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她是国家一级演员,6年无戏拍,当娘后,丈夫为她成全职爸爸

2020-08-31新闻21

1991年,已经从上戏毕业2年的萨日娜被导演娄乃鸣选中,让她和凭借《编辑部的故事》走红的侯耀华,一起在北京电视台的五一晚会上表演小品。演出结束后,侯耀华问萨日娜: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得知她是上海戏剧85级的毕业生,侯耀华便主动问她愿不愿意跟着他一起去演出。这句话对当时的萨日娜而言,简直是天降喜讯,她连忙点头答应,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达2年的小品演员生活。

但对于没有喜剧细胞的萨日娜来说,尽管每次上节目总有侯耀华给她兜底,但她还是感到吃力,慢慢的就不再演了。从小品演员回到无戏可拍的状态后,萨日娜做过很多事情,做主持,学英文,做文秘,也把很多心思放在家庭,学做饭,做家务。看她如此佛系,丈夫潘军很严肃地对她说:我娶的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大学生,不是保姆,这些不是你应该做的事。潘军的话深深地刺激了萨日娜,也是在那一刻,让她有了改变自己的想法。

25岁那年,萨日娜突破自我,接演了一个40多岁的角色,仅仅出演了7分钟的她,听到台下雷鸣般的掌声后,开始重建信心。此时,离她开启自己的“中国母亲”的称号只剩下2年。1968年,萨日娜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的演艺家庭,父亲是国家一级演员,母亲是国家一级编剧。从小在排练场长大的萨日娜,记台词又快又准,没事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学着台上的大人们表演,扮演各种角色。

虽然打小就喜欢表演,但萨日娜从没有想过要当演员,临到高中毕业,在经过一番比对后,萨日娜才决定要报考表演专业。不过她的这个念头却被在演艺行业大半辈子的父亲给泼了冷水,父亲告诉她:你要知道,你的条件并不是很好,这也会让你以后的路走得比别人艰难。年仅16岁的萨日娜哪里会考虑这么多,初生牛犊不怕虎,先考了再说。未来的路线是定下来了,可一打听,发现很多学校的招生点都已经结束了,只有上海戏剧学院的本地考试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

经过一周的短暂培训后,虽然样貌不够出众,但她还是凭借演艺世家的基因和表演天赋成功被上戏录取了。在学校萨日娜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也让她对毕业后的演艺道路充满了希望,即将大展拳脚的激动让她兴奋不已。不过,这次父亲没有浇她冷水,但现实却狠狠地朝她下起了一场倾盆大雨。上戏毕业后的第1年,萨日娜没有拍戏,她安慰自己是实习期。第2年,她又被团里安排到大同矿务局当工人,她又安慰自己,下基层锻炼锻炼,以后肯定有机会去拍戏的。

可旁人的一句话还是狠狠地挫伤了她,“萨日娜,你总说电视上那些演员是你的同学,那人家都在拍戏,你有拍过吗?”那一刻,萨日娜觉得自己的所有自我安慰都是假的,现实就是自己是个没有戏拍的演员。无戏可拍的日子足足6年直到1995年,在出演了那个40多岁的暴发户太太后,萨日娜终于接到了一个被很多女演员拒演的角色。为弘扬全国十大杰出人物,全国妇联邀请了业内顶尖团队拍摄纪实类的电视短剧。

其中有一部是《牛玉琴的树》,因为没什么片酬,又要去农村体验生活,很多女演员都拒绝了邀约。而萨日娜却很爽快地答应了,她不仅主动剪掉头发,自己还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去到了牛玉琴的家,开始了半个多月的生活体验。那半个月,萨日娜没洗过澡,每天就一口水漱口,跟着当地人去除草,种树,干各种农活。辛苦付出没有白费,这部剧的播映,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萨日娜的表演功底,也让她获得了很多导演的青睐。

1996年,萨日娜就凭借在《午夜有轨电车》中的肖月华一角,获得了第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她神秘兮兮地让丈夫去机场接她,当她把那座神圣的奖杯从书包里拿出来的一刻,夫妻俩都激动极了。潘军对她说:很高兴你终于走出来了,你不会再有那6年以来的那种心情,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妻子的成功,潘军比她更高兴,两人从上戏2年级就走到了一起,潘军比谁都清楚,萨日娜对表演热爱。可这么多年来,他看着一直郁郁不得志的妻子,也为她着急,更为她担心。

好在,萨日娜终于走出了困境。其实潘军在读书时的成绩并不比萨日娜差,还曾在话剧舞台上还获得过金狮奖。但自从萨日娜生下女儿,潘军为成全妻子的工作,主动退居幕后,承担家庭重任,成为了一名全职丈夫。没有后顾之忧的萨日娜,凭借饰演《闯关东》的文他娘的精湛演技,2006年获得了金鹰奖观众最喜欢的女演员奖。现在很多女明星都想要努力打造自己的“少女感”,身体和心理都在拒绝变老这件事。还有的女演员甚至放话说自己要是演“妈妈”这类角色的话,就直接退出演艺圈算了。而萨日娜却从26岁就开始扮演母亲,演过70多岁的老太太,还演过小自己10岁的演员的母亲,无论从形象上还是韵味上,她都与角色吻合贴近,丝毫不出戏。

虽然在角色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萨日娜的每一次演绎都特别触动人心,她用自己多年的努力,成为了很多观众心目中的“娘”。从上戏毕业后,至今没有演过少女角色的萨日娜,也曾自嘲特别羡慕那些能拍出入大饭店,没事喝咖啡的角色。但她也知道,自己的长相就注定了自己更多的是饰演一些比较艰苦环境下努力活着的角色。除了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她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演员修养,演什么就要像什么,尽管她们的设定都是“母亲”,但同样的称谓,也能演绎出不一样的花来。在这一方面,她不挣扎,也不拧巴,她只选择如何做得更好。

#明星八卦#侯耀华#小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