与媾和,有没有一种两口子打架的感觉?我们有理由推断,当年,董卓驻防西北的时候,与马、韩之间,也是打打停停,大家既可以说是老对手,也可以称为老朋友,典型的养匪自重,警匪一家。
这一仗在凉州集团内部埋下一记暗雷,不久之后,凉州集团内部分裂,兄弟反目,以后再讲。
以上,就是李傕、郭汜治下的公元192年到公元194年。
为什么感觉这两个货也没那么浑呢?呵呵。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