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酒”本身没有善恶之分,但所谓的“酒桌文化”“酒霸行为”则是佯装文化的典型。
酒文化的内核不是酒,而是礼。从西周周公订定礼制开始,礼就在中国传承了3000余年至今,构成了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人际关系规则,我们的言谈举止都要契合礼的规约才能被社会所接受。
饮酒礼溯源
饮酒礼仪可以追溯到西周礼制“乡饮酒礼”,这里的“乡”是指两个人对坐而食,后来引申为聚落会饮,又引申为行政单位“乡”。
古籍《仪礼》就有关于乡饮酒礼的记载。有很多人认为,乡饮酒礼是周公的发明,事实上该礼源起殷商,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在西周逐渐完善成型。
殷商的饮酒礼并不是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而是在举办祭祀活动时伴生,商王为了赏赐有功之臣,就会举办饮酒仪式。西周时期,饮酒礼开始从祭祀活动中独立出来,并且有了固定的饮酒仪式。
从《尚书》等文献可知,殷商君王勤于王政,并不好酒,即使饮酒也很有节制,不酗酒滥饮,直到商纣王开启了奢靡的饮酒之风。
商纣王酗酒失德而亡国的故事历历在目,因此周武王灭商以后,西周统治者严禁滥饮无度,进一步规范了饮酒礼仪规范。如《尚书·无逸》中记载周公劝诫周成王不要酗酒,“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就是说,可别学商纣王,把酗酒当成酒德。
影视剧中的周天子形象
乡饮酒礼的程序
乡饮酒礼是西周六礼——嘉礼之一,是在古代乡学中举行酒会的礼节。说到周礼,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繁文缛节。在今天看来,乡饮酒礼的仪式的确复杂,包括谋宾、迎宾、献宾、乐宾、旅酬、无算爵无算乐、宾返拜等程序,不把这些程序走完,体现不出主人对宾客的尊重和礼遇。
这些程序从字面意思上看比较难懂,我们逐个解释:
谋宾:就是商量请哪些人。由一乡之中掌管政教禁令的乡大夫和乡中教师一块商量宾客的人选,然后把宾客分为宾、介(陪宾)和众宾三类,宾、介各一人,众宾有多人,还得从众宾中选出三个人作为他们的代表。
迎宾:古代请人喝酒仪式感很足,由辅佐乡大夫的“相”站在乡学的门口迎接宾客。
献宾:是乡饮酒礼的重头戏。落座之后开始进酒。主人向宾进酒,叫“献”,宾给主人回酒叫“酢”,接着主人自饮后再劝宾饮酒叫“酬”,一“献”、一“酢”、一“酬”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套路,合称“一献之礼”。主宾之间献完了,就轮到主与介、主与众宾之间献酒了。
影视剧中的饮酒场景
乐宾:就是要在宴会过程中请乐工奏乐,以歌颂周天子、友谊之类。
旅酬:这是为了留住宾客而设置的一个环节,包括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然后众宾们按照年龄的大小有序饮酒。
无算爵、无算乐:宾主之间继续喝酒,喝醉为止,乐工们要继续奏乐,尽欢为上。得解释一下,这里的喝醉和今天的不是一回事。《尚书大传》中说:“不醉而出,是不亲也;醉而不出,是渫宗也。”意思是说,主人要是不把客人劝醉,就是跟客人不亲,客人要是醉了还不辞别,就是对主人不敬。主人奔着“醉”劝酒,客人把握着“量”喝酒,主要目的是双方表达感情要到位。
宾拜返:吃饱喝足了宾客也就回去了,第二天宾客还要来答谢。
那这个乡饮酒礼是什么人举办的?哪些人可以参加?
乡饮酒礼由乡大夫挑头宴请乡中贤者。从参加酒会的人员就能看出来,乡饮酒礼是属于贵族中最低一层的士大夫和平民阶层的礼仪。
权力的操控
乡饮酒礼的目的不是吃喝,而是通过酒会“以礼秩序,以乐致和”,达到强化礼教、维护贵族权力的目的。西周是礼制社会,礼的功能就是区别尊卑贵贱,每个人都有身份等级,必须在礼制社会中找准定位。乡饮酒礼作为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承担起等级分层的功能。
比如乡饮酒礼的谋宾环节:就是把宾客分成宾、介、众宾等三六九等,不同等级的人相应地得到不同的礼遇。在献宾环节中,主人乡大夫对不同等次的宾客敬酒时,仪式感就不一样:
对“宾”要做完“献”“酢”“酬”三道手续,即“一献之礼”,这个“一献之礼”已经是仪礼规格中最低等级的了;
对陪宾“介”光进行“献”和“酢”就行了,不需要“酬”;
对众宾的仪式感就更简单,主人只需要向众宾的三个代表“献”酒即可,“酢”和“酬”都省去了,其他众宾跟着喝酒就行。
从宾到介到众宾,仪式感递次简化,礼遇也递次弱化,每个人的等级分层就在文质彬彬的酒会上显露无疑。
等级分层的背后是权力。有学者提出“仪式是一种等级分层”,那古代社会靠什么来体现等级分层呢?简单地说有五种方式:
通过方位来确定尊卑;以见人时所携带的礼物来确定尊卑;通过使用不同数量的器物等来标明身份;通过仪式中的服饰来确定身份;通过活动中的顺序来区分等级。乡饮酒礼就属于最后一种。
在等级分层中,权力的构成要素如年龄、官职、血缘亲疏等,成为贯穿于仪式中的潜规则。
今天酒桌上的权力霸凌,一定程度上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权力逻辑。但乡饮酒礼在讲究等级分层的同时,还讲究有礼、有度、有序、有德,在崇尚平等、人格、尊重的现代社会,我们不能光继承其权,却忘了礼、序、度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