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开学了,孩子心理疏导才是安全的保证

2020-08-31新闻9

案例:孩子五年级,在外人看来还有些腼腆,但在家里却异常活泼,成绩中等,但自认为自己还可以。经常和爷爷奶奶对着干,甚至和爷爷奶奶打起来,除非父母在家才会收敛一点,快开学了,怎样才能养成好的习惯?

分析原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特别是疫情期间,孩子出不了门,也没有伙伴分享,或者没有放松或者发泄的地儿,怎么办?肯定需要一个发泄口,那家庭中脾气较弱的那一方肯定就成了发泄的端口。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后,我们要及时疏导,不仅仅是说大道理,而是在孩子冷静后给予足够的放松空间,当时的呵斥只能是一针强化剂,让孩子不断重复错误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屡教不改的源头,当然也是当今教育中出现正面管教的滥觞。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出现该种情况,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是关键,特别在孩子面前,无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指导孩子或者陪伴孩子时其他人无条件统一。有人可能会说孩子都已经这样了,还怎么统一?其实统一的目的是为了孩子不钻空子,不强化孩子的过错……所以第一步必须统一,这个用在班级也很合适,无论家庭和学校,老师和家长目标一致,如果不一致那就调整,是家长如果调整不了那就转学,是老师如果调整不好那就换班。如果做不到那就为了孩子互相妥协也要统一。这是孩子健康成长最关键的一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很多高知家庭的孩子也不优秀,甚至很差,究其原因可以问一问家庭是否和谐?一大半是把日子过成了分歧,那还怎么让孩子有一个好心态好习惯?

第二步用心养成习惯!爷爷奶奶有溺爱可以,但不能无原则无底线,遇到这种情况,私底下大人先订好原则,或者私下沟通,如果真沟通不了,如果爷爷奶奶那就爸爸出面劝导,或者爸爸提出分离来住;如果外公外婆就由孩子妈妈出面说,为了孩子发展相信老人家都会做出牺牲和改变。孩子的习惯除了大人的以身作则,还有榜样的示范引领,制定计划等等。可千万不要父母一天到晚拿着手机,睡着懒觉,喝着小酒,熬到半夜反过来抱怨孩子,那是没意义的!多让孩子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好榜样,耳濡目染,一定会有共鸣。

第三疫情期间孩子的玩伴比较少,和父母祖父母一起真正平等交往的在现实的国情中还是不对等的。不要一味啰嗦说教,道德绑架孩子,给他自由的空间,让他有安排自己行为的机会。不能出远门,可以在附近走一走,做做孩子喜欢的活动,吃顿大餐,做做游戏,给孩子情绪释放留一个窗口!

如果我们真正做到这几点,相信孩子的行为会得到改观和进步,为了孩子,大家一起努力。

#孩子#父母#爷爷奶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