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广美教授恋上湛江:这里的老式骑楼倍感亲切

2020-08-31新闻11

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

“‘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五人联展”在湛展出。

由湛江市文联、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湛江市美术家协会主办,广美绘画艺术学院水彩画系等协办的“‘不忘初心,继往开来’——龙虎、蔡伟国、李燕祥、陈瑾、刘凯5人联展”在湛江展出,本次联展将持续到9月20日。

广美教授点赞湛江

湛江晚报2020年8月25日第21版介绍了其中两位湛江籍画家——龙虎、陈瑾。而另外三名参展者是李燕祥、陈瑾、刘凯。广州美院绘画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蔡伟国是广州美院水彩专业第一届本科生,他在广美水彩学科建设中做出贡献并具有相当影响力。

蔡伟国成长于学院,又以自身对水性语言新的时代感悟和开放包容的艺术姿态,突破了学院具象写实的藩篱,建立了自由、综合的个人水性绘画空间。其代表作品有《岭南佳果》《身份识别》《消蚀NO.1》等。他的作品独立于客观物象的叙述语言,凸显的是观念的品性和图像融入的拓展意义。视觉的自由想象以及社会新闻的图像与符号元素,都成为蔡伟国表述“态度”的手段和主题。而这种“态度”的鲜明和缘自内心与外界交流的源动力,也使作品变得更有力量。在这样的一种挥洒与放任涂写的创作过程中,思想与情感、观念与直觉、内容与形式、媒材与技巧等一切相辅交融的创作快感,形成了自然而至的视觉形式,也是蔡伟国的独特创作风格。

“‘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五人联展”在湛江展出。

蔡伟国说,自己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曾来过赤坎、霞山,“湛江的老式骑楼让我觉得很亲切,与我的家乡汕头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如今湛江的新高铁、国际机场在建,发展势头很好,也期待湛江能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和重视。”

广州美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凯同时在“油性语言”和“水性语言”的范畴中进行个人的艺术实践,以期在色彩语言上融汇贯通,并越过技艺层面,体察语言品性与风格表达的内质。他在风景写生与人物创作上,扎根于甘孜藏区,作品色调沉稳厚重,画面质朴无华,在画面的完整性和营造的深刻程度上,是一般的采风游记所无法比拟的,这也反映了广州美术学院写生水彩的力量感与写生创造的精神性。在人物方面,刘凯善于捕捉周围熟悉朋友的生活形态,以表现他们的日常生存观感,在这一状态中洞察思潮的变迂,在普通场面里注入一种当下的情绪,一种难得的现场感。

刘凯的代表作品有《母亲》《藏地幽谷》等。他说,自己经常来湛江与朋友聚会,或是去学校传经送宝,“我对湛江太熟悉了,我很喜欢这里的海边风光。其实,我一直都很想现场观看湛江原汁原味的‘人龙舞’表演,想以这特别的地方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创作美术作品。”

李燕祥是广州美院绘画艺术学院水彩画系副教授,是一位三十年如一日地潜心于水彩画领域做研究和教育的艺术家。他对专业高度专注,其独立而专注的视角和对“广美水彩”绘画性精神的坚持,让他的水彩作品具有了一种单纯洗练的图式风格,具备沉稳而耐人寻味的内在张力。他的代表作品有《徽州五月》系列等。他的艺术风格特点在于:其一,从水彩技艺的“返朴”与“求真”中,锤炼自我的绘画品质。其二,高扬速写性笔调,显现抒写的韵致与神采。

业内名家曾评论李燕祥道:“虽然他的用笔具有写意绘画的速度感,但我们并不觉得草率,反而有一种放松无拘的自由感,这是以往水彩画中比较少见的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即突出人物内在精神状态的写意精神。”。李燕祥现任“意象表达与中西融会”第二工作室主任,他自身修练的品质和精神指向将对该工作室的艺术倡导和追求带来积极影响。对于湛江,他也表示非常喜欢这座美丽而又人文底蕴深厚、艺术氛围浓郁的城市。

市民在观展。

“广美水彩”港城展风采

据悉,胡钜湛、陈秀莪教授1981年在广美开设水彩课程教学,从此开创和迈进广美水彩教育征程的第一步。广州美院师范系(现美术教育学院)水彩教学的开展和建设,无疑对承接广美前三代水彩艺术大家李铁夫、王肇民和胡钜湛的艺术精神起到了代际接力的关键性作用。依托于学院深厚的学术积淀和艺术环境,“广美水彩”从此站在了较高的艺术层面展开传授、研习和创作。这为之后的发展,乃至整个广东水彩创作阵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此次在湛江举办的联展,生动展现了广州美术学院水彩画系龙虎、蔡伟国、李燕祥、陈瑾和刘凯这五位教授的学术延承、风格创建和思想引领的魄力,他们担当并树立了承上启下、不负使命的学术范例;另一方面也从学术高度上注解了广州美院水彩教育代代相传的良好态势和积极求索的发展前景。

#广美#湛江#水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